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

漢語漢字
澤(拼音:zé,sh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1]最早見于金文。本義是指水或水草積聚的低窪的地方,後引申指土壤中的水分,又引申指雨露,因雨水能滋養萬物,由此引申出恩澤,恩惠,也可特指俸祿。
  • 中文名:澤
  • 拼音:zé;shì
  • 繁體:澤
  • 部首:氵
  • 五筆:icfh|icgh
  • 倉颉:eeq
  • 鄭碼:vxbi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入聲十一陌
  • 注音:ㄗㄜˊ;ㄕˋ
  • 總筆畫:8
  • 四角号碼:37154
  • 統一碼:基本區U 6CFD
  • 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字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水,睪聲。由“水”和“?”構成。“?”字表示條件變好了,整個字的意思是幹旱的地區有了水。戰國時“澤”字左右部分互換,右邊上半部分規範為“目”,秦時訛變為“四”。澤所從聲符“睪”,據草書簡化作“?”。凡所從者依例簡化。但“睪”獨立使用時不簡。《說文》:“澤,光潤也。”《周禮·考工記弓人》:“瘠牛之角無澤。”鄭玄注:“少潤氣。”引申為潤澤、恩惠等義。又《釋名.釋地》:“下而有水日澤。”《風俗通山澤》:“水草交厝,名之為澤。”指水的彙聚處及水草叢雜之地。又用作古州名、地名。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名詞

水聚彙處。

水草叢雜之地。

雨露。

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

化妝用的脂膏。

恩德,恩惠。

俸祿;祿位。

影響。

汗衣,内衣。後作“襗”。

宮名,周代習射選士之處。

指澤蘭。

(Zé)姓。

動詞

濕潤;滋潤。

指施恩德。

搓揉;摩挲。

指洗滌。

通“擇”,選擇。

形容詞

光亮;潤澤。

shì

動詞

通“舍”。

形容詞

通“釋”,松散,解散。

名詞

通“醳”,酒。

通“怿”,樂。

duó

名詞

格澤,星名。

通“萚”,草木脫落的皮、葉。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光潤也。從水睪聲。丈伯切

說文解字注

光潤也。

又水艸交厝曰澤。又借為釋字。

從水。?聲。

丈伯切。古音?五部。

康熙字典

《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周語》:澤水之鐘也。《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為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

又光潤也。《禮·少儀》:澤劒首。

又雨澤。《易·夬卦》:澤上于天。

又德澤。《書·畢命》:澤潤生民。

又洗濯曰澤。《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

又亵衣曰澤。《詩·秦風》:與子同澤。箋:袴也。

又香澤。梁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

又澤宮。《禮·射儀》: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

又州名。《韻會》:秦上黨郡,隋為澤州。

又《集韻》《正韻》?施隻切,音适。與釋同。《詩·周頌》:其耕澤澤。疏:釋釋然土皆解散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铎。格澤,星名,音鶴铎。《史記·天官書》:格澤,星如炎火之狀。

又《集韻》夷益切,音繹。與醳同。《禮·郊特牲》:舊澤之酒。注:澤,讀為醳。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調

四呼

韻攝

上古音系

廣韻

瑒伯

陌二開

二等

入聲

開口

中原音韻

皆來開

皆來

入聲作平聲

開口呼

洪武正韻

達各

六藥

入聲

直格

七陌

入聲

施隻

七陌

入聲

分韻撮要

第三十二彭棒硬額

陽入

上一篇:

下一篇:送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