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鳥

百舌鳥

鸫科鳥類
百舌又叫反舌。體形像八哥,略大,羽毛呈灰黑色,有斑點,嘴尖色黑,它行動時頭部向下,喜食蚯蚓。立春後嗚叫不已,夏至後停止鳴中,十月過後就冬眠了。它居住在樹林和洞穴中。
    中文名:百舌鳥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鳥綱 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 科:鸫科 亞科: 族: 屬:鸫屬 亞屬: 種:烏鸫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别名:烏鸫、反舌、黑鳥、中國黑鸫、牛屎八八、烏吸 二名法:Turdus merula 分布:留居新疆西部,東至長江南北兩岸及以南地區。

簡介

百舌鳥:烏鸫,瑞典國鳥

别名:百舌、反舌、中國黑鸫、黑鸫、烏鸪。

學名:Turdus merul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分類:屬雀形目,鸫(亞)科,鸫屬。

分布:留居新疆西部,東至長江南北兩岸及以南地區。

體型:

體長約30厘米。喙為臘黃色,眼周有一金色圈;通體為烏黑色,除無鼻羽和翅上無白斑外,外形酷似八哥,但較八哥略大。雌鳥較雄鳥略小,雄鳥極善鳴啭。

分布:

世界性分布,我國多見于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為極常見的留鳥,另外在西北和華北也有少量分布。

習性:

平時栖平原草地或園圃間,常結小群在地面上奔馳,亦常至垃圾堆及廁所等處找食。栖落樹枝前常發出急促的“吱、吱”短叫聲,歌聲嚎亮動聽,并善仿其他鳥鳴。膽小,眼尖,對外界反應靈敏。

主食:

各種昆蟲幼蟲、螞蟻、淡水螺、蟑螂等,也吃樟籽(食後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實,以及雜草種子等植物。

繁殖:

3—7月繁殖,巢大都營于喬木的枝梢上,距地面約3米,以枝條、枯草、松針等混泥築成深杯狀。每巢5卵,呈淺綠色而滿布粗細不勻的淡紫色和栗褐色斑紋。

飼養

1、百舌鳥為我國南方喜歡飼養的歌鳥。野生成鳥野性大,難馴熟,常因過度撞籠而死亡,故多掏取幼鳥人

工喂養。雌性成鳥與雄鳥稍不同,上體包括兩翅和尾羽均黑褐色,背部色稍淡;颏和喉淺栗褐色,綴以暗紋;下體餘部亦黑褐,但稍沾栗。幼鳥雌雄較難區分,一般認為雄性幼鳥初級飛羽有明顯金屬光澤雌性幼鳥無此光澤或不明顯。

2、籠的特點:飼養烏鸫用八哥籠為宜,也可用畫眉籠,或自制類似大小、亮底、條間距2厘米的竹籠。

3、飼料和喂法:掏到烏鸫雛鳥,一般喂豆制品(如白豆腐幹或白豆腐皮),切成适口小塊用竹簽挑着喂;最好再加新鮮肉沫拌粉料(如點額粉、雛雞料搓的20%的熟雞蛋黃等)調成稠粥狀,用竹蓖挑着喂。成年烏鸫以雞蛋大米或雞蛋小米為常備飼料,每天喂一食抹(食缸)軟料(肉沫+熟雞蛋+水果沫+菜沫+昆蟲),兩小時内吃完為度。

4、管理和調教:大約10月份,幼烏鸫已換成鳥羽衣,是學口的好時期,應開始遛鳥。每天清晨提鳥籠到公園或郊外讓它聆聽鳥叫,或使其跟“教師鳥”學口。

日常管理的重點是食水的衛生,籠子和用具的清潔。夏季每天水浴一次,冬季設法提高室溫,保證每周水浴一次。換羽期飼料中一定要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否則常會因脫不下羽毛而難以過冬。

古今評價

古人盛贊烏鸫的詩若幹如下:

“望簧百瞬音韻多,舌端萬變乘春輝,黃鵬吞聲燕無語,索莫無言高下飛。”(唐·劉禹錫《百舌吟》)

“上蘭門外草垂瑩,末央宮中花裡栖。亦有相随過禦苑,不知若個向金堤?入春解作幹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萬戶幹門應覺曉,建章何必聽鳴雞。”(唐·王維《聽百鸫》)

“百舌來何處,重重隻報春。知音兼衆語,整翻豈多身。花密藏難見,枝高聽轉新。過時如發口,君側有讒人。”(唐·杜甫,因受《易·通封驗》“仲夏之月,反舌無聲;反舌有聲,佞人在側”啟發所作的詩,大意是說烏鸫是一種能辯忠奸的鳥。)

“衆禽乘春喉吻生,滿林無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無謂,滿口學盡衆鳥聲。”(宋·文同《詠百舌》)

亞種分布

1.Turdus merula merula分布于歐洲(除北部和東南部)。

2.Turdus merula azorensis分布于亞速爾群島

3.Turdus merula cabrerae分布于德拉和加那利西部。

4.Turdus merula mauritanicus分布于非洲西北部。

5.Turdus merula aterrimus分布于歐洲東南,土耳其,高加索地區和伊朗。

6.Turdus merula syriacus 分布于希臘南部、土耳其西南部和地中海東部。

7.Turdus merula intermedius分布于天山南部到西北和東北,阿富汗和伊拉克。

8.Turdus merula sowerbyi分布于中國中部(甘肅南部到以四川西部),印度支那北部。

9.Turdus merula mandarinus分布于中國東部(從四川東部到貴州),海南,印度支那。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 3.1。

藥材作用

功能主治

治血虛頭暈,胃痛,小兒語遲。

①《本草拾遺》:"主蟲咬;炙食之,亦主小兒久不語。"

②《日用本草》:"主胃中作痛。"

③《四川中藥志》:"治黑頭暈。"

用法用量

内服:炙食或炖湯服,1~2個。

上一篇:黃金炒飯

下一篇:月光下的肚肚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