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

灌湯包

漢族特色小吃
灌湯包子是一種漢族特色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産地開封。[1]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面皮次次之。灌湯包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東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樓,制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号稱東京第一。遠近聞名,吸引了大批開封市民和中外遊客,多以品嘗此名食為樂事。
    中文名:灌湯包 外文名:Soup dumplings 分類:中式包點 口味: 主要原料:面粉,肉皮凍 防腐劑:否 英文名:Soup dumplings 主要食材:面粉,肉皮凍 特點:皮薄如紙,吹彈即破

包子簡介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第一樓”先後發展了系列産品“小籠包子宴”和“速冷包子”。“小籠包子宴”又稱“什錦包子宴”,依餡料不同分為雞丁、筍丁、韭菜頭、魚仁、蝦仁、山楂、三鮮、南荠、麻辣湯和灌湯十大風味。“速冷包子”先後投放本市及鄭州、洛陽、杭州、北京等市廠,受到歡迎。

1990年代後期,随者第一樓集團公司的成立和規模的日益擴大,各地要求聯營或設店經營灌湯小籠包子的客商越來越多,至1996年底,已在外地設連鎖店20餘家。1989年以來,“第一樓”小籠包子先後獲得商業部優質産品金鼎獎和中國烹饪協會認定的“中華名小吃”等榮譽。

關于灌湯包子的形成,有一個非常感人的傳說。相傳600多年前,也就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揭稈而起攻打天下。1356年朱元璋率領起義軍打到浙江中部的金華城下,由于守城元兵早有防備,把城牆加高了七尺,另外還給城門加上了萬斤閘。起義軍攻打了九天九夜,還是破不了城,隻得在城外江邊安營。朱元璋和他的回回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十分焦急,白天夜裡商議破城之法。一天深夜,常大将軍難以成眠,在帳外來回踱步,思忖着破城計策。忽然,他發現城門悄悄地開了,萬斤閘慢慢地升起,隻見元兵押着一批民夫偷偷到江邊挑水。

常遇春連忙喚醒胡大海和起義士兵,沖向城門。常大将軍用肩膀頂住萬斤閘,高喊到:“弟兄們,沖進城去啊!”頃刻間,起義軍似千軍萬馬,以排山倒海之勢,一批接一批向城裡沖去。常遇春肩頂萬斤閘,時間長了,肚子餓得慌。這時,恰好營裡送來包子、菜湯等點心,常遇春就叫胡大海抽身給他喂包子和菜湯。常遇春真是餓慌了,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一面仍不停地催促:“湯,包子,湯,包子……”胡大海看着肩負萬斤閘,汗流夾背的戰友,喂着喂着頓生一計,令一士兵先将菜湯灌進包子,再把包子喂到戰友嘴裡。

常遇春吃着,覺得喉嚨濕潤了,力量倍增。直到士兵們都沖進了城裡,他才放下萬斤閘。後來,常遇春問胡大海:“你那天給我喂的什麼好吃的,使我力量倍增?”胡大海笑着說:“就是你叫的‘湯包’呀!”常遇春也笑着說:“如果沒有你的湯包,我早就被萬斤閘壓趴下了。”後來,這個動人的傳說傳開了,人們也就借着這個傳說做出了灌湯包,并迅速流傳開來。

發展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第一樓”先後發展了系列産品“小籠包子宴”和“速冷包子”。“小籠包子宴”又稱“什錦包子宴”,依餡料不同分為雞丁、筍丁、韭菜頭、魚仁、蝦仁、山楂、三鮮、南荠、麻辣湯和灌湯十大風味。“速冷包子”先後投放本市及鄭州、洛陽、杭州、北京等市場,受到歡迎。

1990年代後期,随着第一樓集團公司的成立和規模的日益擴大,各地要求聯營或設店經營灌湯小籠包子的客商越來越多,至1996年底,已在外地設連鎖店20餘家。1989年以來,“第一樓”小籠包子先後獲得商業部優質産品金鼎獎和中國烹饪協會認定的“中華名小吃”等榮譽。

傳說

關于灌湯包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600多年前,元末明初,朱元璋起義攻打天下。1356年朱元璋率領起義軍打到浙江的金華城下,由于守城元兵早有防備,把城牆加高了七尺,另外還給城門加上了萬斤閘。起義軍攻打了九天九夜,還是破不了城,隻得在城外安營。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十分焦急,白天夜裡商議破城之法。一天深夜,常大将軍夜不成眠,在帳外踱步想着破城計策。忽然,他發現城門開了,萬斤閘慢慢地升起,隻見元兵押着一批民夫到江邊偷偷地到江邊挑水。

常遇春連忙喚醒胡大海和起義士兵,沖向城門。常大将軍用肩膀頂住萬斤閘,高喊到:“弟兄們,沖進城去啊!”頃刻間,起義軍似千軍萬馬,以排山倒海之勢,一批接一批向城裡沖去。常遇春肩頂萬斤閘,時間長了,肚子餓得慌。

