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

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

海口市曆史文化街區
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地處海南省海口市“海口騎樓老街”範圍内,占地面積8.05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和解放路5條街區。騎樓大都高兩三層,最高不過五層。立面分三段,下段為騎樓列柱,中段樓層,上段為女兒牆,為了商住兩用,多半是“前店後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築布局。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如軍坡節、瓊劇文化、飲食文化等。2016年1月,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被海南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 中文名: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海口市龍華區騎樓老街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80500
  • 著名景點:

曆史沿革

形成背景

殖民運動

西方殖民運動帶動了騎樓建築傳播圈的形成,其傳播方式是利用海運貿易。騎樓建築形态在印度初步形成後随西方殖民擴張傳入馬來半島,并以馬來半島為節點沿海上三條路徑向太平洋沿岸的廣州、海口、台灣傳播。

由于海口地理位置上靠近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并有直接的商貿往來,因此海口騎樓的建築形态與上一級的傳播源相近。其建築整體風格明顯受南洋文化的影響,建築立面喜用支提窗和券窗,并以白色灰泥粉刷牆面。将海口騎樓與海南省文昌、儋州、三亞及周邊的北海、湛江等地的騎樓作對比發現,除在建造年代、規模、尺度、形态上存在差别外,它們之間也存在相似性。這說明商貿活動帶動了建築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促使海口成為推動雷州半島及北部灣騎樓建築發展的重要節點。

華僑推動

海口騎樓老街的形成與初具規模與海南華僑有着直接關系,民國十三年(1924年)粵軍第一軍旅長兼任瓊崖善後處處長的鄧本殷負貴海口所城擴建一事,為了搞好市政規劃,他邀請了衆多海外華僑回鄉投資建房,南洋僑民的回歸不僅帶回了金融資本,也帶回了西方先進的建築文化。因此可以說南洋華僑是騎樓建築産生和發展強大的助推手。

形成過程

據史料記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口老城的四牌樓附近修建了的第一棟騎樓,随後,騎樓建築逐漸遍布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大街。

清鹹豐八年(1858年),海口開埠,所城内街道擴建,由原先的兩條發展到數十條,城内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四牌樓街、龍牙巷等數條石闆路,并出現了興、和、福、振等一批地名。

民國十三年(1924年),軍閥鄧本殷決定拆除海口所城,劃路擴街,擴大城市規模。所城拆除前的石築長堤,就是今天的長堤路前身。石闆馬路改為今水泥路面,街名也改變。擴建北門外的環海路,改名為中山路;原西門外順城牆位置的街道被擴建成今天的新華路;原城牆内的南北大街被擴建為博愛路,東西大街則被擴建為新民路。形成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新民路、得勝沙路得勝沙路、長堤路、永樂路(現名解放路)、振東街、大興街等街區。

1950年,海南島解放,海口騎樓老街被收歸國有,由政府統一經營、保護、管理和維修。

20世紀70年代,落實房産和“僑産”政策後,政府将騎樓老街内的部分樓房退還個人、家族或僑商。其餘仍然由政府統一保護和管理。

1994年,海口市政府對中山路、解放路、博愛路、新華路、長堤路等街道進行建築立面全面整修和刷新。

1999年,海口市政府撥專款維修得勝沙路,主要是對街道兩邊樓房的立面進行原狀維修,恢複清代至民國時期原狀;對街道水、電、通訊線路統一整治;對排水、排污管線進行統一治理;對街道路面重新鋪裝(花崗岩石闆)。并将得勝沙路服裝一條街改為步行街。

2002年,瓊山、海口兩市行政區劃調整,海口市政府将騎樓老街納入新海口發展“總規”和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予以保護、管理和修繕。

2009年6月,海口騎樓老街在首屆中國曆史文化名街評選中,獲“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的稱号。

2014年4月,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啟動示範區列入國家2014年度特色文化産業重點項目庫。

2016年1月,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被海南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建築特色

