眭

漢語漢字
眭[1],漢語二級字,讀作眭(suī),❶目光緊緊的注視,❷姓。[2]
  • 中文名:眭
  • 拼音:suī
  • 部首:目
  • 五筆:HFFG
  • 倉颉:BUGG
  • 鄭碼:LBB
  • 筆畫:11

現代釋義

眭(suī)

❶目光緊緊的注視。  

❷姓。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許規切《集韻》翾規切,

又《廣韻》眭盱,健貌。

又《廣韻》戸圭切《正韻》弦雞切,

又《集韻》呼維切,音倠。仰目也。與睢同。

又《廣韻》息為切《集韻》宣為切,

又《集韻》涓惠切,音桂。亦姓也。

又《淮南子·原道訓》眭然能視。

又《集韻》於避切,音恚。目小怒貌。同  

說文解字

眭【卷四】【目部】

深目也。亦人姓。從目圭聲。許規切

說文解字注

(睢)仰目也。五行志。萬衆睢睢。莊子。而目睢睢。又恣睢讀去聲。暴戾也。從目。隹聲。許惟切。十五部。

方言讀音

讀音小考

因為各種原因,“眭”字讀音曆來素有争議,從字詞典中看“眭”字是一個單音字。但中國各地存在方言差異以至于導緻了不同的讀音。

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辭典《辭海》與規模最大的古漢語辭典《辭源》兩部辭典中都有“眭”字的詞目,《辭海》中定讀sui(雖),《辭源》中亦定讀sui(雖)。以Suī為标準音,其他方言音共存。以下發音可作參考。

①眭Suī

詳細字義,作為姓氏,以此發音為準。

眭,姓也。出趙郡。——《廣韻·支韻》

②眭 su

陝西、四川綿陽、湖南永州一帶該姓常見發音與“蘇”同音。

③眭 Xu

江蘇丹陽、鎮江一帶姓氏讀音。

④眭 Cui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一帶讀音。

⑤眭 Xi

衡山、四川嶽池、江西一帶讀音。

部首筆畫

部首:目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1  

五筆86:HFFG 五筆98:HFFG 倉颉:BUGG

筆順編号:25111121121 四角号碼:6401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72D

讀音考據

鎮江地區,眭姓較多,分布在鎮江市區、丹陽市,兩地雖然不屬于一個方言區,眭姓人士不願意稱自己Sui 先生、Sui 同志。自稱姓Xu,不是“言 午 許”,是“目 圭 xu”。眭氏世代相傳,保存了古音。又如佴姓,江蘇有幾個縣市都有。句容市陳武有佴池,那裡的佴姓人士都按詞典上稱“姓 Nai” 。而江北的揚州市江都區昌松波斯莊,是一個有着1000多年曆史的古老村落,那裡的佴姓人都自稱“姓 Ni ”,說是祖先從江南蘇州遷徙過來,蘇州話裡“耳朵”發音作 ni duo 。後來我又遇到一位佴姓官員,他不願意别人叫他Nai 處長,自稱姓Mi。聽說寫《人到中年》的作家谌容,在許多場合都強調自己叫“Shen Rong ”。鎮江西南鄉的谌姓人口,祖籍河南。也自稱姓“Shen”。谌在《新華字典》裡注音為Chen  

查宋本《廣韻》“眭”字有下列讀音:

平聲五支:

許規切,眭盱健皃。

息為切,姓也。出趙郡。

平聲六脂:

許維切,眭盱健皃。

平聲十二齊:

戶圭切,目深惡視。

另,據《淮南子 原道訓》:“眭然能視,■然能聽”。(■,上下目,讀營)。漢高誘注:“眭讀曰桂”。  

考據解釋

根據上述記載,“眭”字的曆史讀音共有五個。按照古音學家的分類,這些讀音的韻母上古都在支部合口四等,按王力先生的拟測,加上合口呼的介音,韻母可以拟為[ue]。中古支脂二韻為三等韻,一般音韻學家認為,三等韻的語音特點是帶有介音[j]。而這個介音[j]則是在於音發展過程中産生的,屬于後起的語音特征。這個介音的産生可能是由于聲母的演變造成的。美國漢學家蒲立本在《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一書中注意到,喉音的颚化會産生介音[j]。從《廣韻》紀錄的四個讀音中,“戶圭切”中古聲母為匣紐,喉音。“許規切”“ 許維切”為曉紐,舌根音。高誘音桂,屬見紐,也是舌根音。從音變規律看,喉音發展成舌根音是很自然的。匣紐的前化,導緻介音的産生。這一點可以通過一些字的異讀反映出來,如“許規切”九個字中(實際上是七個字),眭,觿,鑴,又讀“戶圭切”。此兩切中的字多擁有共同的諧聲偏旁,這不是偶然的現象。應該說,“許規切”重大部分字讀是從“戶圭切”而來的。而脂韻中的“許維切”,和“許規切”的也僅在韻尾上略有差異。

比較難以解釋的是“息為切”的來源。這個問題暫且擱一擱,先說說“眭”姓在方言中的讀法。在江蘇鎮江、丹陽等眭姓比較集中的地區,一般讀念成“許”。如果這個音是從中古音“息為切”而來的,那麼,就意味著作為舌尖擦音的心紐變成了舌葉擦音。這在和北京話一樣存在著舌尖擦音和舌葉擦音對立的鎮江話中,這種變化是沒有理由的。相反,舌根音曉紐三等字,變成舌尖擦音,在北方方言倒是很普遍的現象。因此,我猜測,江蘇地區眭字的讀音,并非由“息為切”而來,而恰恰來源于“許規切”。中古音拟為 [hjue]。由于介音[j]的作用,韻母進一步高化,直至最終失落,同時,聲母也開始由舌尖擦音向舌葉擦音過渡,而這時圓唇介音[u]得到強化,最終成為韻母。再說“息為切”,令人疑惑的是,這個反切,在《廣韻》中隻此一字。《廣韻》所本為隋末陸法言《切韻》,其所記讀音,皆經過蕭該、顔之推多人審核,未可遽斷其謬誤。我個人臆測,在當時北方眭姓所聚居地區的方言中,可能眭字的讀音上已開始向舌葉擦音演變。而按照切韻語言系統,并沒有舌葉擦音的位置,因此蕭、顔等人将此字列入發音相近的心紐。陸法言《切韻序》雲:“燕趙則多傷重濁”。據此可推,隋末唐初,燕趙地區漢語的濁聲可能已經呈現弱化趨勢,而“戶圭切”的眭字正是這類濁聲字,而燕趙地區也正是北朝以來眭姓繁盛之地。

關于“息為切”的來源,還可以做另外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們假設眭字上古音的聲母是一個s + 喉音的形式。由于前綴 s 的脫落,喉音轉變為舌根音,有可能還引起聲調的變化,如出現去聲“桂”音。而姓氏多能保存古音,因而,脫落的不是前綴,而是喉音聲母。由于同音字太少,要證明這種假設,難度很大。

比劃:11筆

上一篇:專業主義

下一篇:文人相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