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魚

泥魚

海鲶魚
泥魚,也稱海鲶魚。屬鲈形目,蝦虎魚亞目,暖溫性中小型底層雜食性魚類,盛産于我國東海沿岸淺水區。泥魚頭大、口裂大、齒細密。眼小,眼間隔寬平。體形亞圓柱形,前部粗大,尾部略扁平。體被細小栉鱗,體膚光滑附着較厚黏液,脊背色棕灰,或者黃褐色,腹部乳白,腹鳍相連呈圓形,具有吸盤功能,能固定身體于石塊之上。性成熟期腹部呈淡黃色,腹鳍泛紅。一般體長10厘米——25厘米,尾重30克——200克,最大個體體長可達30厘米以上,尾重超過300克。泥魚是一年生,等到11月份後,身體變的細長,鑽入泥洞後死亡。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蝦虎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東海淺海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泥魚 别稱:海鲶魚

實用價值

因為泥魚肉味鮮美,并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隻能生活在沒有污染的岩石中,它們在石礫或洞穴中産卵,大多為粘性卵,粘附于石礫、泥沙或洞壁上。

泥魚的肉質細嫩鮮美,與鳗魚不分上下。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有滋陰壯陽、活血舒筋等醫療效果,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在我國東部沿海,把泥魚視為名菜。據分析,它每100克鮮肉含有蛋白質20.4克,脂肪3.9克,碳水化合物2.7克,以及鈣、磷、鐵、維生素B1、B2和煙酸等。其營養萬分勝過龍蝦、對蝦和鳗鲡。

食用方法

泥魚的吃法很多,無論是清蒸、紅燒、油炸、炖湯、打火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肴。對久病初愈,體質虛弱,腰膝酸病,四肢無力者,買幾兩彈跳魚炖當歸、熟地或枸杞、黃芪,或用幾兩彈跳魚與大米、老姜、鹽、胡椒粉熬粥,日服一次,連服數次,即有顯着療效。

另外,由于泥魚習性奇韌适中而不梗麻,味野而不腥,自然海鮮風味十足,是海産品貴族這高貴。酒樓名廚取其作主料,配上複合豉油皇及配料鍋烹調、精心制作出“醬油焗泥魚”。

品嘗這道菜的奇妙之處:從魚頭開始吃,把黑綠色的小魚膽與魚肉混在一起嚼食,苦涼、甘香油然而感,食欲大增,回味無窮。據當地人說,相當于珍貴的蛇膽,是崇尚的保健膳品。

上一篇:大葉沙羅

下一篇:南華真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