結構

海口騎樓建築群的布局形式是線狀布局和片狀布局的結合體,這不僅繼承中國傳統的布局形式,也吸收了西方建築物布局形式,因此是一種典型的中外融彙、取精華以為己用的創造手法。

海口騎樓多為磚木結構,以二至三層為多,建築立面分為三段式,造型元素多樣化,下段為騎樓列柱,中段為樓層,上段為檐口,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人們基本上認定這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建築形式。騎樓造型豐富多樣的女兒牆、窗楣、窗間牆、陽台,以及外牆紋樣,牆面豐富多彩的窗洞、線角等藝術效果,融合了西方“巴洛克”等建築裝飾風格,使得騎樓建築群組成了多種形式的古典建築。

特點

海口騎樓樓頂檐口的天際線多為波浪形、渦卷形、幾何形雕飾,方形、半圓形、敞肩形、尖形等形狀的窗戶拱券弧線優雅大方,體現了歐亞混交的文化特點;外牆體上的浮雕多姿多彩,栩栩如生。這些浮雕反映出來的是吉祥如意,有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梅蘭竹菊、蓮池鯉魚、松鶴延年、寶瓶等雕刻。

海口老街區每條街道騎樓的建築風格都有所不同。如仿巴洛克風格較多在得勝沙路、中山路及博愛北路,仿哥特風格較多在振東路及新華北路,但仍有部分不同建築風格的騎樓建築相互穿插在每條街當中。

類型名稱

主要特點

相關圖片

中式傳統式

騎樓上面光光的牆上并排開有兩個窗戶,屋面為挑檐,立面基本沒有裝飾,最多的裝飾也隻是一些處于檐口下或窗裙牆上的中國傳統式線腳。但這種樣式的騎樓在老街區中已經很少見。

仿哥特式

這種形式與仿巴洛克式與海口南洋式是構成海口老街特色風格的主要元素,它們與中式騎樓在檐口以下的處理基本相同的,區别僅在于檐口以上的女兒牆。

仿巴洛克式

這種形式也僅是其女兒牆被突出處理成一片片巴洛克式的山牆。

海口南洋式

是老街歐亞混交式中一種非常獨特且有創造性的形式,這種騎樓就是在仿哥特式或仿巴洛克式女兒牆上開一個圓形或長圓形的洞口,主要是因為海口經常遭遇台風。

主要類型一覽表

主要景點

街道布局

博愛路

博愛路又名南北所街,是南門至北門的城内交通要道。民國十三年(1924年)海口拆牆擴城,為紀念孫中山倡導的“博愛”精神,改名為博愛路。與新民路交叉,從交叉點向北至長堤路為博愛北路,向南至海秀東路三角池為博愛南路。1966年,改名為東方紅路,1981年恢複為博愛路。博愛路城内長約800米,寬12米。

中山路

中山路原名稱“還海坊”,北門外路,後又改為大街(因大廟天後宮故稱)。民國十三年(1924年)拓寬後,改名為“中山路”。據說,當時該路中段建有一涼亭,孫中山先生來海口時,曾在此亭暫歇,為紀念孫中山,将該路命名為中山路。從博愛北路至新華北路,全長300多米,街寬12米。

得勝沙路

得勝沙路位于老城區西北部,古稱外沙,東起新華北路,西到龍華路北端,長520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侵犯海口,海府地區軍民予以反擊,激戰後得勝海賊于外沙,故取名“得勝沙”。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便有法國人在得勝沙建設“中法醫院”,民國三年(1914年)設中國銀行海口辦事處、瓊崖電話總局、解放前的海南醫院。 海口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後,各國在此設立領事館,得勝沙路成為西方人的聚居地。來自海外的商賈為了銷售商品,在得勝沙興建洋行和辦事機構。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海關”從中山路遷址到得勝沙。俗稱“五層樓”的海口大廈等都在得勝沙。

新華路

民國十三年(1924年)拆城牆擴街,開辟馬路。拆城牆前,海口城外之街道,多系五六米寬的馬路,拆城牆後四周新修馬路才擴建成如今為能行駛汽車的街道。城外西部:拆城牆後新興街、青竹街和城腳路合并改名為新華路。

