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姓

狄姓

中文姓氏
狄姓是中文姓氏之一,狄姓來源有八個說法:一說狄姓來自阏伯的母親;一說狄姓來自尚末周初狄族;一說狄姓來自西周狄城的國名;一說狄姓來自兩周時期官職;一說狄姓來自春秋時期狄虒彌後代;一說狄姓來自唐朝回鹘族賜姓;一說狄姓來自五代時期耶律·赫邈賜姓;一說狄姓來自中國其他少數民族漢化改姓。
    中文名:狄姓 外文名: 得姓方式: 得姓始祖: 主要郡望: 主要堂号:天水堂、太原堂、東海堂、梁公堂 來源:周初狄族 排名:108位 記載:《史記·殷本紀》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有娀氏,出自商王朝始祖契(阏伯)之母狄,屬于以先祖母名字為氏。

《史記·殷本紀》中記載:“殷契母曰狄。”狄,亦稱娀,是傳說中商王朝始祖契(火神阏伯)之母,一作娀簡、簡狄、女修、簡易、簡逷,是颛顼之裔有娀氏(山西永濟)之女。史書記載,有一次她偶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字的古寫。其實,在氏族圖騰分類學上,商族為東夷的一個分支,以鳦為圖騰,所以有玄鳥生商之說,當由夷族鳥圖騰推衍而來。

在契的時代,還是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其後裔子孫中,很早即有以先祖母之名字為部族稱謂者,稱狄氏族,後以為姓氏,稱狄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遠早于周王朝時期形成的狄氏。

狄,在唐虞時期封黃帝之後姮姓氏族為狄氏、翟氏,始有狄族,世居北地,後在商王朝時期遷徙西河地區。周王朝時期的狄族,主要活動于齊、魯、晉、衛各諸侯國之間,後世的子孫中有取族名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狄氏,世代相傳。

公元前的一千年間,狄族一直活躍于今陝、甘、甯、内蒙鄂爾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東西部一帶,東漢末期至魏、晉期間,大部分融合于漢族之中,少部分成為後來蒙古民族的先民,“狄”的稱謂在曆史上消聲匿迹了。

在曆史上狄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部族漢稱為姓氏者,稱狄氏,曆經五胡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在隋、唐時期已經是蔚然大族,世代相傳至今。在中華民族的姓氏演繹曆史上,狄氏家族分衍有許多姓氏,如:狐姓、翟姓、頹姓、泉姓等等。

周朝時期有一參盧氏族,為炎帝後裔,他們的始祖叫做姜孝伯,亦稱姜考伯,是周成王姬誦的舅舅。姜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後裔,因原在參盧(山東高青)居住,所以又叫做參盧氏。

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封姜孝伯于狄城(山東博興高苑鎮,一說在河北正定),他在那裡建立了狄國,因地在周都北方,因稱北狄,其後裔子孫以及國民中多有因稱狄氏者,世代相傳,史稱狄氏正宗。狄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孝伯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狄者,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狄,是兩周時期官吏中下士的稱謂,而狄者,則是專指地位比較低下的“樂吏”,也就是演奏宮廷音樂官員中的“配角”,職責包括服侍地位崇高的樂師、修理樂器等。在典籍《禮·祭統》中記載:“狄者,樂吏之賤者也。”在狄者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狄氏,世代相傳。

狄虒彌,原名姬狄,是春秋時期魯國的著名将領,大勇士,當時在魯國軍隊主帥孟孫蔑屬下為将,與孔子之父叔梁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稱為“魯國三虎将”。魯襄公十年農曆4月初,晉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魯襄公、宋公、衛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世子光,會吳王壽夢于柤,商讨聯盟伐楚等軍政大事。

晉國大将荀偃、士匄以偪陽國親楚國為由,堅決請求先予攻占,然後将其贈給宋國大夫向戎作封邑,以期打開聯軍伐楚的通道。于魯襄公十年農曆4月9日兵臨城下實施了包圍。遭此一劫,魯軍惱羞成怒。狄虒彌大怒之下将戰車上的一隻車輪卸下來,蒙上甲皮作盾牌。他左手執盾,右手握戟,獨自上陣挑戰,人贊“有力如虎”,偪陽國守軍無人敢應戰。

