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

折柳

文化傳統習俗
折柳,古人離别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别懷遠”之意。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别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1]
  • 中文名:折柳
  • 含義:惜别懷遠
  • 出處:《折楊柳歌辭》
  • 風俗: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

唐朝-折柳

跋山涉水輕别離,天涯芳草亦萋迷。隻因登程常折柳,橋畔岸邊皆秃枝。

古人離别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隋末無名氏《别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此為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詩。唐王之渙《送别》雲:『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别多。』韓翃《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敦煌出土唐代民間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最初因相思而詠柳,後來送别時折柳以示相思。王翰《涼州詞之二》:『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折楊柳〉者,乃胡笳與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楊柳,當與離人相思有關。

詞源

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後人用折柳隐晦離愁之情,也有暗示思鄉之情的。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王之渙)

這其中的楊柳是代指兩種事物。一種就是真正的塞外楊柳樹,還有一種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邊關将士思鄉的心态。

折柳緣由

分别時為什麼要折柳相送呢?

常見的解釋是,“柳”諧“留”音,贈柳表示留念,一為不忍分别,二為永不忘懷。但是,這種解釋我們感到很單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習俗,恐怕不是一個“諧音”就能解釋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探求這其中的緣由。如清朝褚人獲在《堅瓠廣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随處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為之祝願耳。”這種解釋是很合理的。柳樹和其他樹木相比,其特點是“随地可活”,這正可以拿來祝願遠别的人,到了異地後,随遇而安,能夠很快地融入當地的人群中,一切順遂。這一說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有人認為,這還不是“折柳送别”這種文化習俗的最初緣由。最早的淵源應該是《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幾句。理由有三:一是這詩句來自《詩經》,而且是名句,讀書人人人熟悉;二是“楊柳依依”表達了戰士出征前懷家戀土的離情别緒,為後來的的送别詩奠定了文化基調;三是《詩經》作為五經之一,其深廣的文化傳承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古人作詩講究“無一字無來處”,當然來自經典。

總之,“折柳送别”應該有“諧音感懷”、“哲理啟迪”、“文化傳承”這樣三個緣由。

寓意

“折柳”一詞寓含“惜别懷遠”之意:

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别”之意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于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别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别、戀戀不舍的心意。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傷别”就說明了這樣一個風俗: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十裡長堤,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贈别親人。白居易《青門柳》“為近都門多送别,長條折盡減春風。”魚玄機《折楊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盡春風楊柳煙。”“折柳贈别”蘊含着一種對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願,也喻意親人離别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随處可活。

人們離别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折柳”一詞也寓含“懷遠”之意。張九齡“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文化内涵

“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時要折柳相送,這是當時一種很流行的民間習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為一種時尚。

張籍《薊北旅思》:“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周邦彥《蘭陵王》:“柳蔭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從“折盡向南枝”和“柔條過千尺”這樣的詞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習俗、時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别的地點多在長亭、橋頭或大堤,如周邦彥詞中提到的“隋堤”,還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橋)即是。送别時不僅折柳相送,餞行飲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時還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現成的,幾乎當時有點文化的人都可随口唱出;詩人們當然更要吟詩賦詞以相贈。在古代詩詞中,我們可以讀到許多與“折柳送别”這種文化習俗相關的作品,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觀。如: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2002年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出的就是這首詩。)

李白《憶秦娥》:“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觞。”

鄭谷《淮上與友人别》:“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楊花”就是柳絮。蘇轼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詩詞中不僅寫“折柳送别”這種行動,而且,凡是與柳相關的詞語都要拿來抒發分别時的離愁别恨,朋友間的厚意深情。如“柳絲”、“柳枝”、“柳陰”、“柳色”、“煙柳”“柳綿”(又可說成是“柳花”、“楊花”、“柳絮”)、“楊柳”、“折楊柳”、“楊柳春”、“楊柳依依”等等。

“折柳”詩詞中,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禮部屬官李之問,愛上了都城名妓聶勝瓊。李将回原籍時,聶勝瓊為之送别,飲于蓮花樓,唱了一首詞,末一句是:“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随君去。”為這,李之問又留下來住了一個多月。後來因為妻子催促太緊,李不得不怅然離去。不到十天,聶勝瓊寫了一首《鹧鸪天》,寄給李之問。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裡,回家後被妻子發現。李隻得以實相告。李夫人讀了《鹧鸪天》,見其語句清健,非常高興。不但沒有阻止李聶的這段情緣,反而拿出私房錢讓李之問去都城迎娶聶勝瓊。

聶勝瓊《鹧鸪天》: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後,别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折柳”之樂曲

“折柳送别”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聯系在一起,來表達依依惜别的深情。與之相關的樂曲有這樣三首:

一是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有一首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李白《塞下曲》:“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還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聞笛》,這兩首詩中所言“聞折柳”,都應該是《折楊柳枝》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稱《陽關三疊》。其實原來并不是一首歌曲,隻是王維寫的一首詩《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由樂人譜入樂府,當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反複重疊歌唱,所以稱為《陽關三疊》。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楊柳枝詞》。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題詠柳,以表達離别之意。劉禹錫就有《楊柳枝詞》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别離。”據學者王先謙解釋,“楊柳”是柳的一種,垂楊即垂柳。如李商隐《隋宮》:“于今腐草無瑩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這句中的“垂楊”指的就是隋堤柳。(在古詩詞中,似乎是柳寓生離,楊寓死别,應該是有明确分工的。如白居易《贈盧子蒙》:“聞道鹹陽墳上樹,已抽三丈白楊枝”。聊備一說。)

當代應用

2022年2月20日晚間,北京2022冬奧會閉幕式在鳥巢歡樂舉行。在文藝演出環節,折柳送别的環節令觀衆們感歎:太浪漫了吧。在悠揚的《送别》的音樂中,舞蹈演員化身柳枝,其他演員手捧柳枝上場。

上一篇:新理性主義

下一篇:NBA全明星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