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嶽太極拳論

王宗嶽太極拳論

王宗嶽所創,李亦畲抄錄流傳
原文: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随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書名: 别名: 作者: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中文名:王宗嶽太極拳論 原 文: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 記載文獻:《王宗嶽太極拳論》 作 者:郝和先生

郝和珍藏本

原文: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1),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随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2)。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随。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3)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4)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别,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5)而有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禦衆之形,快何能為?立如枰(6)凖(7),活似車輪,偏沈(8)則随,雙重則滞。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已從人,多誤舍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裡,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詳解

說明:細讀郝和先生本《王宗嶽太極拳論》會發現,市面上的許多版本總是存在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增減删改,正如拳論中所說:“差之毫厘,謬之千裡,學者不可不詳辨焉!”對于這篇字數不多又彌足珍貴的拳論來講,一字之差,同樣足以謬之千裡,這正是今天的學者們不可不詳辯的!因此根據郝和先生珍藏本的照片校對了《王宗嶽太極拳論》原文,使之一字不差的呈現出來,為的是把第一手的解釋權留給讀者自己。簡單标注了一些多音、多義、通假字和詞,同時也根據原文語義的延續和語氣的起伏重點了标點。由于學識有限,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方家批評指正。——走走慢校閱手打

注解:

1:郝和本無“動靜之機”四字。之所以保留的原因,一是很多版本都有,然而最主要的是此為通家所留,與原義相輔相成,留之有助于讀者理解和把握太極本義。

2:粘:讀作nián時,詞性是形容詞,形聲字,本義是具有粘性。讀作zhān時,詞性是動詞,指粘(nián)的東西互相連接或附着在别的東西上。此論中粘字應作動詞講讀:zhān。

3:拼音:zhù/zhuó“著”在此讀:zhuó,它是“着”的本字。意思是“附着”“附加”。拳論中其義應做今天的“招”字講方能明通。

4:注意,郝和本此處為“領”而非“靈”。

5:學力:①.學問上的造詣,學問達到的程度。前蜀貫休《覽皎然渠南鄉集》詩:“學力不相敵,清還彷佛同。”宋範成大《送劉唐卿戶曹擢第西歸》詩之三:“學力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宋亮《又祭呂東萊文》:“學力之深,心事之偉,無一不具。”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王貞白》:“學力精贍,笃志於詩。”《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有多大學力福命,敢說這等狂的滿話。”巴金《家》二五:“我們學堂上也招收有同等學力的學生。”②.學習的精力。宋王令《寄洪與權》詩:“貧知身責重,病覺學力怠。”③.謂努力學習。清袁枚《随園詩話補遺》卷四:“惜年未三十,兩耳不聰,想亦學力苦思之故耶。”

6:拼píng枰:指下各種棋用的棋盤。

7:凖:同準字,本義:平,不傾斜。

8:沈:shěn/chén同沉。

附:郝為真先生簡介:

郝為真(1849-1920),名和,字為真,河北永年人。師從武式太極拳名家李亦畲,傳承:武禹襄——李亦畲——郝為真(郝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