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信仰

痛苦的信仰

1997年成立的一搖滾樂隊
痛仰樂隊(Tong Young),原名痛苦的信仰(Miserable Faith)樂隊,是一支于1999年7月成立于北京的搖滾、獨立樂隊。組隊至今發行專輯及EP共六張,參加各類專場、音樂節演出數百場,獲得了覆蓋不同年齡層和身份屬性的龐大樂迷群。[1]
    中文名:痛苦的信仰 外文名: 組合成員: 經紀公司: 代表作品: 英文名:Tong Young 别名:痛仰樂隊 出道地區:内地 音樂代表作品:《公路之歌》,《不要停止我的音樂》,《再見傑克》 團隊成員:高虎、田然、宋捷、張靜、遲功偉 主唱:高虎 吉他:田然、宋捷 貝司:張靜 鼓手:遲功偉(大偉) 經紀人:齊靜

樂隊曆程

2001年4月,樂隊簽約京文嚎叫唱片公司,錄制第一張錄音室作品“這是個問題”。同年9月,在“萊茵河聲場”舉行了首張專集首發式,專輯“這是個問題”全國同步發行。2001年發行的首張專輯《這是個問題》和2006年獨立發行的EP《不》以說唱金屬、硬核與硬搖滾為主,因其極具感染力的現場表演而深受樂迷喜愛。

2002年1月,樂隊獲得2001年度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最佳樂隊提名。首張專輯“這是個問題”獲得中國搖滾樂權威雜志“通俗歌曲”2001年度十大最佳唱片,樂隊被評為最佳硬搖滾樂隊。

2006年2月,樂隊獨立發行EP《不》。同年2月28日開始

全國50個城市“在路上”大型巡演。

2007年12月、2008年4月,痛仰樂隊為話劇《大将軍寇流蘭》做話劇配樂及樂隊演出。

2008年國慶前夕,專輯《不要停止我的音樂》發行。整張專輯作品全部取材于樂隊成員在路上的真實生活感受,足迹遍布内蒙新疆雲南西藏尼泊爾,大大小小近千個地方,甚至還穿越了全世界最危險的公路-新藏線。

自2008年推出專輯《不要停止我的音樂》起,痛仰樂隊的作品風格轉向更加兼容并蓄的獨立搖滾,并獲得廣泛的關注與贊譽。此後兩年,樂隊分别推出了不插電現場錄音《改變你的生活》和EP《盛開》。

痛仰樂隊于2014年8月發行錄音室專輯《願愛無憂》,雷鬼樂和更多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樂器的融入,标志着痛仰樂隊在創作上又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從痛苦的信仰到痛仰,從MiserableFaith到TongYoung的十餘年間,痛仰由那個在匮乏的青春裡,慣于用憤怒抵禦周遭的呐喊者和發問者,成為了在自由的公路上,樂于去探尋更多可能的踐行者和分享者,說到底,他們把視線的焦點從于外部、于身體的躁動和碰撞,逐漸的調轉向度,變為向内心冷暖和生命體驗的關注。但在痛仰的這種巨變的背後,是一種不變,——始終隻遵循内心的、自然生發而出的音符和律動。

如果說搖滾樂是一種真實的聲音,那麼首先,這種真實勢必是創作者對自我内心狀态的正視與忠誠。沒有刻意為之的批判或煽情,沒有扭捏作态的悲戚或欣喜,音樂裡的那些率真、坦然和勇敢,來源于樂隊每個成員的自然成長,他們不想肆意地滞留在原地,也沒想要超脫到不可企及,痛仰與被他們所感染、觸動的聽者們,一路相互陪伴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

脫去被定義的外殼,撕掉被賦予的标簽,決心蛻變的痛仰無心顧及那些概念與形式之争,在一路體驗和學習中,奔向在表達上更加自由開闊的天地。所以正如我們所見,這支絕不固步自封的公路搖滾樂隊,無論是作品還是狀态都漸入佳境般愈發成熟,源源不斷地煥發出新的光彩和能量。