如此“蘇而複上者三”,不屈不撓。守軍厭倦了,秦堇父才退下陣來,将三截斷布做成旌帶在軍中巡展三日,以示其勇。偪陽城中,雖将士人人奮勇,但終因寡不敵衆,于魯襄公十年農曆5月8日城破國亡。在這次戰役中,魯國大将狄虒彌、叔梁纥、秦堇父三人之勇為衆諸侯國将士所目睹,各國因此皆不敢小觑魯國,位于青州的莒國君主黎比公還因此而放棄了進攻魯國的計劃。在狄虒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稱狄虒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狄氏,世代相傳。

唐朝時期,西北部有一著名的回鹘民族,是秦、漢時期古匈奴民族的一個别支。回鹘民族中有一個龐大的分支,被漢史北稱高車族,南稱丁零族,當時族人中就有以部族稱謂為漢化姓氏,稱高車氏、丁零氏者。在唐朝中、後期至五代時期,該部分族人逐漸改稱為單字漢姓,北方多稱為狄氏、南方多稱為翟氏,逐漸融合在華夏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而回鹘民族的主體部族,則大多留居新疆、青海地區,逐漸演化為的維吾爾民族。

第七個淵源:源于契丹族,出自五代時期遼國大将耶律·赫邈,屬于帝王賜姓為氏。

後梁太祖朱晃開平元年,朱全忠滅唐朝,建立後梁政權,各地不服,紛争競起,故唐王朝境内大亂,社會進入了五代時期。唐境内亂,居于北方的契丹民族乘機崛起,首領耶律·阿保機稱帝,并在後梁末帝朱友瑱龍德二年建立了大遼國,稱遼太祖,積極參與中原勢力割據到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三年農曆1月,耶律·阿保機令惕隐耶律·赫邈率軍攻陷平州。

惕隐,隸屬于遼國北面大王官院的主外攻擊的軍事機構大惕隐司,為惕稱的副手,相當于兵團司令。到了農曆8月,後唐明宗任命骁将趙德鈞為盧龍軍節度使,趙德鈞智勇雙全,他先不直接攻擊占據平州的契丹軍,而是首先自飛狐抄了契丹軍隊的後路,截斷其與遼國本部的所有聯系,然後一鼓擊敗耶律·阿保機所部,俘虜了契丹首領耶律·赫邈。

後耶律·赫邈歸降于後唐政權,後唐明宗于是賜他姓名為狄懷忠,出任盧龍節度使。耶律·赫邈的後裔因襲漢姓狄氏,融入漢族,世代相傳。

第八個淵源: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阿魯科爾沁蒙古的蒙古族畢德兀德氏族、甯夏回族自治區的回族愛音狄氏,在明朝後期多冠漢姓為狄氏。

各支始祖

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舉賢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開府溧陽。緻仕,遂居胥渚裡,今溧陽狄氏祖也。

狄仁傑:字懷英,唐朝梁公,出于太原。是為山西太原狄氏始祖。

狄承烈:字顯诒,号東臯(公元1304~1367年),于兩廣兩浙間經商獲其赢利,家緻巨富。當時閩自陳吊眼作亂,揭竿伏莽之徒尤如猬起,所在攻剽不休,狄承烈不時來太之石圹貿易間就養官署以為常未幾方氏兄弟分據台、溫、慶元三郡,而陳友定己盡有全閩矣,烽煙滿目欲歸無路,遂隐于石圹終焉。其子狄務本秉铎東瓯,也因方國珍占領溫州,遂卸惠文冠往依父于石圹焉。

嗣明太祖皇帝定鼎金陵诏遣沿海居民盡入内地,由是徙太之光明。狄承烈從太原到閩,不是定居福州閩縣。而是在兩廣和閩浙經商期間,曾暫時居住閩縣。是太原狄氏之十八世孫,是為福建光明狄氏始祖。

遷徙分布

狄氏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狄氏起源于中國北方地區,主要分布在江蘇溧陽、山東、遼甯、吉林和黑龍江等省。由于狄氏是中國姓氏當中比較罕見的姓氏,所以相關的史料記載并不多見,說法也是不盡統一。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商朝時狄族活動于今甘肅、陝西、甯夏内蒙一帶。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壇父為首領時,在陝西豳地(中國陝西旬邑)發展農耕,經常受到周圍戌族、狄族侵擾,于是沿渭水而下遷居周原(中國陝西歧山),後發展成周國,兒子季曆即位後,打敗了戌族、狄族的侵擾,周國逐漸強大起來。當時狄族部落衆多,以赤狄、白狄、長狄最着。