文物遺存

2011年,海口市政府公布了騎樓老街區第一批曆史建築名錄336處,根據騎樓的風貌現狀,按照建築質量、建築藝術完整程度,對騎樓曆史建築劃定了三個等級,并對曆史建築實施了挂牌保護。其中,一類曆史建築24處;二類曆史建築105處;三類曆史建築207處。

截至2012年,在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中保存完好的曆史文化遺物有:何家大院、五層樓、中共瓊崖一大舊址、大亞旅店、海關大樓、海口鐘樓、冼夫人廟、天後宮、西天廟等。

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有房屋5棟,内有二個大花園,整體建築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

五層樓

五層樓(又稱海口大廈)位于海口市得勝沙路,是一座仿羅馬式建築。“五層樓”一層較高為餐廳及商場,二至五層為客房,四至五層後進為影劇院,成為集歌舞廳、高檔餐廳、客房、電影院為一體的吃住娛樂中心。

中共瓊崖一大舊址

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邱氏祖宅)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解放西路竹林裡131号,始建于民國八年(1919年),是一座典型的瓊北傳統民居。總占地面積1839.09平方米,建築面積994.26平方米。

院内有硬山頂瓦面平房兩幢,每幢分隔3眼,中為廳堂,兩側各有兩個小房;平房的前中後各有相應的庭院,東西兩側是廂房,均為土木結構;大院建築圍牆,西邊有一口井,東邊有小花園。在東廂的東側為大門,圍牆北面開一小門可進入大院,其大門楣上還鑲着“燕翼诒謀”四個正楷大字。

海關大樓

海關大樓位于得勝沙8号,始建于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大樓主樓由建築師吳景祥擔綱設計,他采用不對稱的設計,在南面設計有門廳和陽台,在北邊及西邊設立了門廊。大樓的主建築共三層,其中最高的部分可達六層。

海口鐘樓

海口鐘樓始建于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季,高五層,占地16平方米,四邊牆體用紅磚砌築,白石灰溝封。大鐘設置在第五層,四面各安裝由七塊厚2厘米的大理石構成直徑為2米的鐘面,鐘點刻在大理石上,并嵌上鉛片塗以黑色顯示。

1987年,舊鐘樓遷入海口兒童公園,依原樣在堤邊建新鐘樓。

文物價值

海口騎樓曆史文化街區的價值在于較好地保留着20世紀初期由南洋歸僑帶回海南的南洋騎樓建築風貌,其各建築立面、柱體、牆面圖案、女兒牆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旅遊價值和保護價值。海口騎樓曆史文化街區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與曆史沉澱,成為近現代海口曆史文化的縮影,彙集了海口乃至海南傳統文化藝術的精粹。

文物保護

騎樓曾經曆過兩次較大規模的保護,但因資金的原因,每次修繕都不徹底。

2009年,騎樓街區獲"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政府将騎樓街區改造項目列入海南國際旅遊島重點建設項目及海口市“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分三期進行:一期(2010~2012年)啟動範圍總面積13.37公頃,屬海口曆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範圍;二期(2012~2013年)為調結構,在一期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交通、旅遊和商業等結構系統;三期(2013~2015年)為擴縱深從核心保護區開始逐步向建設控制地帶拓展。

截至2016年,僅對水巷口10棟曆史建築進行修繕,以及中山路街街景街廓整治,博愛北路立面改造。據統計,列入保護範圍的12條騎樓街區有370多座騎樓建築,其中70%屬于危樓,存在安全隐患。

所獲榮譽

2022年1月10日,海南省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區入選為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旅遊信息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路

門票

免費

交通

乘坐海口公交3,5,6,14,15,17,18,20,23,25,26,30,37,38,39,43,61,87,k4,夜3路等公交車在鐘樓站下車即可到達。

暫停營業

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口騎樓建築曆史文化街景區發布通知,稱将于4月1日起暫停對外營業,重新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