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素

營養素

具有生理調節功能的化學成分
營養素是指食物中可給人體提供能量、構成機體和組織修複以及具有生理調節功能的化學成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不下百種,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無法自身合成、制造的約有40餘種,可概括為: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水和纖維素等7類。健康的繼續是營養,營養的繼續是生命,不論男女老幼,皆為生而食,為了延續生命現象,必須攝取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食物。
    中文名:營養素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英文名:nutrient 包括: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 功能:提供能量、構成機體和組織修複

種類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對水的需要僅次于氧氣,水是維持生命必需的物質,機體的物質代謝,生理活動均離不開水的參與。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正常成人水分大約為70%,嬰兒體重的80%左右是水,老年人身體55%是水分。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水約150毫升,母乳中絕大部分是水,母乳喂養喂水要适當調整。可以用150毫升乘上體重的公斤數得出需水量,再減去食入的奶量,就可得出應喂水的量。水來源于各種食物和飲水。

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組織、器官由細胞構成,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機體的生長、組織的修複、各種酶和激素對體内生化反應的調節、抵禦疾病的抗體的組成、維持滲透壓、傳遞遺傳信息,無一不是蛋白質在起作用。嬰幼兒生長迅速,蛋白質需要量高于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2克以上。肉、蛋、奶、豆類含豐富優質蛋白質,是每日必須提供的。注意:

1、搭配的原則如動、植物食品的搭配;多品種食物的搭配。

2、不過量提供的原則。嬰幼兒期蛋白質熱量占總熱量12%~14%為宜,過多會影響蛋白質正常功能的發揮,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内氮平衡。

3、不過少提供的原則。蛋白質提供過少明顯影響生長發育的速度,生化反應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導緻營養不良。結果不僅僅造成生長落後,還會因影響腦細胞發育,造成智力落後。

脂肪

脂肪是儲存和供給能量的主要營養素。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熱能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2倍。機體細胞膜、神經組織、激素的構成均離不開它。脂肪還起保暖隔熱;支持保護内髒、關節、各種組織;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作用。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4克脂肪,動物和植物來源的脂肪均為人體之必需,應搭配提供。每日脂肪供熱應占總熱卡的20%~25%。脂類是指一類在化學組成和結構上有很大差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即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等非極性溶劑中的物質。通常脂類可按不同組成分為五類,即單純脂、複合脂、萜類和類固醇及其衍生物、衍生脂類及結合脂類。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源的主要營養素,它廣泛存在于米、面、薯類、豆類、各種雜糧中,是人類最重要、最經濟的食物。這類食物每日提供的熱卡應占總熱卡的60%~65%。任何碳水化合物到體内經生化反應最終均分解為糖,因此亦稱之為糖類。除供能外,它還促進其他營養素的代謝,與蛋白質、脂肪結合成糖蛋白、糖脂,組成抗體、酶、激素、細胞膜、神經組織、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質。這類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需提醒家長不要過早過多的加米粉;過多給孩子食物中加糖,這會導緻肥胖,給孩子日後的健康埋下禍根。纖維素是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其作用不可忽視。

維生素

維生素對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可促進酶的活力或為輔酶之一。維生素可分兩類,一類為脂溶類維生素包括Vit.A、D、E、K,它們可在體内儲存,不需每日提供,但過量會引起中毒;另一類為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族、維生素C等,這一類占大多數,它們不在體内儲存,需每日從食物提供,由于代謝快不易中毒。另一類是脂溶性維生素,可在人的肝髒中貯存。維生素A、D、B、C、E、K、葉酸……各司其職,缺一不可,并能幫助人體對抗物質的吸收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給孩子提供新鮮蔬菜、水果、肝、蛋黃,适當吃點粗糧,多曬曬太陽,就顯得格外必要了。

礦物質

礦物質是人體主要組成物質,碳、氫、氧、氮約占人體重總量的96%,鈣、磷、鉀、鈉、氯、鎂、硫占3.95%,其他則為微量元素共41種,常為人們提到的有鐵、鋅、銅、硒、碘等。每種元素均有其重要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元素間又有密切相關的聯系,在兒童營養學研究中這部分占很大比例。礦物質雖不供能,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1、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2、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生理功能;3、組成酶的成分;4、維持滲透壓,保持酸堿平衡。礦物質缺乏與疾病相關,比如說缺鈣與佝偻病;缺鐵與貧血;缺鋅與生長發育落後;缺碘與生長遲緩、智力落後等等,均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的定義有兩種,一是從生理學角度将膳食纖維定義為哺乳動物消化系統内未被消化的植物細胞的殘存物,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抗性澱粉和木質素等;另外一種是從化學角度講膳食纖維定義為植物的非澱粉多糖加木質素。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非可溶性膳食纖維。前者包括部分半纖維素、果膠和樹膠等,後者包括纖維素、木質素等。其中蘋果膠原作為一種天然大分子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強力吸附、排除人體“輻射物(正電荷物質)”的作用,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平衡素。