樂隊成員

主唱:高虎

吉他:李豫川、田然(現任)、亓麟、宋捷(現任)

貝司:張靜(現任)、成寅生

鼓手:毛豆、張冰、遲功偉(現任)、楊一郎

相關評價

痛苦的信仰樂隊多年來以自己的音樂和對待音樂的執着态度,在地下音樂圈裡受到廣泛稱道。“痛仰”是今天最能代表中國硬核音樂水準的樂隊,在硬核說唱的基礎上廣泛融合了金屬、硬搖滾及一些中國民間音樂元素。他們不是投機取巧的政治刺頭,“痛仰”更多代表的是被強大社會意識和社會問題所折磨、質問、卻始終不甘沉默的青年一代的聲音。

作為一支老牌的獨立搖滾樂隊,痛仰用衆多優秀作品和感染力極強的現場表演成為了國内最具号召力和人氣的樂隊之一。但同時,他們也不可避免的被不斷附加各種定義和标簽,攪拌着過度闡釋與先入為主所滋生出的錯認和誤讀,也摻雜在了人們對這張新專輯冷眼或熱盼中。

如果說“搖滾精神是一種對世俗生活時刻保持着的距離和警惕”,那麼痛仰便正是通過在路上對自然和生命體驗的關注,成為了保持着這種距離和警惕,且未曾停歇的踐行者,并與适逢同一時代的我們一起分享、成長和進化。

成軍15年來,痛仰沒有成為時尚弄潮兒的野心,卻沒有停止過對表達方式的探索和嘗試,他們不被時代的巨浪所裹挾,不被他人的趣味所左右,無論是世紀初的硬核說唱,還是六年前的公路搖滾,種種的巨變的背後,是一種不變,——始終隻遵循内心的、自然生發而出的音符和律動。從痛苦的信仰到痛仰,從Miserable Faith到Tong Young,痛仰把視線的焦點從于外部、于身體的躁動和碰撞,逐漸的調轉向度,變為向内心冷暖體驗的關注,淡然而坦然,樸素而真摯。

如果說上一張專輯是痛仰在一路向前中高唱的“公路之歌”,那麼這次,這張《願愛無憂》是他們走下公路,更結結實實地在廣袤草原上,在茫茫戈壁裡,在雄偉雪山下,在甯靜大海邊駐足體驗時所吟唱的“野歌”。可能在哈密或是德令哈,在格爾木或是拉薩,痛仰在點燃起的篝火旁,唱着一首首“野歌”,聆聽一首首“思疆調”,邀請也在路上的你“一起跳舞吧”;他們看到了“行星消失的夜空”,也親眼見識了每天的“太陽照常升起”。痛仰把這些真實的生命體驗化成靈感,創作了這12首歌曲,在Bob Marley的那首《No Woman , No Cry》的經典翻譯——《無愛無憂》的啟發下,彙聚為一份《願愛無憂》的問候和祝福。

所以,接過凱路亞克的衣缽也好,還是想起Marley的歌也好;說一句“紮西德勒”也好,道一聲“哈利路亞”也好;彈撥起冬不拉也好,演奏起尤克裡裡也好;汲取于非洲大陸也好,萌發于加勒比海岸也好,在内核中,是痛仰不斷在平等、開放的态度中學習和汲取,讓這張《願愛無憂》有了些許世界音樂的元素和屬性,從根源上獲得了自我表達的進一步随心和自由。而舌頭的朱小龍、二手玫瑰的孫權、萬能青年旅店的史立等好友的加盟助力,也讓整張專輯擴展了更大的可能,平添了多處點睛之筆。

在路上汲取營養,凝結成歌,集結成輯,然後再上路散播能量,這是痛仰喜愛并擅長的。

上一篇:月與海

下一篇:聲音玩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