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山雀

沼澤山雀

一種食蟲鳥
沼澤山雀是一種主要分布在巴爾幹半島、俄羅斯、蒙古、日本、中國、印度、緬甸區域的鳥類,它的學名是Poecile palustris,又名小仔伯、仔仔紅、紅子、小豆雀、唧唧鬼子、泥澤山雀。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沼澤山雀 拉丁學名:Poecile palustri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鳴禽亞目 科:山雀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别名:小仔伯、仔仔紅、紅子、小豆雀、唧唧鬼子、泥澤山雀 英文名:Marsh Tit

分布地域

沼澤山雀廣布于歐亞大陸,自英倫三島以東,經巴爾幹半島、俄羅斯、蒙古直抵日本,南到亞洲的印度、緬甸均有本物種分布,沼澤山雀在中國分布于東北三省、華北各省市包括河北、山東、北京、山西,西部省區包括陝西、甘肅、西藏、南方的安徽、湖北、雲貴川也有本物種分布。

生态環境

沼澤山雀雖然名字中有沼澤二字但實際上并不栖息在沼澤中,他們常在針葉林闊葉領或針闊混交林中高大喬木的樹冠活動,偶爾也到低矮的灌叢中覓食,在近水源的林區更易見到,這也許就是沼澤二字的來曆。

特征

相比于大山雀,沼澤山雀的體形明顯要小一些,其體長約為11厘米左右。沼澤山雀雄雌同形同色,成鳥頭頂和後頸黑色,部分亞種略帶鳳頭,下喙基部亦有一塊黑色羽毛,遠看猶如蓄着黑色的山羊胡子一般,兩頰及喉部白色這兩塊白色延伸緻頸後,這兩道白色的長度,或者說由頭頂延伸到頸後的黑色區域的寬度是區别本物種與近似的褐頭山雀的一個鑒别特征;

上背翅及腰部灰褐色,尾羽亦為灰褐色但顔色較腰背為深,下體胸腹部為污白色,兩脅略沾褐色。虹膜深褐色,喙黑色黑,腳深灰色。沼澤山雀的叫聲似大山雀但音調更高聽起來更尖銳,另外鳴聲也是區别本物種與褐頭山雀的一個重要鑒别依據。

亞種

hypermelaena的上體沾橄榄綠,有時顯露蓬松的短冠羽;dejeani相似但頂冠少光澤;brevirostris的上體灰色較重而下體色淺,翼紋較淡;hellmeyeri的上體褐色較重。

食物與習性

沼澤山雀的喙尖而細長,是典型的食蟲鳥,據中國鳥類學者鄭作新等人的調查,沼澤山雀的食譜中動物性所占的比例高達93.81%。

其中昆蟲占66.23%,其餘的6.19%為植物的種子;而活動于針葉林區的沼澤山雀取食的昆蟲比例高達93.8%,它們取食的昆蟲中以鱗翅目昆蟲的幼蟲最多。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加入混合群。喜栎樹林及其他落葉林、密叢、樹籬、河邊林地及果園。

主食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卵和蛹,如直翅目的蝗蟲、同翅目的角蟬、鱗翅目的斑蛾、膜翅目的蟻和蜂、雙翅目的蠅等,僅吃少量植物種子。

繁殖與保護

本物種繁殖季節為3月-5月,4月間開始發情,營巢于高程約為0.5-2.5米的天然樹洞中,巢呈杯狀外壁用苔藓、草莖等堅固材料砌成,内墊羊毛、棉花、鬃毛、羽毛等柔軟材料,非常精緻,整個營巢過程耗時長達一周左右。每巢産卵4-6枚,孵化期約14-16日。雛鳥為晚成雛,一年性成熟。營巢在樹洞、石垣和牆壁縫隙中,巢外圍以地衣和苔藓,内襯獸毛、棉花等柔軟物質,每巢4-6卵,呈乳白色,上有多數棕紅色斑環繞在鈍端。雌、雄親鳥輪流孵卵,約12-14天孵化,育雛期14-16天。

沼澤山雀未列入瀕危名單,但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嚴重威脅。

非法鳥類貿易

沼澤山雀鳴聲清脆悅耳,長相清秀,在中國是傳統的寵物鳥類,亦是中國非法鳥市中交易量最大的物種。但沼澤山雀始終沒有實現人工飼養條件下的繁殖,因此鳥類貿易中所有的沼澤山雀均直接從野外捕捉,這種非法鳥類貿易對野生鳥類種群造成極大的威脅,主要體現在:

在原産地的捕捉有可能會對本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造成野外種群的滅絕。在輸入地的逃逸和重新野化有可能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破壞輸入地本地鳥類種群結構。

有可能給輸入地帶來新的傳染疾病在輸入地土著種群中蔓延。

飼養管理

鳥的選擇

北方籠鳥,南方很少飼養頭頂黑,頭側白;上體褐灰,下體灰白;是一種小型山雀。它那細柔婉轉、多變的鳴叫,仔細琢磨十分有趣,令人陶醉。叫口有唧唧棍、汲汲水、伊得水、嗆嗆水,旗格嗆等。在鳥市上選購時,除了解産地外,還應注意鳥的健康情況,是否真正認食等。

籠的特點

方籠、圓籠都有,大小也不一。比較講究的是似黃雀籠的封底圓竹籠,隻是條間距要小(l厘米),除食、水罐各兩個外,還有一軟食缸(食抹)。

飼料和喂法

平時可喂黃雀的粉料搓雞蛋黃(約占1/5),常給些昆蟲幼蟲、葉菜和水果。夏季是換羽期,宜捕蟬剪開喂,喂蟬蛻粉有助于換羽和羽毛的生長。

管理和調教

膽小怕驚,新捕來時應捆膀放入籠中,罩上籠套置安靜處,并以昆蟲幼蟲或瓜子仁放軟食中誘食,平時應避免驚吓,否則會仰頭、擺頭(俗稱“顫頭”)。有熟鳥“帶食”最好,隻要把兩籠置食抹的一面相靠近即可,因好鬥,故決不能放同一籠内飼養。通常人們喜歡喂花生、核桃,葵花籽、蘇子等脂肪性飼料,以促其鳴叫;雛鳥(約10日齡,已長羽芽)可用竹蓖挑食填喂,白天每隔1.5小時喂一次,長大後馴熟。兩周齡時就應讓它跟成鳥學叫,否則失去欣賞價值。為了“教”其它歌鳥,需要把籠挂高處,并定時打開籠套使其鳴叫,此時應把歌鳥的籠罩上,以便傾聽。

上一篇:虎鼬

下一篇:深海龍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