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葫蘆

油葫蘆

直翅目蟋蟀科油葫蘆屬下的動物
油葫蘆又名結縷黃、油壺魯,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裡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蘆”之名。油葫蘆在我國分布極廣,幾乎各省都有,分布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海南等。此昆蟲喜歡栖息在田野、山坡的溝壑、岩石縫隙中和雜草叢的根部。
    中文名:油葫蘆 拉丁學名:Cryllus testaceus wallker 别名:結縷黃、油壺魯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六足亞門 綱:昆蟲綱 Insecta 亞綱:有翅亞綱 目:直翅目 Orthoptera 亞目:螽亞目 科:蟋蟀科 Gryllidae 亞科:蟋蟀亞科 族: 屬:油葫蘆屬Teleogryllu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全國各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總科:蟋蟀總科

定義

油葫蘆又名結縷黃、油壺魯,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象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裡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蘆”之名。

外形特征

蟋蟀科昆蟲。

體長20~30毫米,寬6~8毫米,觸角褐色,長20~30毫米。體色有黑褐色、黃褐色等多種,它渾身油光閃亮。

頭部黑色,呈圓球形,顔面黃褐色,從其頭部背面看,兩條觸角呈“八”字形,觸角窩四周黑色。

前胸背闆黑褐色,有左右對稱的淡色斑紋,側闆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澤,側面黃色。尾須很長,能超過後足股節,翅長,會飛。雌蟲的産卵瓣平直,比後足股節長。

種群分布

油葫蘆在我國分布極廣,幾乎各省都有,分布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海南等。

此昆蟲喜歡栖息在田野、山坡的溝壑、岩石縫隙中和雜草叢的根部。

生活習性

它以各種植物的根、莖、葉為食,對大豆、花生、山芋、馬鈴薯、栗、棉、麥等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

它白天隐藏在石塊下或草叢中,夜間出來覓食和交配,雄蟲築穴與雌蟲同居。當兩隻雄蟲相遇時,與鬥蟋蟀一樣,會相互咬鬥,有互相殘殺的習性。

此昆蟲在我國大部分地區1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在翌年春末天氣轉暖時化為若蟲,夏末時化為成蟲,夏末秋初為其旺發期,此時荒野之中,到處都可聽到其鳴聲,此起彼落,連續不斷。

品種

油葫蘆的品種較多,常見的品種有體色偏黑的“黑葫蘆”,體色偏棕的“紅油葫蘆”。有一種稱“琵琶翅”的,翅長,末端鈍圓,可蓋過尾須的1/3,其鳴聲洪亮。有一種翅翼很薄而透明的,稱“玻璃翅”或“薄翅”,鳴叫的聲音較低而發飄。一種稱為“長翼”的,翅長但端部不寬,聲音一般是中音。對以上這幾種油葫蘆,鳴蟲愛好者編了個順口溜:飛翅貴,玻璃脆,琵琶脆、長翼亮。這是内行對它們的評價。

頭部額高着稱為“壽星頭”;頭圓者寬者稱為“蒜頭”;頭渾圓者稱為“珠頭”。三者中以“壽星頭”為貴。油葫蘆的鳴聲,其音節大緻有兩類:有一類的鳴聲如“居---、優、優、優”,象是油從葫蘆中傾注出來的聲音,是名副其實的油葫蘆,此為佳品;另一類鳴聲如“吉、吉、吉”,則屬較次者。

飼養方法

油葫蘆的飼養首先須解決飼養器。飼養器因各地的傳統習慣不同而不同,江蘇及山東、浙江的一部分地區喜用養蟋蟀的陶質蟀缸,而江西和我國中南部及南部地區,傳統的習慣是用蟋蟀籠。近些年來,市場上還出現了透明塑料質長方形的蟲籠。這幾種飼養器都可以用。

在飼養時,有人認為可以将兩隻雄蟲放在一起共養,隻要食物充足就不會相殘。筆者認為最好不要采用這種方法,還是分開飼養為好。兩隻雄蟲一起飼養,筆者認為必然會進行咬鬥,而且戰勝的那隻雄蟲一般都不肯就此罷休,會在籠中追逐不歇,最後戰敗的一隻可能會被咬死。

