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馬

渤海馬

馬科馬屬動物
渤海馬是從1953年以來引進蘇高血、蘇純血、奧爾羅夫等輕型和乘挽兼用型父本,對本地土種馬經過20多年的雜交改良而成的挽乘兼用型馬種。主要分布于壽光北部。壽光渤海馬分乘挽兼用和挽乘兼用兩個品系,既具有輕型馬的氣質和靈活性,又具有重挽馬的溫馴和穩重。因此,渤海馬有大而不笨,結構勻稱,緊湊結實的兼用型特點。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哺乳綱(Mammalia) 亞綱:真獸亞綱(Eutheria) 目:奇蹄目(Perissodactyla) 亞目:馬型亞目(Hippomorpha) 科:馬科(Equidae) 亞科:馬亞科 族: 屬:馬屬(Equidae) 亞屬: 種:渤海馬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渤海馬

物種學史

産區西部各縣有悠久的養馬曆史,農民富有養馬經驗,是山東省商品馬、驢和騾的繁殖基地之一。從考古資料看,當地養馬至少有2700多年的曆史。在中心産區的廣饒縣城南約15km的舊臨淄城區,發掘出的東周殉馬坑,一次殉葬600多匹馬,說明當時養馬業就已很發達。從這些遺骨分析,古代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該地區所飼養的馬匹,是屬于蒙古馬類型的地方品種。據1952年局部調查,當地馬的體高約為127cm,因體格較小、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适應20世紀50年代當地農村和國營農場農耕、運輸的需要,遂于1952年開始引入外來良種公馬,對當地馬進行雜交改良,其形成曆經三個改良育種階段。n

第一階段

引入輕型的蘇純血馬和蘇高血馬改良地方馬。1952年,山東省農林廳從河北省察北牧場調入10匹蘇純血公馬和蘇高血公馬,當年在廣饒、壽光、無棣、濰縣、慶雲五縣,各建一處馬匹人工授精站,利用人工授精方法改良本地馬。雖雜交後代個體增大(體高增加10cm左右),但表現出頭小、頸長薄、體狹、四肢細長、挽力不足和持久力差的缺點。n

第二階段

建立良種繁育體系,利用輕、重良種公馬,以複雜雜交方式,進行輪交。1956—1958年引入蘇高血馬母馬6匹、公馬4匹,撥給廣北農場進行純種繁殖;引入頓河馬母馬10匹、公馬8匹,先後由齊河畜牧場和支脈溝牧場繁殖。1959-1960年引入阿爾登馬母馬17匹、公馬2匹和蘇維埃重挽馬母馬13匹、公馬3匹,分别撥給廣北農場和昌邑種馬場進行純種繁育并與輕型雜種馬雜交;廣饒畜牧場引進奧爾洛夫種公馬與本地馬和輕型雜種馬雜交。1962年時産區15個縣共擁有蘇高血馬、阿爾登馬和蘇維埃重挽馬等品種公馬104匹。n

在雜交改良方式上,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采用先輕後重二代、先重後輕二代等多種雜交組合,根據雜交組合的改良效果,公認以先輕後重雜交改良當地馬的方式,是獲得體高為145cm左右乘挽兼用馬的理想方式。n

渤海馬的正式育種工作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廣饒縣境内的國營廣北農場和原五一農場為基地開始的。1963年廣北農場和原山東農學院在該場已進行多年改良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出渤挽馬的育種計劃,并付諸實施,當年利用含有貝爾修倫馬血液的雜交公馬與輕雜和蘇雜母馬雜交。1963年原五一農場也提出了類似的育種設想。此後,渤海農墾局為所轄各農場制定了渤海輕挽馬育種計劃,從而形成了在産區以國營農場為基地,帶動各縣全面開展群衆性的馬匹改良育種工作,每年改良馬匹多達5000匹以上。n

第三階段

明确育種目标,開展橫交固定。1974年山東省組成馬匹改良效果調查組,根據對廣北農場、五一農場等4個農場及12個縣的馬匹改良調查結果,制定出培育挽乘兼用渤海馬育種方案,次年建立山東馬匹育種協作組,組織産區各縣和農牧場協作,聯合育種。方案規定,經過輕重混血,達到育種指标的馬匹及時轉入橫交,并選擇一批理想型雜種公馬作為主力公馬,以擴大利用。曆經八年的橫交繁育,進一步鞏固了改良效果。

