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斧

班門弄斧

漢語成語
班門弄斧是一則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于《王氏伯仲唱和詩序》。班門弄斧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
    中文名: 外文名: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近義詞:布鼓雷門、贻笑大方、東施效颦 反義詞:虛懷若谷、自知之明 名稱:班門弄斧 出處:柳宗元《河東先生集·王氏伯仲唱和詩》 注音字母:ㄅㄢ ㄇㄣˊ ㄋㄨㄙˋ ㄈㄨˇ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顔耳。”

演變過程

明·梅之煥《題李白墓》:“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由此,簡化成成語“班門弄斧”。

成語故事

魯班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能工巧匠,直到現在,人們還都說,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當時還有一個工匠,名字叫石,人們叫他匠石,是楚國京城郢都人,他的本事據說和魯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領高到什麼程度呢?

據說這個匠石有一個好朋友,兩個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這個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塗一層白灰,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準了鼻子尖,“唰”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的白灰給掃掉了,連鼻子尖的皮都蹭不到。可見他的本領有多大了。所以後來柳宗元就說,假如有人拿着斧子敢在魯班和郢都的匠石門前耍弄,那就有點兒不自量力了。

成語寓意

該成語告訴人們要學會謙虛,不要随便在人面前賣弄本事,否則很可能班門弄斧,讓别人笑話。

人們常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句普通的格言,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就是繼承和發揚的問題。舊事物是新事物發展的依托,新事物是舊事物發揚光大的結果,二者的關系密切且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墨守成規不可取,無源之水亦不可取,凡事應本着虛心求教于前輩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再求得發展和創新才是合理之舉措。單獨強調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一個人學了一點兒東西,有了一點兒本事,切不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這樣隻能一葉障目,止步不前,停止在“半桶水”的水平上,當然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相反,一個人特别是青年人,如果妄自菲薄,唯唯諾諾,害怕失敗丢臉,不敢實踐,也一定不會有什麼出息的。可見,隻有既謙虛謹慎,又敢于探索,勇于攀登,才能跨越一個又一個輝煌的事業裡程碑。科學這東西,既忌任何狂妄,也讨厭“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虛僞羞怯。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該成語偏正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表示能力不如人。

運用示例

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元·關漢卿《金線池·楔子》:“兄弟對着哥哥跟前,怎收提筆?正是弄斧班門,徒遺笑耳。”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小弟獻醜,真是班門弄斧了。”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她亂談。”

成語辨析

自作聰明-班門弄斧

“自作聰明”的意思是自以為很聰明。形容輕率逞能。“班門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自作聰明”和“班門弄斧”都有故意顯示逞能的意思,含貶義。但“自作聰明”側重形容言論,多做謂語、定語或狀語;而“班門弄斧”側重形容行為,多做謂語或賓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