這時,恰好營裡送來包子、菜湯等點心,常遇春就叫胡大海抽身給他喂包子、菜湯。常遇春真是餓慌了,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一面不停地催促:“湯,包子,湯,包子……”胡大海看着肩負萬斤閘,汗流浃背的戰友,喂着喂着頓生一計,令一士兵先将菜湯灌進包子,再把包子喂到戰友嘴裡。常遇春吃着,覺得喉嚨濕潤了,力量倍增。直到士兵們都沖進了城裡,他放下萬斤閘。後來,常遇春問胡大海:“你那天給我喂的什麼好吃的,使我力量倍增?”胡大海笑着說:“就是你叫的‘湯包’呀!”常遇春也笑着說:“如果沒有你的湯包,我早就被萬斤閘壓趴下了。”後來,人們也就借着這個傳說做出了灌湯包。

做法

灌湯包做法

主料:面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蟹肉160克、蟹黃、醬油各40克、豬油100克。

輔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姜末各5克、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制作

1、将面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

2、豬肉剁成肉茸,蟹内剁碎,鍋内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姜末煸出蟹油,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

3、将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擀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灌湯包做法二

水晶灌湯包

原料:新鮮豬皮500克,冬瓜600克,魚糁150克,火腿30克,黃瓜皮30克,雞蛋皮1張,生姜25克,大蔥50克,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雞精、幹濕澱粉、香油、鮮湯各适量,蔥葉、紅櫻桃各少許。

制法

1、豬皮洗淨,放入高壓鍋中,摻入鮮湯,加入生姜、大蔥、精鹽、胡椒粉、料酒、雞精,加蓋,上火壓至豬皮化成汁後,待冷卻開蓋,打去料渣,将湯汁倒入方形盤中,晾涼後再入冰箱中冷藏,即成皮凍,然後将其修切成直徑為2厘米的圓球,共12個。

2、冬瓜去皮,切成15厘米見方的大塊,再片成大薄片,共12片,放入鹽開水中浸泡約10分鐘;火腿、黃瓜皮、蛋皮均切細絲;蔥葉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撕成細絲;紅櫻桃剁成細末。

3、将修切成圓球的皮凍先滾上一層幹澱粉,再裹上一層魚糁,然後均勻地沾上火腿絲、黃瓜皮絲、蛋皮絲,将其包入浸泡過的冬瓜片中,再用蔥葉絲捆紮成石榴包,并在上面點綴上櫻桃末,即成水晶灌湯包生坯,入籠用旺火蒸約5分鐘,取出擺入盤中。

4、淨鍋上火,摻入少許鮮湯燒沸,調入精鹽、胡椒粉、味精,用濕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起鍋澆在盤中水晶灌湯包上即成。

灌湯包做法三

豬後腿精肉,豬肚皮上的大片肉皮,母蟹高筋面婁,食鹽、飽和堿水、豬皮、制淨後,加入料酒,老抽、蔥姜、煮制成皮湯,冷切後,凍五個小時,成皮凍取出切碎。加入拌好的精肉末,加入蟹黃,蟹肉拌入适量的鹽、雞粉待用。高筋粉一斤,加入食鹽适量,要感到口感有點鹹。

飽和堿水一勺,加入冷水和成面團,放醒發兩個小時。下坯子,可心擀皮,包制成形即可上籠,這種湯包雖然個大,但是一個是湯多,傳熱快,别外也說明不能蒸過了。湯太過了,變成水蒸氣,體積變大,也會使湯包開裂,旺火足氣六分鐘足夠。但是這種做法必須有維揚包點的包子手法作基礎。不然的話,很容易出現湯破的情況。

灌湯包子汁多味美的三大特色制作而成,使其既有時尚特色又有傳統精粹,色白如玉、湯汁豐富、口味極其鮮香、妙不可言,深得廣大顧客的贊譽。

灌湯包做法四

1.準備好所需食材:梅花肉、豬皮凍、蝦仁、蔥、姜、料酒和醬油

2.豬肉切成小肉丁

3.将蔥花、姜末放到肉丁上一起剁

4.剁至肉較碎時放兩大勺醬油、兩大勺料酒和半碗水

5.剁成有彈性的肉糜,肉泥體積也增大

6.蝦去蝦線剁成蝦泥

7.将肉糜與蝦泥放一起

8.攪拌均勻備用

9.豬皮凍切碎

10.将豬皮凍與肉糜放一起

11.按自己口味加鹽攪拌均勻

12.取适量幹面粉,用開水邊倒邊攪和,目測盆中的一半面已經燙過即可

13.将燙過的面與剩餘的幹面粉揉成面團靜置30分鐘

14.取适當大小的面團擀成包子皮後放入适量肉餡

15.包好的包子生坯

16.鍋中入水,将包子擺好,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繼續蒸10分鐘

17.包子成品,咬一口的包子裡面全是湯

烹饪技巧

1、将蔥花、姜末、醬油和料酒都放到肉餡裡一起剁可以使肉餡更好的入味,此方法隻适合自己在家剁肉餡哦;

