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滘

疊滘

南海縣轄區村落
疊滘是一個鄉村,疊滘的别名叫雙溪,疊滘鄉是西江、北江沖積平原的一部分。疊滘鄉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南海縣中部;東鄰夏教、南接佛山,西臨汾江,北倚禅河。
    中文名:疊滘 外文名: 别名:雙溪 曾稱:疊溪、疊水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北部

概述

疊滘,别名雙溪,曾稱疊溪、疊水。1951年8月16日,分置疊南鄉、疊北鄉。人居始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即公元1101年。

境内面積:清·光緒五年(1879)9.24平方公裡,1984年7.68平方公裡,2002年3.93平方公裡。地形呈現“複釜”狀(即中部高四周低)。溪滘縱橫交錯,蜿蜒35.33公裡。灌溉自由,土壤肥美。

疊滘鄉地處低緯度境域,北回歸線南緣,屬南亞熱海洋季風氣候無冬地帶。四季溫和,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溫度21.5攝氏度,多年年平均隆雨量1407.6毫米;幹季盛行偏北風,濕季盛行東南風。境内水、熱、光照等自然資源豐富,萬物蔥榮。糧食作物一年兩熟,曾有過稻·稻·麥連作三熟的好收成。主要的自然災害:台風,在每年1至9月份出現較多;夏、秋間,有洪澇威脅;冬、春間,偶有低溫陰雨,影響農作物生長。

疊滘曆來是南海縣轄區内的一個鄉。有戶籍人口:明·萬曆十八年(1590)4936人,清末民初(1911)7398人,1949年9262人,2002年15172人。有戶籍姓氏:開村時溫許2姓,明代28姓,1984年97姓,2002年128姓。

疊滘鄉人,依溪建村,傍水而居;清溪綠水,生生不息,似玉帶環腰;綠樹森秀中,小橋流水,串連着生機盎然的萬戶千家。前人素重教育,世代承傳。曆史文化積澱深沉厚實,孕育出重教化,知書達理,尊老愛幼,敦睦桑梓的鄉風美德;正是這古今相通的民淳俗美道德風尚,哺育了世世代代勤勞進取,誠實儉樸,苦樂與共,包容兼蓄的疊滘人。

曆史淵源

疊滘扒龍船清代夫子易瑞瑜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翠擁兩岸,袅袅清風送爽,男裳女帕,腼腆随波笑納。龆龀香囊胸披挂,雀躍堪嘉。婦孺包粽告天下,蒲符護家"。

清代,客籍疊滘教學先生易瑞瑜,曾受鄉紳何子權等委托,撰寫《疊滘八景》、《疊滘十馨》闾事,以告諸來者。并書于“中堂”上,挂在培風社學中座。在《疊滘十馨》的“七龍競渡”中,就有“雙溪湧曲,端陽吊屈,龍船競渡,明興清盛”的記載。從中可以知道疊滘龍船的悠久曆史。清末民初,疊滘鄉有龍船9艘,分别是:茶基、陳豐、聖堂、江頭、東甯、慶雲、東勝東、三馀堂、潭頭等。後來,江頭、東甯兩艘龍船自行廢置。

疊滘龍船,各有其曆史淵源。陳豐坊龍船是白胡須的,因其在老土地廟“點精”,而老土地是白胡須,龍船也随之白胡須。陳豐坊龍船的龍尾是“攣弓"的。所以世稱“攣弓龍尾,白須老土地”。慶雲坊(海邊坊)龍船是紅胡須的,因其在溫、許二公(臨海廟)處“點精”,而溫、許二公是紅胡須,龍船也随之紅胡須。世稱“紅須軍師"。

相傳,慶雲坊龍船的紅色胡須,是一種稀有野獸的毛,特别矜貴。早期,慶雲坊有兩艘龍船,就是大梭和小梭。大梭扒出海,小梭内河扒。除了陳豐坊、慶雲坊龍船的胡須特殊之外,其餘都是黑胡須的,因其在北帝(大廟)處“點精”,而北帝是黑胡須,龍船也随之黑胡須。隻有陳豐坊龍船尾是“攣弓”,其餘都是直尾的。

疊滘龍船,與時俱進,從1981年開始,至2002年,擁有柚木龍船15艘。分别是:茶基、陳豐、聖堂、激邊、江頭、甯聚、慶雲、村頭、澳墟、疊北俱樂部、東勝東、三馀堂、潭頭東約、潭頭三約、新約等。因為過去修造龍船,有用水松木、有用坤甸木,這些木料,都不适合時代的要求,被淘汰了雜木、坤甸木舊龍船共19艘。

流傳

疊滘另一處極有名的村落就是茶基村。從江頭村往裡走,穿過學校和一片居民區,走到文華北路上,就能看到茶基村的牌坊。茶基村同為屬于疊南村委會,據記載于明朝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開村,至今已經有将近六百年的曆史了,當時村邊田基多種茶樹,村子也因而得名茶基坊,即是現在的茶基村。

茶基村的原居民多姓何,據說何氏的祖先在來疊滘之前,是居住在南海獅山的華平,村裡何氏宗祠門口的對聯就有記載,“華嶺舊家聲,廬江新氣象”,華嶺就是指華平。和江頭村類似,祠堂也是茶基村重要組合部分和公共活動空間,比其他村落幸運的是,茶基村現在還保留有何氏宗祠、成莊何公祠,成剛何公祠、俊宇何公祠等。村裡的人說,祠堂之所以能保留,是文革期間,這些祠堂被改作了生産隊的隊部,從而逃過了被拆毀的命運,隻是祠堂外圍的磚雕花沒有能夠保存下來。茶基村的舊民居多是三間兩廊的布局,古巷道也有被部分保留。

說到茶基,就不能不說茶基“十番”,這是當地傳統的表演項目,在佛山甚至有“無十番不算秋色”的說法,可見其重要性。“十番”起源于唐朝,是凱旋樂的一種,流傳于北方,明代盛行于江南,明清年代,安徽、江浙一帶,有群流浪到佛山古鎮的老人四處表演謀生,就在當時的茶基村駐紮,吸引了村民,之後“十番”開始在村内流傳。如今,包括安徽、江浙一帶的“十番”都已經失傳了,據說僅有茶基村還保留着這項傳統的表演項目。

雖然去茶基村時并沒有“十番”的表演和排練,但從村民自豪的講述中,還是能夠感受到“茶基十番”的魅力。何謂“十番”,即有10種樂器,按10種樂器打法,輪番敲出10段音樂,這些樂器包括有高邊鑼、大文鑼、翹心鑼、企身鼓、群鼓、沙鼓、響螺、大钹、飛钹、單打等10種伴奏樂器。

飛钹是十番表演的核心,表演者手持兩個銅钹,其中一個銅钹用繩索綁着,将繩索繞着手臂固定,然後讓飛钹在空中環回翻飛動,合着鑼鼓節奏,與另一手所執的銅钹配合擦擊,發出喳喳聲。飛钹有高飛、低飛、回頭飛等衆多花樣,表演時配合腳步、鼓聲,整體配合十分悅目。茶基的“十番”與最初的“十番”還有不同,在數百年的傳承過程中,茶基人将“飛钹”表演與本地八音鑼鼓相融合,并結合本地民俗活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下一篇:洞頭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