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鑽豆腐

泥鳅鑽豆腐

傳統風味名菜
泥鳅鑽豆腐又名貂蟬豆腐。是一道來自民間的傳統風味名菜,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許多地方都有制作,但以河南周口地區民間制作尤為出名。貂蟬豆腐用泥鳅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鳅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鑽入冷豆腐中,結果還是逃脫不了烹煮的命運。好似王允獻貂蟬,巧使美人計一樣。此菜豆腐潔白,味道鮮美帶辣,湯汁膩香。民間小吃中還有種貂蟬湯圓。傳說王允請人在普通的豆腐中加了生姜和花椒。董卓吃了這種潔白誘人、麻辣爽口、醇香宜人的豆腐後,頭腦發脹,大汗淋漓,不覺自醉,被呂布乘隙殺了。
  • 中文名: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主要食材:活泥鳅,大豆腐
  • 口味:鮮香
  • 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鈣

菜品起源

傳說過去祖居周口圈神廟街,有一位名叫邢文明的漁民,舊時常以捕撈魚蝦為生,他在捕魚的時候,卻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較大的泥鳅賣掉後,剩下的小的無人問津,每次隻好帶回家裡自己烹食。有一次,他為調劑口味翻翻花樣,索性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裡吐淨了泥,并從街上買回一些豆腐和蔥、姜等調味佐料,因泥鳅小不易拾掇,便撈放鍋内蓋上鍋蓋,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待煮後揭蓋看時,發現小泥鳅都鑽進豆腐中去了,隻是魚尾留于外,十分别緻有趣。此法很快便在當地民間傳開,即名之為“泥鳅鑽豆腐”。

泥鳅素有着“水中人參”的稱号,其滋補功效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資深的韓劇迷必會留意到,韓國人在探望病人的時候,最愛帶的食物便是泥鳅湯,皆因其補身健體的效果特别好。泥鳅的營養極豐富,并能補中益氣,健腎補血。時已入秋,在家燒一份泥鳅來吃絕對是滋補又經濟。

泥鳅鑽豆腐,由于具有較高的營養和進補作用,後經廚師幾經改進,亦成為筵席飲宴上的名菜。具體烹調,系先将小泥鳅置放有蛋清液的清水盆中,以排除髒物并洗淨,砂鍋注入涼排骨湯,随放整塊嫩豆腐和泥鳅,加蓋慢炖稍許時間,泥鳅被熱氣所逼鑽入豆腐躲藏,待至湯沸全部燙死在豆腐中,然後再經小火并加入多種調配佐料烹成。湯清見底,十分美觀,鮮嫩可口,堪稱一絕。

制作方法

材料:活泥鳅300克,白豆腐500克,花生油75克,蔥8根,生姜4小塊,米醋、黃酒、醬油各2湯匙,桂皮、花椒、食鹽、白糖适量,幹紅椒8隻。

制作過程:

1.将活泥鳅放入清水盆内,淨養3天3夜,早晚各換水一次,将體内垃圾排除。

2.豆腐切成25毫米立方塊,紅椒、生姜洗淨切碎,蔥洗淨切成小段。

3.将淨養後的活泥鳅及切好的豆腐,放入鍋内水中,加蓋、點火共煮。水量以漫過泥鳅、豆腐适量為宜,以便泥鳅能自由遊動。

4.煮沸5分鐘後,将泥鳅、豆腐、湯汁,從鍋内倒入幹淨容器中。

5.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或菜油),油稍冒煙後,投入生姜、幹紅椒碎末及桂皮、花椒、蔥小段煸炒。

6.煸炒至溢出香味後,倒入泥鳅、豆腐、湯汁、醬油、黃酒、米醋,旺火加蓋共煮。

7.煮沸後,再以中火焖煮15-20分鐘後,加适量食鹽、白糖調味即可。 

菜譜特點

此菜味道鮮美,湯汁醇香,無論泥鳅、豆腐、湯汁皆鮮香味美,令人垂涎。

注意事項

一、泥鳅肚子裡的東西不用弄出來,不過在做這道菜之前,必須先将小泥鳅放在清水中養上幾天,換水勤的好處是讓它們吐盡腹中髒物。如果不這樣。這道菜就沒法下咽了。

二、泥鳅雖然生命力頑強。但最好是選用野生的。如果是普通的泥鳅。下水的時候就會發生鑽不進豆腐裡的情況出現。建議還是用野生泥鳅,用野生的主要野生泥鳅比養殖的生命力更強,用越有活力的泥鳅越好。

三、泥鳅一定要是活的,但是要用清水養幾天,把肚子裡的髒東西吐出來做法:1.豆腐整塊放冰箱裡冷藏,然後鍋裡倒水,把豆腐(豆腐不要切,整塊放入)和泥鳅放進去,鍋裡的水一定要多一點,讓泥鳅可以遊動,因為豆腐是冷藏出來的,并且是一整塊,所以相比水來說,水溫比豆腐溫度上升快,泥鳅就會往豆腐中鑽,火一定不能太大,太大一下就把泥鳅煮熟了,火要慢慢來,讓泥鳅有足夠的時間鑽進豆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