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酥餅

油酥餅

陝西漢族傳統小吃
油酥餅是陝西漢族傳統小吃中的代表,其味道鮮美,是其他地域小吃所不具備的。油酥餅始創于唐代,被譽為“西秦第一點”,千餘年來,幾經戰亂,曆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其制作技藝十分精細,要經過制酥、和面、制餅、煎烤四道工序。它色澤金黃、層次鮮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适口,深受中外賓客的稱贊。
  • 中文名:油酥餅
  • 外文名:shortcake
  • 别名:
  • 别稱:酥餅
  • 主要原料:小麥面粉,花生油
  • 營養成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
  • 主要功效:養心,益腎,除熱,止渴
  • 防腐劑:否
  • 儲藏方法:冷藏

菜品特色

油酥餅是由唐代的千層烙餅,經曆代廚師不斷精心改進而成。油酥餅有種類較多,主要有蔥油酥餅、千層油酥餅、抹茶油酥餅、鴨油酥餅、果味油酥餅、五香蔥油酥餅等等。特點是層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膩。

制作方法

做法二

原料:小麥面粉 500克。花生油 150克  白砂糖 100克  糖桂花 10克  玫瑰花 5克  梅脯 10克各适量。

特色:色白似玉,酥層清晰,食時酥松香甜,油而不膩。

操作:

1、取面粉1/3,加油拌勻、揉透,制成酥面;

2、其餘面粉加沸水110毫升,攪拌搓散成雪花狀的片,攤開冷卻;

3、冷卻後,甩上冷水15毫升左右,加油,拌揉至柔軟光滑,調制成水油面;

4、油酥面、水油面兩塊面團各摘成10個劑子;

5、取水油面劑1個,按扁圓形,裹入酥面劑子1個,包攏後擀成長片,從一端卷攏,再按扁擀成長片,再從一端卷攏,順勢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再擀成寬約3厘米的長片,順長卷攏,對剖成2隻圓餅,刀紋面朝上,用面杖擀成直徑約8匣米的圓形酥油餅坯,按此法将全部餅坯擀制好;

6、鍋内放油,用旺火燒到六成熱時,将鍋端離火,用手勺攪動使油面旋轉,然後将餅坯分批投入(每鍋炸5隻左右為宜);

7、将鍋置中火上,油面繼續用手勺輕輕推旋,以防油餅焦底;

8、待油餅炸至浮起,兩面成玉白色時,即撈起瀝盡油,裝盤;9、每隻酥油餅放上綿白糖、青梅末、糖桂花少許及玫瑰花瓣碎片即可。

做法二

用料

小麥面粉800g

調料

調和油适量

酵母(幹)6g

水适量

油酥餅的做法1.酵母用溫開水融解後,靜置三五分鐘,然後加到面粉中。之後一點點的加水,将面和到和耳垂差不多的狀态。放到溫暖處醒發二倍大。

2.發好的面,手指沾面粉中間插一下,不回縮,即發好。

3.起鍋,熱油後加入面粉小火慢慢的攪拌。

4.炒到面粉變色即關火,勺子不要停,要一直攪拌,因為有餘溫,免的糊了。

5.這是炒好的油酥。

6.将發好的面排氣後揪成大小差不多的面劑子。

7.将面劑子擀成牛舌狀。

8.均勻的抹上油酥。

9.從上至下卷起,成卷狀。

10.全部卷好的樣子,放到一邊醒上十分鐘左右。

11.醒好之後,将卷好的坯子搓成長條狀,邊搓邊拎起來拎兩下,盡量的拉長。

12.将長條盤起。成餅狀。

13.全部是這個樣子的,漂亮吧,像個小蝸牛似的。

14.電餅铛預熱後,将小蝸牛輕輕按扁一下,然後擀成圓形,不要太薄了。發面餅有點厚度才好吃的。

15.電餅铛塗油後将餅放入,烙二分鐘後,翻面再烙二分鐘。松軟的餅成功喽,開吃。

工藝要點

小貼士

1、制好油酥面是制作油酥餅的重要一環,油酥面、水油面的油、水、面比例一定要正确配置,揉透後略放置饧一會;

2、包酥、擀面、起酥,小塊制作比較容易掌握,但比較麻煩,也可采取“大包酥”的辦法、即将兩大塊酥面和水油面,直接包裹、擀開(褂的方法相同),制成大的卷筒,再切成小圓餅,擀制成形;

3、擀制餅坯,要自中心向四周輕輕推擀,以保持酥層清晰整齊,擀好的坯子,炸制前要用小毛巾蓋好,以防幹裂;

4、炸油要清潔,炸時鍋要端離火,油面保持旋動,以防坯子下沉焦結。

注意事項

1、油酥餅制做技藝精細,要經過制酥、和面、制餅、煎烤四道工序。制酥的油、面比例為1:3。先将菜籽油燒熱,将鍋端下,徐徐倒入面粉,用擀杖迅速攪拌均勻。

2、和面講究搓揉,使面有較強的韌性。和面的水,60%為涼水,40%為溫水,先用60%的涼水與富強粉拌和,攪成面絮,再倒入20%的溫水,搓揉成硬面團,揉至面團表面發光,再将剩餘20%涼水灑入,并用拳頭在面團上榨壓,使水全部“吃入”面内。然後将面團移在案闆上用力反複搓揉,功夫全在“揉”上,直至面有較強的韌性時,拉成長條,抹上清油,揪成一兩三錢重的面劑;再在面劑上抹油,以防止粘連在一起,并逐個搓成三寸五分的長條,就可以制餅了。

