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禮拜寺

牛街禮拜寺

北京曆史最久的清真寺
牛街禮拜寺座落于牛街18号,始建于遼統和十四年,即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憲宗皇帝敕賜“禮拜寺”,從此稱牛街禮拜寺,它是北京曆史最為悠久,規模最大的清真古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清真寺之一。[1]
  • 中文名:牛街禮拜寺
  • 外文名:
  • 别名:
  • 所屬國家:中國
  • 位置:廣安門内牛街

簡介

街禮拜寺占地約6000平方米,規模宏偉、肅穆幽深,是中國式古代宮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結合的産物,為中國古建築之精品。從望月樓下進入寺院,為避免一入寺就面對大殿背面,在殿後增加一堵院牆,引導行人折轉到大殿左右夾道再進入寺内,然後繞行殿東,折回進入大殿。大殿東是一座四合院,正中有樓,左右各有碑亭,東面為經學教室。

大殿由前殿、主殿和窯殿組成。前殿為硬山卷棚屋頂;主殿由兩個歇山屋頂前後串連組成;窯殿很小,高聳着攢尖屋頂。殿内裝飾很有特色,柱間設置由阿拉伯的尖拱轉變成的“歡門”,柱子和歡門滿飾紅地金花圖案:門框是阿拉伯經文,其它面積和柱子都是卷草和團花。天花和梁枋彩畫以青綠冷色為主,與歡門和柱子的一片金紅有強烈的對比,非常華麗輝煌。

禮拜寺位于宣武區牛街(牛街88号),是北京規模最大、曆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公元960年,有一位阿拉伯“篩海”(原意為“老者”、“長老”。伊斯蘭教對有名望的宗教學者的尊稱)名叫革窪默丁,攜子來京傳教。其子納蘇魯丁對皇帝賜于的官爵堅辭不受,一心為清真寺掌教,遂請頒建清真寺。公元996年,遼聖宗統和十四年,北宋太宗至道二年(當時中國是兩個朝代并存),牛街禮拜寺建成,并初具規模,後來随着曆史的發展,曆代不斷翻修和擴建,才形成了今天這樣宏偉壯觀的古建群體。

明朝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春賜寺名為“禮拜寺”。主要建築有禮拜大殿、宣禮樓、望月樓、南北碑亭、大影壁等。

主要景點

大影壁

走近禮拜寺,就能看見一座30多米長的大影壁。影壁青磚筒瓦,大脊長伸,玉石疊砌,更有束腰浮雕,圖案精美,其中部右方有一幅“四無圖”石雕,甚為馳名。筆者慕名而至,隻見漢白玉底座浮雕上頂祥雲吉瑞,下枕如意平安,中部圖案是樹上懸鐘,鐘下擺棋,棋旁立爐,惟妙惟肖,意境悠遠。但浮雕上均無人物,故曰四無:有棋無人下,有鐘無人敲,如意無人佩,爐在無香燒。問及緣由,一位穆斯林朋友告訴筆者:伊斯蘭教在清真寺裝飾時常用植物紋、幾何紋和阿拉伯文字,但禁用動物、人物紋樣。

望月樓

繞過影壁,便到了清真寺正門。正門在望月樓下,上懸“達天俊路”金字匾,該門平時緊閉,隻在開齋節和宰牲節時開啟。筆者由便門走入清真寺,到了第一進院落。一進寺内,10餘米高的望月樓矗立眼前,望月樓上懸挂着“牛街禮拜寺”藍底金字匾額,樓為六角形亭式,雙層飛檐,亭頂複以上黃下綠的琉璃瓦,孔雀綠色的斜脊六角攢尖,上有金黃色琉璃陶寶頂。每年伊曆九月進入齋月時,阿訇鄉老登樓尋望新月,以定齋月始末,故名望月樓。

禮拜殿

為全寺主要建築。有三層屋頂,殿頂銜接處有一道垂直的半弧形影壁,成為殿頂的一個特殊裝飾。最前面的是一座六角攢尖亭式建築,俗稱窯殿。窯殿正面壁龛上,滿雕精巧的阿拉伯文和花朵。殿内普相仿和天花闆上,施以“博古”、“花齊”等彩繪。“博古”和“花卉”都是禮拜寺壁畫常用的題材。禮拜殿内懸挂着用玻璃串珠、彩色玻璃燈罩組成的各式大吊燈。

