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

中醫方劑名
白頭翁湯,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效。主治熱毒痢疾。腹痛,裡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臨床常用于治療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等病毒偏盛者。
    中文名:白頭翁湯 外文名: 分類:清熱劑-清髒腑熱 口味: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痢疾 出處:《傷寒論》

歌訣

白頭翁治熱毒痢,黃連黃柏佐秦皮,清熱解毒并涼血,赤多白少膿血醫。

組成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用量

白頭翁15g,黃連6g,黃柏12g,秦皮12g。

用法

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服。

主治

熱毒痢疾。腹痛,裡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義

本證多由熱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腸所緻,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主。熱毒熏灼腸胃氣血,化為膿血,故見下痢膿血,赤多白少;熱毒阻滞氣機,不通則痛,故見腹痛,裡急後重;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為熱毒内盛之象。方中以白頭翁為君,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臣以黃連之苦寒,清熱解毒,燥濕厚腸;黃柏瀉下焦濕熱,共奏燥濕止痢之效。秦皮苦寒性澀,收斂作用強,因本證有赤多白少,故用以止血,不仿芍藥湯之大黃。四藥并用,為熱毒血痢之良方。

運用

本方用于熱毒痢疾,臨床應用以腹痛,下痢膿血,赤多白少,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外有表邪,惡寒發熱者,加葛根、連翹、銀花以透表解熱;裡急後重較甚,加木香、槟榔、枳殼以調氣;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涼血和血;夾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實以消食導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鴉膽子(桂圓肉包裹),療效更佳。

禁忌

素體脾胃虛弱者當慎用。

附注

白頭翁湯與芍藥湯比較:本方與芍藥湯同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熱毒血痢,乃熱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使熱毒解,痢止而後重自除;芍藥湯治下痢赤白,屬濕熱痢,而兼氣血失調證,故治以清熱燥濕與調和氣血并進,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兩方主要區别在于:白頭翁湯是清熱解毒兼涼血燥濕止痢,芍藥湯是清熱燥濕與調和氣血并用。

重要文獻摘要

①江昂《醫方集解·瀉火之劑》:“此足陽明、少陰、厥陰藥也。白頭翁苦寒能入陽明血分,而涼血止痢;秦皮苦寒性澀,能涼肝益腎而固下焦;黃連涼心清肝,黃柏瀉火補水,并能燥濕止痢而厚腸,取寒能勝熱,苦能堅腎,澀能斷下也。”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上一篇:毛茛

下一篇:中國房地産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