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蛇

烏蛇

遊蛇科烏梢蛇屬
烏蛇是遊蛇科的一種無毒蛇。該蛇背側各有一條黑褐色縱紋,達體中部後漸消失。生活于平原、丘陵或低山灌叢,常見于路邊草叢和稻田中,有時也到家園附近活動。行動極為敏捷。喜在水中遊泳、捕食。食物中包括魚類、蛙類、鱗翅目幼蟲和金龜子等。卵生,每年6一7月産卵。
    中文名:烏蛇 拉丁學名: 别名:米漢、米來、烏眉、烏木、烏材、小葉烏椿、烏杆仔、烏材仔 界:動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蜥形綱 亞綱:雙孔亞綱 超目: 目:有鱗目 亞目: 科:遊蛇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烏梢蛇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烏梢蛇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生活型:常綠喬木或灌木;

株:高達16米;

枝:幼枝、冬芽、葉下面脈上、幼葉葉柄和花序均被鏽色粗伏毛;

葉:葉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稍背卷,有時帶紅色或淺棕色,中脈在上面微凸起,側脈4-6對;葉柄長5-6毫米;

花:雌花單生,花梗極短,基部有數枚小苞片;花萼4深裂,裂片卵形,兩面被粗伏毛;花冠淡黃色,4裂,外面被粗伏毛,内面無毛;退化雄蕊8;子房密被粗伏毛,4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基部有粗伏毛,柱頭2淺裂;

果: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1.2-1.8厘米,頂端有小尖頭,初被粗伏毛,成熟時黑紫色,頂端有毛,有1-4種子;宿存花萼4裂,裂片平而略開展,卵形,長約8毫米,疏被粗伏毛,近基部被毛較密;

種子:種子橢圓形或近三棱形,長約1.2厘米;

分布範圍

在中國分布較廣,國外未見報道;在雲南僅在滇東北和滇東地區有分布。烏梢蛇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江蘇、湖北、湖南、海南、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區)。烏梢蛇的種群量,分布的省(區)也較多,在上面介紹的省(區)均有分布;黑網烏梢蛇僅在雲南省有分布;黑線烏梢蛇則分布于中國的西南部,如貴州、雲南等省的貯量最多。同一産地的烏梢蛇,有時體色差異也較大,這主要與栖息環境有關。

生長繁殖

卵生。一般一條雄蛇可供10-20條雌蛇交配。性成熟的雌雄蛇一般在秋季交配,雌蛇在翌年5-8月産卵,在交配繁殖季節,每次産5-17枚。要投喂充足有營養的餌料。

生活習性

烏梢蛇廣泛生活在平原,丘陵及低山。常見于田野間,路旁雜草中、水邊或庭院附近。行動為迅速敏捷,稍有驚動迅速逃竄。他主要以蛙類為食,也捕食魚、蜥蜴等。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烏梢蛇出蟄活動後,不是急于攝食,而是繼續消耗體内尚存的脂肪和營養,忙于尋偶交配時烏梢蛇次季的首要任務。烏梢蛇對場地濕度及其環境的變化比其他蛇類更敏感,表現出強烈的喜暖厭寒、喜靜厭亂等特點,養殖時應最大限度的予以滿足。

每年出蟄後,随着氣溫的逐漸升高,其活動逐日活躍,當平均氣溫在25~32℃時活動最頻繁。尤其是在适宜氣溫的範圍内,空氣相對濕度達到65%~75%時,發現該蛇在露天場所的活動時間較長。随着氣溫的逐日下降,其活動也會明顯減少。當氣溫低于15℃時,即進入不願活動的狀态。一般說來,每年的7~9月為烏梢蛇的活動高峰期,約10月下旬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期僅6個多月。全年氣溫普遍偏低的地方,該蛇的活動期還短于此數,如黑龍江省。

