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猛魚

泥猛魚

雜食性魚類
臭肚魚泥猛又褐籃子魚,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羊嬰、娘呙(閩南叫法),是輻鳍魚綱鲈形目藍子魚科籃子屬的一個種。泥猛是廣鹽、廣溫、植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遊生物和附着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泥猛魚主要的分布海域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尤其是在太平洋廣泛的海域之中,生活着數量比較多的泥猛魚。[1]
    中文名:泥猛魚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又名:褐籃子魚 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 産地: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

基本介紹

泥猛又褐籃子魚,俗名:籃子魚、泥猛、臭肚、象魚、雉魚、羊嬰、娘呙(閩南叫法),是輻鳍魚綱鲈形目藍子魚科籃子屬的一個種。泥猛是廣鹽、廣溫、植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遊生物和附着物,故肉質有獨特風味。

泥猛體側扁,橢圓形。頭臉似兔,故英語有兔魚之稱。腹鳍兩側有硬刺,中間為軟條。體褐色,散布着許多白點。尾鳍後緣彎入。其背鳍、尾鳍和腹鳍的刺有毒腺。體長達40厘米,重可達l千克。頭小,口略突出。體黃綠或黃褐色,密布白點及小黑斑。背鳍、腹鳍與臀鳍的硬棘強大且皆具毒腺,尾鳍略凹。與長鳍籃子魚(S.canaliculatus)相似,但後者魚體上的白點較小且密集。

因腹内有一股藻食魚特殊的臭味而得名,這也是一般藻食魚類之共通特性,四季皆可釣得此魚,而以冬季時所釣獲之魚體較大,臭肚魚也是最守時的魚類,日出而食日落而息,早年釣友以面粉加魚精粉和水揉粒釣之,近年來東北角釣友則以南極蝦為主要餌料,每年的暑假開始掀起釣臭肚魚的序幕,三至五指幅的小臭肚成群在北海岸出現,然後沿着海岸往北向基隆移動,魚體也越來越大,中秋過後便開始在龍洞出現,并且仍然持續北移,及至成魚

習性

泥猛習性:泥猛生活于1—50米海域,幼魚常在潮池中發現,成魚栖息于海藻茂盛的礁石平台、緩坡或礁沙混合區。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底栖動物為主。4~6月份(水溫22~25℃)為籃子魚繁殖時間,産黏性卵,多黏附于海藻叢中。仔魚孵化後,以海藻為食,對海藻養殖特别是江蓠養殖危害較大。

釣場環境

釣場方面以生長海藻的海蝕平台最佳,以晴天小浪水清澈為垂釣的理想條件,海水一但混濁,魚就不再吃餌了

釣餌

臭肚魚無鱗肉厚,鮮嫩味美。是海釣的理想對象。閩台地區有很多釣友專以其為垂

釣對象魚。本人經過多年試驗摸索出一種專用餌,現特提供給各位釣友試用:取高筋精面粉250克,新鮮蝦肉100克(剁碎),魚粉100克,南極蝦粉20克,釣場處海藻50克(切碎),把所有的原材料一起攪拌均勻後加适量海水揉搓上勁,用塑料薄膜悶一個晚上,出釣時再揉搓均勻即可使用。注意事項:上魚時要小心臭肚的毒刺,避免被紮。附解毒簡單方法,把自己的尿液直接灑在刺傷處即可(老漁民教的屢試不爽)。

注意

由于臭肚的刺不但鋒利而且具有毒性,刺到有如蜜蜂螫到般的痛楚,因此抓魚時要特别小心,最好用腳踏着再解鈎,若不慎刺到,可用熱水敷,水以不燙傷皮膚為準越熱越佳,燙約半小時左右毒性應得以解,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熱可以破壞毒素,這也是為什麼臭肚魚煮熟後就沒有毒了,道理是壹樣的。

營養

肉質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較為豐富,具較高經濟價值。

食用方法:清蒸:泥猛殺好,洗幹淨瀝幹水,抹一點點鹽,魚底下墊兩根蔥,幾片姜,上開水鍋裡蒸6分鐘,倒去盤子裡的回鍋水,揀去蔥姜,鋪上姜絲(已煎過的)、蔥,淋上熱油再蒸1分鐘,關火,淋上醬油出鍋。煮:此為潮汕地區做法,殺好洗幹淨,放入鍋裡,加少許水,

放鹽和酸梅,少許酸梅湯煮,味道可口開胃。

上一篇:丁香魚

下一篇:星鼻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