2、包子的皮要盡量的薄,這樣能讓包子裡的湯浸一下包子皮,包子皮也有香味兒;

3、多放一些豬皮凍,皮凍包的越多湯也就越多。

包子特色

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面皮次次之。湯如詩歌,肉餡是為散文,面皮為小說。因為小說是什麼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點,詩歌便就是文中精華了。故此,吃罷灌湯包子,率先記住了湯之鮮,肉餡是近乎于湯進入味覺感觀的,面皮除去嚼感,幾乎可以忽略。

灌湯包是一種什麼産的食品呢?顧名思義,它就是一種包子,但裡面卻是有湯的。這又是何故?其實隻是一層窗戶紙,不捅不破。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用某種工具把湯灌進包子裡去的,不然,這湯本已在餡裡面,隻不過是在包之前把肉凍放在餡中,包好以後經籠屜上火一蒸,肉凍化開而不漏。灌湯包講究湯不能漏,包子又要不粘籠屜,這全看大師傅的手藝了。

包子吃法

地道的灌湯包為清真食品,一般為牛、羊肉餡。京城的灌湯包雖然仍為賈家所開,但也許為了适合更多人的口味,又增加了三鮮餡、素餡等品種,味道自然不及牛、羊肉來的地道。包子上來以後,要蘸着佐料吃。佐料為店裡特别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另備小盤糖蒜與香菜(北京店則未見準備)。

包子熱騰騰的,但千萬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吃,萬一您一不留神,一口下去,包子裡的熱油湯不是燙着了您的嫩舌頭,就是濺您個滿臉花。不必不好意思,灌湯包吃的就是這口,樂在其中,若不身臨其境,難解個中三味。臨了,您千萬别忘了要一碗香甜爽口的八寶粥。

吃灌湯包子,看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灌湯包子皮薄,潔白如景德鎮細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绉褶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擡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這個惟美主義的賞析過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餡,底層有鮮湯。惟要記住,吃灌湯包子注意抄底,橫中一吃,未及将湯汁吸納,其湯就順着筷子流至手上,擡腕吸之,湯沿臂而流,可及背心。吃灌湯包子燙着背心,在理論上是存在的。所以,吃灌湯包子必須全神貫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顧。

各方包子

開封灌湯包子

開封有兩大名吃,鯉魚焙面和灌湯包子,皆為皇家經典美食。或許是東道主未知身邊坐有一民間美食家,居然沒有上鯉魚焙面,給我留有印象的是蟹黃魚丸與灌湯包子。

灌湯包子,就是包子裡面有湯。應該說,我是先認識武漢的四季美湯包而後結識灌湯包子的,去開封以前,我尚不知有灌湯包子一說。席間擺談,知為灌湯包子是皇家食品,估計灌湯包子還是在前,四季美湯包在後。皆因四季美湯包落腳大武漢,享譽武漢三鎮,商業大埠,南北東西交通樞紐,占了一個好地盤。

湯如詩歌,肉餡是為散文,面皮為小說。因為小說是什麼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點,詩歌便就是文中精華了。故此,吃罷灌湯包子,率先記住了湯之鮮,肉餡是近乎于湯進入味覺感觀的,面皮除去嚼感,幾乎可以忽略。此便是南人吃北國之體驗,未知北人是否列面為第一位。

賈三灌湯包子

賈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差不多都是經商理财、運營資本的天才;同時,西安的回民有着悠久的吃苦敬業、愛國愛教的傳統。賈三依靠着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祖祖輩輩傳下的敬業精神,曆經三年初創,五年立基,十年的潛心發現,二十年的不斷出新,創制出了“灌湯”形式的、以“賈三”冠名的系列美食。“賈三灌湯包子”的價值和意義,不隻是拘囿于為西安食苑填空補缺的層面,他的“灌湯包子”蘊籍着許許多多令人思考的東西。

傳統的小吃多大以“頂盤挑架”“沿街呼号”形式買賣,進一步發展也就出現了“明鍋亮竈”“前店後家”的店鋪和街市格局,而賈三灌湯包子是以“集團化”的營銷思路進入市場的。賈三名下有自己的專業研究隊伍、營銷策劃隊伍和産業開發隊伍。

可以說,賈三以“灌湯包子”響名享譽,同時,賦予“灌湯包子”無限的價值和意義。賈三本着中國文化“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傳統理論,用小小湯包做出了無限大的事業。賈三是西安小吃苑的一朵奇葩,夠得上貨真價實,也夠得上獨道獨行;他在展示西安小吃區域特色的同時,更多展示了西安穆斯林飲食文化的特色。香美,鮮鹹适中。

天津灌湯包

融合天津狗不理包子水打陷、半發面和開封灌湯包汁多味美的三大特色制作而成,使其既有時尚特色又有傳統精神,色白如玉、湯汁豐富、口味及其鮮美。

上一篇:砂鍋豆腐

下一篇:香辣肉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