外形特征

烏梢蛇,全長可達2米以上。頭扁圓;頭部和頸部分界不明顯。吻鱗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寬大于長,其與吻鱗的縫合線遠較與鼻鱗的縫合線為短。前額鱗大,兩鱗間的縫合線等于從其前緣至吻端的距離,寬大于長,外緣包至頭側。額鱗前大後小,長與鼻間鱗和前額鱗的和相等。眼上鱗寬大,長與其額鱗前緣至吻端的距離相等。鼻孔橢圓形,位于2鼻鱗中間。頰鱗1片,與第2、3片上唇鱗相接。眼前鱗2片,上緣包至頭背。眼大,眼後鱗2片。颞鱗前後列各2片,前列的狹而長。上唇鱗8片,第4、5兩片入眼;第6片最大。

前颏鱗比後颏鱗短,與前5片下唇鱗相接。後頰鱗與第1腹鱗間有小鱗1對。下唇鱗11片,第6片最大。體鱗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鱗186~205片,肛鱗2裂,尾下鱗101~128對。尾部漸細。體呈青灰褐色,各鱗片的邊緣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鱗片呈黃色或黃褐色,其外側的2行鱗片則成黑色縱線。上唇及喉部淡黃色。腹面灰白色。其後半部呈青灰色。生活于丘陵地帶及田野草叢或水邊。以蛙類、魚類為食。無毒。分布華東、華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

栖息環境

烏梢蛇多栖息在平原、低山區或丘陵,于田野、農舍中也能經常見到,春末至初秋季節常常出現在農田和農舍附近。此蛇活動敏捷,與有異常動靜,不管是敵是友,均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綽号“一溜黑”由此得名。幼蛇背面呈深綠色,有4條縱紋貫穿于全身,與成蛇明顯不同。

烏梢蛇屬狹食性蛇類,主要以食蛙類為主,其次是泥鳅和黃鳝;幼蛇食蚯蚓、小雜魚。筆者曾發現該幼蛇吞食過赤鍊蛇的幼蛇。該蛇卵生,每産6~16枚不等,最早産卵者見于每年的6月中下旬,孵化期38~45天。

種群分類

烏梢蛇在中國已知有三種,分别是烏梢蛇、黑網烏梢蛇、黑線烏梢蛇。在民間的俗名依次為黃烏梢、青烏梢、黑烏梢。這三種烏梢蛇若以入藥黨首選黑線烏梢蛇,此蛇是傳統中藥烏蛇幹的原種蛇類;若以食用為主,烏梢蛇在市場上賣價最高,行内稱之為“黃金條”;其次是黑網烏梢蛇;黑線烏梢蛇排在最後,因其骨質較僵硬,不便裝袋運輸,遠途裝運活蛇至目的地的死亡率較高;再者此蛇既不耐寒也不抗熱,是蛇類中的“嬌嬌蛇”,異地引種時要格外注意。

繁殖飼養

在該蛇的活動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養蛇場(戶)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和不同季節飼料來源的實際情況,即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以最大的可能滿足其營養所需;又要考慮到降低飼料成本的原則,盡量結合該蛇的食欲狀況,合理選擇,搭配飼料。每次的投喂量應依據該蛇的年齡﹑性别﹑個體體制狀況﹑氣候條件及兩次投喂的間隔時間長短來靈活掌握,以稍有剩餘為度。

如成蛇在産卵前的10~15天或産卵後食欲均比較旺盛,應适當增加投喂次數和投喂量;在臨近冬眠或出蟄後的10~15天内,該蛇基本上進食欲望,可減少投喂次數和投喂量。投喂地點應固定。最佳的投喂時間宜選在上午8:00~10:00,還可以根據具體的季節和投喂當天的氣候适時調整。總之,群蛇出動時要及時投喂,隻有在确保該蛇吃飽﹑吃好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滿意的飼養效果。

經濟價值

烏梢蛇是一種經濟價值很好的動物,它的肉、膽、蛇蛻都可以賣錢,其肉也可以食用,營養價值高于雞、鴨、牛肉。目前,在香港每年大約銷售70萬條。另外,其皮質保薄而韌,是制音調高昂激揚的胡琴琴膜的優質材料,目前國内市場蛇幹市銷售每公斤50元以上,蛇膽每公斤1000元以上。

上一篇:蛤蚧酒

下一篇:徒步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