油葫蘆的飼料以植物飼料為主,可喂給絲瓜、南瓜、包菜葉、青菜葉、蘋果、米飯粒等。入冬時,可喂點豬肉末或牛肉末,以增加其體内脂肪,加強其抗寒能力。飼料要經常變換品種,不要老喂一種。

飼養時一定要注意濕度,要經常點水,否會觸須卷起缺水而死;也不要太濕,容易引起食物腐敗。

進入冬季前,就應注意采取保暖措施,将其放入葫蘆内(留通氣孔)飼養,外面可裹層棉花。它在葫蘆内仍能鳴叫,當感到溫熱時會發出“熱叫”,若溫度降低時,它又會發出“冷叫”。不論冷叫、熱叫,每次聽到叫聲就應加給食物。這樣,每逢出現溫差時,由于條件反射的作用,它就會鳴叫。

當氣溫降至10度以下時,可将它放在泡沫塑料小盒内(留通氣孔),再放在家中焐飯鍋内,底下放個50度左右的熱水袋,上面再墊2~3層布,裝蟲的泡沫塑料盒就放在布上取暖,早晚各換1次熱水袋内的溫水。也可将裝有蟲的小塑料盒揣在貼身的衣袋内保溫,若處理得好,能使它多生存半年。

鑒别

對于該屬的種類鑒定一般依據頭部色斑特征,但該特征不甚穩定,鑒定者往往難以把握,所以僅通過外部形态特征鑒定容易出現偏差。

發聲器特征在種間差異明顯,而種内差異不明顯。以聲齒數為例,雖然每種個體間數目不僅相同,但其分布範圍較穩定,不難看出每種具有其确定值,因而可作為種的特征而用于分類鑒定中。

價值

藥用價值

藥名:油葫蘆

來源:為蟋蟀科動物油葫蘆的幹燥成蟲。

功效: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身目浮腫、瘡毒。

性味歸經:甘、淡、鹹,寒。入腎、肝二經。

用法用量:内服,研粉3一5克,外用調敷。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河北、山西、浙江、湖南、台灣、廣東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秋季在潮濕處及柴草堆下捕捉,用沸水燙死,曬幹或烘幹備用。

拉丁名:Cryllus testaceus wallker

考證: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觀賞價值

挑選油葫蘆主要應從“體、色、翅、聲”4個方面來選。

“體”是體形和體質。油葫蘆要選個體大、頭大、咬鉗寬廣的,體大才健壯,壽命長,鳴聲洪亮;體小多為先天不足,發育不良,或有傷病,壽命短,鳴聲弱而澀。

“色”是體色。人們大多喜愛渾身烏黑油亮的油葫蘆,認為它體色純正美觀,觀賞價值高,鳴聲也較悅耳動聽。其實,這點并非絕對,隻要顔色鮮亮,不論金黃色、紅色、紫色、棕色都有優質的,同樣有獨特的觀賞價值。

“翅”是指翅的長短。一般是翅膀越長,鳴聲越響亮,如前翅蓋至尾端的,則是百裡挑一的長翅佳種,鳴聲必然響亮。另外,翅端鈍圓,鳴聲也必然響亮。

“聲”是指鳴叫的聲音。要挑選聲音洪亮婉轉、顫音拖長如“居---、優、優、優“者,其”優“音可重複5~6次,長者可達9次,這種蟲被玩賞者美其名曰”九啭油蛉“。

此外,如用聽鳴音,則應選頭小的油葫蘆,因頭小者比頭大者更肯鳴叫。

挑選

油葫蘆講究的是大為上,原因是,油葫蘆的叫聲靠的是翅膀的摩擦,個頭大的一般力氣就大,聲音就大,從體型上,講究的是兩頭尖,及頭小、膀子粗,尾巴小。

從聲音上挑選,這部分基本上很難,當然,趕上買的時候,油葫蘆在叫,挺過去,明亮的,“幽”多的好,什麼是“幽”呢,油葫蘆叫聲,一般是幽~~呼噜呼噜呼噜,呼噜多的就是“幽”多,一般為上品。

上一篇:玻璃拉拉

下一篇:金剛鹦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