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

漢語漢字
瘦(讀音shòu)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3]此字始見于《說文》的小篆文字中。《說文》中說“瘦,臞也。”可見此字的本義是指肌體的肉少、脂肪少。後又引申有細小、瘠薄、貧窮、稀薄、減損之義。
  • 中文名:瘦
  • 拼音:shòu
  • 部首:疒
  • 字碼:U 7626
  • 五筆:uvhc(86版)uehc(98版)
  • 倉颉:KHXE
  • 鄭碼:TNXS
  • 筆順:41341321511254
  • 字級:一級字(編号3147)
  • 平水韻:去聲二十六宥
  • 筆畫:14
  • 注音:ㄕㄡˋ
  • 統一碼:基本區 U 7626
  • 結構:半包圍結構
  • 四角:00147

字源演變

“瘦”字始見于《說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圖1)。“瘦”字是形聲字。《說文》中說“瘦,臞也。從疒,叟聲。”“瘦”的聲符本作“叜”,從宀、從火、從又,後來為了書寫方便逐漸變形為“叟”。“瘦”字是半包圍結構。由“疒”和“叟”字組成。“疒”表義,古文字形像病床的形狀,表示生病會使人變瘦。“叟”讀sǒu,表聲。“叟”指老人,老人大多消瘦。所以整個字的意思是像枯瘦老人那樣的病态身體。由此産生了與胖相反的含義。

“瘦”字的本義指肌體的肉少,脂肪少。《史記·滑稽列傳》:“諺曰: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這裡引申為細小、瘠薄、貧窮、稀薄、減損之義。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shòu

形容詞

肌肉不豐滿;脂肪少。

細小;不茁壯。

形容土地瘠薄,不肥沃。

形容削直、突兀。

貧困;不富裕。

窄小,不寬大。

中醫指脈象沉細。

字體細而有力。

比喻詩歌簡啬孤峭。

動詞

消損;減少。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 所又切

臞也。從疒叜聲。

說文解字注

臞也

肉部曰:臞,少肉也。

從?叜聲。

所又切。四部。今字作瘦。

廣韻

所祐切,去宥生 ‖ 叟聲幽1部

?,?損。《說文》:“臞也。”所祐切。四。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同?。臞也。

又《集韻》疎鸠切,音?。瘠也。揚子《太?經》:山殺瘦。

字形書法

“瘦”字是半包圍結構。由“疒”和“叟”兩部分組成。“疒”字旁在第五筆一提完成書寫。随後開始“叟”字書寫,第十四筆一捺結束“瘦”字書寫。

音韻彙集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ʂ

王力系統

ʃ

ǐu

董同龢系統

s

周法高系統

s

iəw

李方桂系統

s

rjəgwh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jou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jou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jou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ʂ

i̯ə̯u

拟音/王力系統

ʃ

ǐəu

拟音/董同龢系統

ʃ

ju

拟音/周法高系統

ʂ

iəu

拟音/李方桂系統

jə̆u

拟音/陳新雄系統

ʃ

ǐou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韻母

聲調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

去聲

開口呼

全清

所祐切

ʃju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清

踈鸠切

ʃiəu

去聲

開口呼

次清

所救切

ʃiəu

韻略

去聲

所救切

增韻

去聲

所救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尤侯

全清

ʂəu

中州音韻

去聲

尤侯

葉搜去聲

洪武正韻

去聲

全清

所救切

ʃou

分韻撮要

陰去

上一篇:自我欣賞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