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當時也稱鬼方(鬼方為殷周部族名),各種史書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記載。春秋初,赤狄東出秦、晉之地而入于晉,并據太行而建“群國”,其勢力大盛,後又東向滅掉刑國(中國河北邢台)、衛國(中國河南淇縣)。是後狄人西擾周、晉,并與周王子帶勾結,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晉文公出兵勤王,大敗狄師,殺叔帶。

狄乃東渡黃河,進入河南山東,侵擾宋、衛、齊、魯。後赤狄内部發生分裂而衰落,被周邊國家侵占驅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帶,在晉國西,後亦漸徙晉東、魯西,建立多個小國,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鮮虞三國最大。春秋末鮮虞改稱中山,戰國時成為與燕、趙、韓同時稱王的千乘之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河北平山縣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國都遺址的文物,說明當時狄族融于華夏文化之中。

漢朝,置狄道(道即縣也,少數民族居住的稱道)屬隴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晉朝改為武始縣。隋複為狄道,屬蘭州。唐天寶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肅臨洮縣。公元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躍于今陝、甘、甯、内蒙鄂爾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東西部一帶。公元後才消聲匿迹。狄族和狄氏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當時強盛的狄族有關。

據明嘉靖甲午(公元1534年)修的狄氏家譜記載:“梁公(狄仁傑)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則由太原而遷閩,由閩而遷太。據《溧陽狄氏宗譜》(1925年修)記載:狄英,字天秀,随宋高宗南渡,舉賢良方正,任江浙行省副使,由臨安而來,開府溧陽。緻仕,遂居胥渚裡,今溧陽狄氏祖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曆史上有三處:

(1)治所在郯邑(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于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于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于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

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

(2)東晉時期置于海虞縣(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複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複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

(3)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家乘牒譜

山西太原狄氏家譜,着者待考,明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河南省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

浙江溫嶺光明狄氏七修家譜,明嘉靖甲午年(公元1534年)首修木刻活字印本,清乾隆壬戌年(公元1742年)二修,清乾隆甲寅年(公元1796年)三修,清道光辛醜年(公元1841年)四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五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六修,1999年七修。

江蘇鎮江江左延令狄氏族譜四卷,(清)狄利賓等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溧陽狄氏宗譜,(清)狄鳳言等輯,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狄氏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卷首上冊、第一卷下冊、第二卷、第七卷下冊、第九~十卷、卷末。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

江蘇溧陽狄氏宗譜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狄庚纂修,狄氏大宗祠彙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江蘇省南京市博物館。

江蘇溧陽狄氏宗譜三十多卷,(民國)狄庚纂修,狄氏大宗祠彙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由溧陽狄氏後裔狄如才保存至今,現收藏在江蘇省溧陽狄氏曆史文化研究會内。

江蘇溧陽狄氏宗說八十多卷,1946年左右修,着者不詳,解放時由狄君武(膺)先生帶到台灣。現可能珍藏于台灣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内。

西崞縣陽武、平陽狄氏族譜,(清)狄宗周纂修,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到2009年1月,仍然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

字輩排行

江蘇溧陽狄氏字輩:文章千古訓,忠孝一家人。勤儉贻谟遠,詩書衍慶長。

山東滕州(滕陽)狄氏字輩:經義傳明訓,永緒世澤長,忠孝謹遵守,裕德福榮詳。

山東嘉祥狄氏字輩:國有德士矣,臨廣善作邦,成家方東升,榮華燦先倫,俊秀同獻彩,福瑞應延長,樹立偉遠向,希宜為英賢。

山東莘縣狄氏字輩:“國吉汝方盡(金)光慶祖澤深”。

四川宜賓狄家字輩歌:維守方元玉.仁文士正長.宗紹光廷大.佳興義後昌。

遼甯丹東狄氏字輩:“青明和福學道政吉永昌萬祥宗家慶元恒世德彰”。

江蘇連雲港狄氏字輩:“孟元英維時”

河南南陽狄氏字輩:“萬寶歸來有□尚鳳挺宗懷慶兆世震”。

狄氏一支字輩:“永自萬朝學啟國興仁衛仕兆祖厚德成”。

曆史名人

狄牙:又叫易牙;雍人(陝西鹹陽)。著名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狄希:中山人(河北平山)。著名春秋時期釀酒大師。

狄山:漢朝時博士(朝廷主管教育的官)。

狄青:字漢臣;汾州西河人(山西汾陽)。著名宋朝将領、軍事家。

狄葆賢:字楚青,又字平子;江蘇溧陽人。著名清末保皇立憲派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