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毛鼻袋熊

澳洲毛鼻袋熊

袋熊科毛鼻袋熊屬動物
澳洲毛鼻袋熊(學名:Lasiorhinus krefftii)體長:102-107厘米,體重:30-32.5公斤,又名昆士蘭毛吻袋熊,是一種袋熊。現隻分布于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埃平森林國家公園的3平方公裡範圍内。澳洲毛鼻袋熊是南澳大利亞州的州獸。毛鼻袋熊在1970年8月27日被南澳大利亞州政府确定為該州象征性動物。[1]
  • 中文名:
  • 拉丁學名:
  • 别名: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
  • 綱:哺乳動物綱
  • 亞綱:
  • 目:有袋目
  • 亞目:
  • 科:袋熊科
  • 亞科:
  • 族:毛鼻袋熊族
  • 屬: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中文學名:澳洲毛鼻袋熊

形态特征

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體重約25-28公斤,體長95-105厘米,尾長可達5.5厘米,因而形成某矮胖的體型,四肢粗短,前肢的趾頭長,趾甲堅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築巢,頭有咖啡色毛茸被覆,體毛長,呈絹毛狀,外耳長,其尖有白色長毛。

生長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Queensland)東部地區約15.5平方公裡的森林地上,根據2001年的調查,該地僅有100個的巢,約70-80隻的毛鼻袋在使用,數量甚為稀少。

毛鼻袋熊的分布區有些地方與袋熊(袋熊産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重疊,但毛鼻袋熊體型比袋熊小(袋熊體長70-120厘米,體重15-35公斤)。它的毛也比袋熊柔軟、光亮、細膩。

生活習性

挖掘深而長的洞(有時達30米長)居住,洞末端鋪上草。白天在洞中休息,夜間出來吃草及其它植被。在山區或岩石地區的毛鼻袋熊挖的洞較淺,有時它們也在岩縫間作窩。

多栖息于山丘斜坡,水豐的山崖及岩石問,以前腳掘洞,後腳撥土築巢,其巢多有一個小孩大小.夜行性,但偶爾也曾在白天覓食,食物主要為地下莖及草根,青草及樹皮有時亦可當做食物。

生性膽小、謹慎,但在走投無路時也會擺出威吓的架勢,踢敵害并發出嘶嘶的威吓聲。當地面食物短缺時,它們也會象海狸那樣咬倒樹木吃樹葉;還能象大熊貓那樣用前爪握住樹杆、吃杆上的葉子。它獨居生活,隻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到一起,但交配後不久,雌獸就把雄獸趕跑。

毛鼻袋熊的幼仔通常在比較濕潤的季節,也就是11月一次年4月出生。幼仔要在育兒袋中待上将近一年。一年以後,毛鼻袋熊的幼仔才能長大,真正獨立生活。

上一篇:狗澆尿

下一篇:雲霧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