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

地震頻發的區域
環太平洋地震帶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火山、闆塊移動劇烈。它像一個巨大的環,圍繞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阿拉斯加向南,經加拿大本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地區,到達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然後從智利轉向西,穿過太平洋抵達大洋洲東邊界附近,在新西蘭東部海域折向北,再經裴濟、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省、琉球群島、日本列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回到美國的阿拉斯加,環繞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陸和海洋分隔開來。
    中文名:環太平洋地震帶 外文名:Circum-Pacific seismic belt area 别名: 全長:40000公裡 形狀:馬蹄 名次:地球第一地震帶 現象:地震;火山爆發

基本介紹

地震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帶上,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和海嶺地震帶。

地質構造

地殼運動

全球變暖導緻的海平面上升,使失去冰蓋的大陸地殼均衡上升,增高海面的海洋地殼均衡下降,形成新一輪的地殼均衡運動。在球面上,海洋地殼下降,将擠壓大陸地殼收縮,陸海邊緣是強烈的擠壓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震帶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幾乎是正交的,地震的順序表明地球表層形變的必然過程,可以通過曆史地震記錄來尋找規律。南北對稱,東西呼應,這是一般規律。

一處的破裂為另一處的破裂創造條件。冬至和夏至的黃赤交角達到最大值23.5度。在冬至,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大值,夜間變為最小值,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小值,夜間變為最大值,形成半日為周期的最大潮汐的南北擺動。在夏至,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大值,夜間變為最小值,太陽潮的高潮點在南回歸線白天達到最小值,夜間變為最大值,形成半日為周期的最大範圍的潮汐南北擺動。如果此時月亮的白赤交角也達到最大值28.6度,且與太陽、地球近似成一線,就會形成最強的潮汐南北擺動。這是強震易發生在冬至和夏至附近的原因。

堪察加-日本-菲律賓西南-東北效應帶是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一部分——西太平洋地震帶,美國加利福尼亞地震和智利地震都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另一部分——東太平洋地震帶。今後,堪察加-日本-菲律賓-蘇門答臘一帶的地震活動可能加強。這将為蘇門答臘和日本的大震掃清障礙。

包含地區

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國家:阿根廷、伯利茲、玻利維亞、巴西、文萊、加拿大、哥倫比亞、智利、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東帝汶、薩爾瓦多、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斐濟、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國、基裡巴斯、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尼加拉瓜、帕勞、巴布亞新幾内亞、巴拿馬、秘魯、菲律賓、俄羅斯、薩摩亞、所羅門群島、湯加、圖瓦魯、美國。

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海溝:阿留申海溝、布幹維爾海溝、克馬迪克海溝、日本海溝、千島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中美海溝、秘魯-智利海溝、菲律賓海溝、琉球海溝、湯加海溝、雅浦海溝。

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闆塊:南極洲闆塊、大洋洲闆塊、加勒比闆塊、可可斯闆塊、歐亞闆塊、胡安德富卡闆塊、納斯卡闆塊、北美洲闆塊、太平洋闆塊、菲律賓闆塊、南美洲闆塊。

地質活動

環太平洋活動構造系是地震頻繁爆發區。在地球建造的初期階段,地球的質量比月球的質量還小時,上空還沒有出現大氣層,許多撞擊地球的小天體直接闖入了地幔,并帶進了大量的水冰。在地球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地幔内的水冰物質速度非常緩慢地沿着大陸根、島弧根等環太平洋活動構造系的地幔與地殼的銜接層往上移動,當它們在某一區域聚集到一定能量時,就會突然汽化,爆發大地震。

2007年日本大地震後,全球特别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已經成為科學界共識。其實,此前發生的所羅門群島7.2級地震、海地7.3級地震、琉球群島7.2級地震等都預示着這一活躍期的到來。更細緻的觀察會看到,就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一年,智利剛剛發生了8.8級地震,兩地橫跨整個太平洋,一東一西遙相呼應。

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顯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地區7月4日和5日相繼發生6.4級和7.1級強震,這是南加州近20年來發生的最強地震。上一次這種級别的地震發生在1999年,地點是莫哈韋沙漠的赫克托礦。

這種現象或許可以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質機理中,尋找到一種解釋:太平洋中央海嶺是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裡湧出,以每年0.5至5厘米的速度向東西兩邊擴展,逐步冷卻固結成新的大洋地殼。新生的大洋地殼就與周遭的大陸闆塊不斷摩擦、擠壓。

研究進展

2014年5月7日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先進陸地觀測衛星-2号衛星,可對全球性的自然災害進行調查,尤其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日本科學家認為富士山仍然存在爆發的可能性,由此看出日本所面臨的自然災害顯然要比環太平洋上的一些國家要高得多。對此,日本科研人員賦予了衛星收集地殼變形的數據,同時還包括洪水、山體滑坡的影響等,該系列衛星此前也監測大地震和海嘯造成的破壞。

産生影響

地震記錄

追溯曆史,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已發生了無數次強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裡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測得的最強地震。

與日本隔洋相對的美國西海岸,處在環太洋火山地震帶的東側。在加州西部,從洛杉矶到舊金山到太平洋海域,發育了一條聖安德烈斯斷層,總長超過965千米,是世界著名的活動斷層,美國的強地震大多發生在這裡。本世紀以來,美國西海岸發生裡氏6級以上的地震14次,其中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發生的8.6級大地震震驚世界。1990年以來在洛杉矶地區發生3次分别為7.6級、6.7級和6.6級的強地震。

地質影響

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9.2級地震,并且連續一個月内發生兩次大于8級地震、10次大于7級的地震,巨大的地震引發6座火山再次噴發,同時形成了3座新火山,将整個智利的國土面貌徹底改變。同時地震引發的時速850公裡的海嘯橫掃太平洋,使得距離遙遠的夏威夷、日本等地受到波及,海嘯造成的人員傷亡甚至比最強地震還要多。

上一篇:常州機場

下一篇:跌宕起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