梆歌樓在禮拜殿的正前方,是一座歇山重檐方亭建築。梆歌樓是作禮拜前登樓向教民報告時間的,所以又叫宣禮樓或喚醒樓。它的前身是宋元年間修建的尊經閣。

碑亭在禮拜殿前的月台兩旁,左右對稱,亭重檐歇山頂,碑是明弘治九年(1496)重修禮拜寺後所建。碑文原用漢阿兩文刻成,現已剝落不清。

故事傳說

牛街在遼朝是叫做柳河村,是一片很大的石榴園,據說牛街即“榴街”的諧音。不過當時牛街附近的确有很多果園和菜園,棗林街、櫻桃園和南菜園的名稱都是從那個時候沿用下來的。關于牛街清真寺的始建年代,史料上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在公元960年前後,有一位叫革瓦默丁的阿拉伯“篩海”來北京傳教,他的兒子品行很好,而且有特異功能,對金銀财寶、爵位官銜沒什麼興趣,他對皇帝說燕京這塊地方以後必将是個興隆之地,希望能在這裡修建一座清真寺。皇帝對此大加贊賞,恩準他在京城南郊建了一座清真寺,就是牛街清真寺。

早在牛街清真寺修建之前的唐代,中亞的商人就陸陸續續地通過絲綢之路,跋山涉水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經商,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久居中國,是中國最早的“回回”。但是回民在中國的發展壯大則要“歸功”于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騎兵們。12世紀末,成吉思汗兩次西侵,占領了許多伊斯蘭國家,除了施行一貫的燒殺政策之外,他們還俘虜了大量的穆斯林。

成吉思汗明白自己的帝國戰争需要不斷地擴充軍隊,于是他将數十萬的穆斯林編入蒙古軍隊,驅使他們去實現自己的“帝國夢”。但是這些虔誠的穆斯林們并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半個多世紀以後,忽必烈修建了大都城,并下令各軍就地落戶,于是,這些穆斯林随着蒙古軍隊開進了大都城,開始在北京城内定居。作為穆斯林,清真寺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牛街上的清真寺開始熱鬧起來了。

牛街清真寺占地六千多平方米,其建築和布局是典型的漢族古代宮殿式和阿拉伯式相結合的産物。整座清真寺的建築框架采用漢族木結構,但在主要建築物的細部裝飾上,卻帶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形成了中國式伊斯蘭建築的獨特形式。清真寺經過明清兩代的不斷擴建、修整,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在主體禮拜殿的東面接出一座大殿,到了康熙年間,又給禮拜殿接出了三間抱廳,使寺内的建築布局更加緊湊,搭配更加合理,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築群。清真寺修繕完畢之後,康熙皇帝賜了一塊“敕賜禮拜寺”的牌匾,至今仍保存在寺内。

文化底蘊

牛街清真寺比較著名的建築應當數寺門前大影壁上的“四無圖”玉石浮雕了。這部作品出自明代前期,圖高80厘米、寬35厘米,圖上繪有鐘、如意、棋盤和香爐等。雖然整幅圖不大,卻寓意深長。這幅浮雕圖内四種物件各有所指,“鐘”通“忠”,如意的“意”通“義”,“棋”通“齊”,香爐的“香”通“襄”,這四個字合起來就是“忠義齊襄”,即忠義雙全的意思。封建社會提倡上盡忠,下結義,這樣才能功成名就,這幅浮雕用四件事物很好地概括了這個意思,可見設計者的良苦用心。另外,大多數人認為圖中的鐘、如意、棋盤、香爐四件東西與穆斯林沒有任何關系,這也是“四無圖”得名的原因。

“一無”是“有鐘無人敲”,穆斯林每天以太陽的高度來認定晨、晌、晡、昏、宵五個時間,做五次禮拜,根本不靠敲鐘報時,所以清真寺内沒有鐘,即使有,也隻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二無”是“有玉無人佩”,玉是富貴的象征,自然是人人垂涎的寶貝,但是穆斯林的教義是,今生富貴與否都由真主定然,假如沒有富貴命,一味地過分争取,浪費時間,倒不如多花點精力做善功,因而也無需佩帶玉。

“三無”是“有棋無人下”,真主鼓勵教徒們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吃飯,在閑暇的時候也不能懶惰,要主動到清真寺去做禮拜,不要總是賞花下棋放縱自己。

“四無”是“有爐無香燒”,清真寺并不像佛寺道觀内總是煙霧缭繞,讓人有輕飄飄的感覺,禮拜寺的香火主要是用來“聞香”的,真正做禮拜時是不點香的,所以香爐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四無圖”設計者的動機至今讓人琢磨不透,但是這幅浮雕構圖古樸簡練,意境深遠,不僅是牛街清真寺的一件珍貴文物,也是北京浮雕中的一件瑰寶。 1955年,國家曾對牛街清真寺進行過修繕,但是在“文革”期間,修葺的成果付之東流,清真寺遭到了嚴重的人為破壞,被迫關閉。1980年,政府拿出了40多萬元的巨款和大量的黃金對清真寺進行全面徹底的修複,一年之後,牛街清真寺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廣大的穆斯林面前。從此,這裡成了接待國際穆斯林友人,進行國際友好往來的重要場所,牛街清真寺漸漸開始在國際上享有了盛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