1983年山東省馬匹育種協作組進行首批良種登記,共登記合格馬匹3257匹;同年11月國家有關部門和全國七省市有關專家學者在濟南軍區軍馬場(現濟南軍區生産基地)召開渤海馬鑒定會,參觀了廣饒縣六戶公社渤海馬育種基地,經國家馬匹育種委員會鑒定通過,正式命名為渤海馬。n

1985年以後由于農業生産責任制的進一步落實,馬屬動物的所有權由集體飼養轉為個人飼養,渤海馬發展迅速,數量一度有所增加。1996年以後由于産區機械化程度普遍提高,交通運輸條件迅速改善,渤海馬數量逐年大幅減少。

形态特征

渤海馬體質結實,結構勻稱,性情溫馴,富靈活性。頭中等大、清秀,呈直頭。眼大有神,耳立。頸長中等,頸肩結合良好。甲明顯,中等高。胸寬而深,肋拱圓,背腰平直。尻部發育良好,多正尻,偏重型馬略複尻,寬長而稍斜。四肢幹燥粗壯,關節明顯,肢勢良好,蹄質堅實。尾毛長且濃密。毛色以骝毛、栗毛為主,黑毛、青毛等較少,額部多有小星。渤海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管圍分别為:149.7±4.5厘米,154.5±5.2厘米,179.5±7.9厘米,20.7±1.7厘米,成年母馬分别為:143.8±4.5厘米,149.7±5.3厘米,169.3±7.6厘米,19.1±1.1厘米。

栖息環境

渤海馬主要産于山東省東北部的惠民、昌濰、煙台三地區和濰坊市沿渤海各縣,以廣饒、壽光和墾利三縣為中心産區。在産區的西部各縣,如無棣、沾化、墾利、廣饒、壽光、昌邑及廣北農場、墾利馬場等農牧馬場,位于渤海灣南岸和萊州灣的西南岸。由于黃河在此多次變遷入海,而形成大面積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5~10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1.7~12.9℃,無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産區農業發達,盛産小麥、玉米、大豆、谷子、花生、棉花等各種作物,農副産品豐富。

農民有種植苜蓿的習慣。近海處有4百多萬畝的濱海草場和鹽堿地,生長蘆葦、羽茅等多種天然牧草,适于牧馬。産區東部沿膠東半島的掖縣、黃縣、蓬萊、文登、榮城、萊陽各縣及掖縣土山牧場,地處膠東丘陵地區,近海處也有小塊平原,氣候溫暖,雨量較西部稍多。農業、林木、果樹及捕撈、編織等業均很發達,農民經濟收入較高,運輸任務較重,馬匹是産區農耕和運輸的主要動力之一。

生活習性

渤海馬适應性較好,耐粗飼、抗病性強,主要以舍飼和拴系放牧為主。飼養管理中粗料以青草和谷草幹草為主;精料包括玉米、麸皮、豆餅、高粱等,日喂量2〜3kg。除白天飼喂外,夜間進行補飼。

分布範圍

渤海馬主要産于山東省東北部的惠民、昌濰、煙台三地區和濰坊市沿渤海各縣,以廣饒、壽光和墾利三縣為中心産區

繁殖方式

渤海馬比較早熟,性成熟年齡1〜1.5歲。公馬3歲開始參加配種,一般可繁殖利用6年。母馬一般飼養條件下2歲開始配種,良好的飼養條件下1.5歲開始配種。發情季節多集中在4〜8月份,發情周期21天,持續期7〜8天,産後5〜12天第一次發情;妊娠期330天,一年産一胎或三年産二胎,年平均受胎率55%,終生産駒8〜10匹。采用人工授精時母馬受胎率為70%,每匹公馬配種母馬為20匹左右。幼駒初生重公駒51.3kg,母駒53kg;幼駒斷奶重公駒150kg,母駒120kg。

種群現狀

2006年末主産區東營市共存欄渤海馬112匹,其中公馬15匹、母馬97匹。山東省全省渤海馬總數不足500匹,已處于瀕危狀态。

渤海馬生長發育快、繁育性能好、遺傳性能較穩定,曾是濟南軍區軍馬場培育軍馬的主要品種。n

今後應加強渤海馬的綜合利用,一是逐步恢複建立渤海馬良種繁育場,做好渤海馬的保種工作;n

二是加強渤海溫血馬的培育工作,實現由傳統馬業向現代馬業轉變中馬種的适應性轉變;n

三是建立馬保護、開發、利用的完善産業體系。

上一篇:大蓑蛾

下一篇:野狗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