3、制餅時,将長條面壓扁,擀成一寸半寬的面片,加一錢五分油酥,撒勻椒鹽一分,關鍵在于一手扯面,一手卷面,要求一兩三錢重的面條,必須扯成二寸寬的薄片達四公尺長,隻有這樣邊扯邊卷,才能達到層疊千折,薄如蟬翼的程度。

4、煎烤用平底鏊,先在鍪内倒一兩菜籽油,将卷好的形似“蝸牛”的小圓餅逐個排放在鏊裡。鏊下的火力要分布均勻,散在周圍,而鏊上的火力則要集中在鏊的中心,這樣才能使酥餅漲發,心子提起。待三分鐘後,提開上鏊,給酥餅淋一點清油,逐個按火色情況調換位置,防止烤焦,再将上鏊蓋上,一分鐘後将酥餅翻身調換位置,達到火色均勻,兩面金黃即成。

曆史傳說

相傳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從西天取回經後,便在大慈恩寺裡廢寝忘食地譯經,以至損害了自己的健康。但他不顧這些,發願要在自己坐化歸佛前譯出一些經卷,使中國的佛學得以發揚光大,因此,越在他的晚年,他越是勤奮地譯經、譯經、譯經!案上譯出的經卷高過他的身體時,他便把經卷搬到大雁塔上去妥為保存,然後繼續伏案譯經,晝夜不息。大慈恩寺本是唐高宗李治為其母後長孫太後修的“家廟”,笃信佛教的武則天更帶頭獻出自己的脂粉錢及六宮亡故宮女的衣物,作為重修藏經大雁塔的資金,重建起了雄偉高聳的七層藏經大雁塔,這時候,在視朝理政上無所做為,怯弱無能的高宗李治,卻偏偏愛到大慈恩寺裡去随喜、遊逛,以顯示他的孝道和笃佛。

這天,唐高宗閑暇無事,便攜群臣到大慈恩寺裡來随喜,他先登上高聳的大雁塔,北望昭陵,以顯他的孝心,然後到各殿裡去禮佛、随喜。後來,他走進一間密室,見一位老僧正伏案譯經,專心緻志,連聖上的到來都不知道!跟随進來的内侍正要喧嚷,高宗搖手制止住他,悄聲問聞訊趕來的大慈恩寺主持窺基法師; “這位專心譯經的老僧是誰?”窺基雙手合十答道:“啟奏聖上,此位就是恩師玄奘法師。”高宗“啊”了一聲說:“玄奘法師我見過,那年還親負磚石修築大雁塔呢。不意今日竟憔悴得讓朕認不出來了!定是日夜譯經過度操勞所緻!”他讓窺基多做些好的吃食,給玄奘補養身子。窺基指了玄奘案上高聳的經卷和一邊放置的豐盛齋飯說;“師傅專心譯經,往往忘了用食,齋飯已熱過數次了,他還未顧上吃!”聽到這裡,高宗被玄奘百折不撓的毅力和一絲不苟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他想,“法師譯經,也象當年萬裡取經時那樣百折不撓,孜孜不倦啊!但怎樣才能讓他吃到一種熱冷都能吃的齋食呢?”高宗回宮後,便召來宮中禦廚,命他們立即研制出一種熱冷吃了都無害的齋食,供奉玄奘法師。禦廚領旨後,出于對玄奘法師的崇敬,他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絞盡了腦汁,終于用清油制成一種名貴的“千層烙餅”。這種千層烙餅色澤金黃、層次鮮明,真象那疊放着的經卷。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不論熱吃冷食都香酥适口。高宗見狀大喜,便在玄奘譯經達千卷的那天,把一盒“千層烙餅”賞賜給玄奘法師。玄奘法師在譯經過程中以這種千層油酥餅充饑,不但食欲大增,而且面色也漸漸紅潤起來,譯經的工作效率大增。後來,這種做“千層油酥餅”的由來和方法傳到了民間,人們争相做出油酥餅,敬獻玄奘法師和與他一起譯經的衆法師。玄奘法師終因積勞成疾而與世長辭了。在舉行遺體安葬儀式的那天,京城長安,以至方圓五百裡内外的百姓人民都趕來送葬,人數達百餘萬。百餘萬人的手中都高擎着寓意千卷佛經的各種齋食,而其中最多的是“千層油酥餅”。此後,京都長安的衆廚師,懷着對玄奘法師的崇敬之情,對“千層油酥餅”又不斷地作了精細改進,使它在色、形、味等方面都更加出色。

營養價值

面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食用功效

養心,益腎,除熱,止渴;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洩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貼士:1、法國一家面包廠的工人發現:無論他們年紀多大,手上的皮膚都既不松弛,也沒有老人斑,原因是他們每天都糅小麥粉;2、精白面粉缺乏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的胃腸功能并造成營養不良;病濕熱者忌食面條。

産地介紹

産地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大區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基地,中國重要的航天工業中心、機械制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西安擁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是中國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城市之一。

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曆時1100餘年。

上一篇:青海野決明

下一篇:胡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