食物關系

食物中某種營養素的含量高,不一定其營養價值就高,要看它的整體營養素組成及其比例才能确定其營養價值高低。盡管如此,了解一下各種營養素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助于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重點補充某種特定的營養元素。草原凋落物的分解是草原生态系統物質循環的主要環節,其中植物營養元素的釋放和累積對退化草場恢複的進程和質量有着重要意義。

營養成分

動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都較高,一般在20%左右,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要數大豆,每百克含36克。脂肪含量最高的動物性食品是豬肉,含60%左右,植物性食物是各種油料作物,其中又以芝麻含油最多,達61%。糖類含量最高的是各種谷物,其中又以稻米為最高,達77%,動物性食物中含糖類最高的是羊肝,達4%。維生素B1含量最高的食物是花生仁和豌豆,每百克分别含1.07毫克和1.02毫克。

營養蔬菜

黃色胡蘿蔔比紅色胡蘿蔔營養價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蘿蔔素外,還含有強烈抑癌作用的黃堿素,有預防癌症的功能用。科學家還發現,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顔色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同。大蔥的蔥綠部分比蔥白部分營養價值要高得多,每100克蔥白含維生素B1及維生素C的含量也不及蔥綠部分的一半。另外由于每種蔬菜所含營養素種類和數量各異,而人體的營養需要又是多方面的。

功能

動态平衡:營養素攝入後,經過消化吸收等一系列生理過程,進入血液和組織而發生代謝變化,代謝産物經呼氣、尿糞排出。促進生長的營養素不斷由代謝合成新的細胞與組織,同時原有的細胞與組織不斷分離,保持着動态平衡。包括能量平衡、營養素平衡、水鹽平衡。内環境的穩态:營養素在體内的作用除了促進生長,保持代謝平衡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調節生理功能,維持體内環境于穩态。包括神經系統調節、酶調節、激素調節。

缺乏後果

主要配料:

牛蒡: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鈣和植物纖維,其特有的牛蒡酚是一種廣效的抗癌物質;其特有的菊糖(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是一種可促進性荷爾蒙分泌的精氨酸,有助于人體筋骨發達,增強體力及壯陽。

西蘭花:富含胡蘿蔔素、維他命C、硒等,長期食用椰菜花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罹患乳癌、直腸癌及胃癌的機率。

紅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是有效的防癌物質;其葉酸有抗癌作用;胡蘿蔔有護肝明目、降壓、降脂、降血糖的功能。

香菇:香菇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D、原香菇多糖、香菇太生、雙鍊核糖核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之一。食療主治便秘、多夢、心悸、動脈硬化、調整酸體質、高血壓、小便不通暢、腫瘤等

西紅柿:中醫認為西紅柿具有涼血養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的功效;營養學研究表明:西紅柿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番茄紅素等能夠大幅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等癌症的機率。

小麥胚芽:富含維他命E、B、蛋白質、礦物質,新鮮椰子油,還有亞麻酸、亞油酸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皮膚的維他命。具有消除黑斑、雀斑、皺紋、疤痕和軟化血管的食療功能。

隐性饑餓

隐性饑餓是由營養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所導緻,而其他成分過度攝入,機體産生隐蔽性需求營養的饑餓症狀。營養元素讓人體能夠正常生長,并确保人體能夠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出現不均衡,人體表現出部分成分過剩,部分缺乏,卻體現出饑餓症狀的營養問題。隐性饑餓需要全民重視。

選擇方法

如何選擇适合自己的營養素呢?其實,選擇營養素的時候,最主要的依據是個人的情況以及需要。

因此,在補充營養素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缺乏某種營養素,最好的方法是到醫院和正規的體檢淡忘做一個簡單或者詳細的檢查都可以。

如果确實缺乏某種營養素,可以适當得多吃富含相應營養素的食物。

如果通過以上的手段還不能解決體内營養缺乏,則應在專業的營養師或者營養顧問的指導下,适當使用營養素補充劑。

選擇營養素補充劑的時候要注意:

第一:要選擇經過權威部門審批、認可的營養素補充劑。

第二:選擇物有所值的産品,不要片面追求高價格。

第三:身體需要什麼補什麼,不要盲目跟風,要選擇适合自己身體情況的營養素。

飲食禁忌

1、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炸薯條、動物肝髒等大量含磷的食物,會導緻骨質疏松。人體内鈣磷的合理比例是2∶1,如果磷的攝入量超過了鈣10倍以上,甚至鈣磷比例高達1∶10以上,飲食中過多的磷會拼命地把體内的鈣“趕”出體外,結果導緻骨質疏松症。

2、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雞尾酒,會使體内維生素B1、維生素B6和葉酸消耗掉,酗酒者普遍缺乏維生素B1。

3、有些人偏愛肉類,不吃或很少吃蔬菜和水果,久而久之,他們會患有缺鐵性貧血。因為人們飲食中所攝入的瘦肉、動物内髒、蛋黃中的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人體吸收,隻有在有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存在的情況下,轉化成二價鐵才能被人體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而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最多。如果習慣于隻吃瘦肉、動物内髒、蛋黃等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中的鐵質就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造成營養的極大浪費,出現缺鐵性貧血。

4、長期吸煙會破壞體内維生素C,生活在充滿煙霧環境中的人身體中的維生素C含量也會減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