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蠶

沙蠶

沙蠶科沙蠶屬動物
沙蠶是一種蠶,在分類學上屬于環節動物門、多毛綱、遊走目、沙蠶科,俗稱海蟲、海蛆[1]、海蜈蚣、海螞蝗。我國的沙蠶種類有約80多種,經濟種類和用于養殖的品種主要有:日本刺沙蠶、多刺圍沙蠶、雙齒圍沙蠶等。喜栖息于有淡水流入的沿海灘塗、潮間帶中區到潮下帶的沙泥中,幼蟲食浮遊生物,成蟲以腐植質為食。沙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水産養殖中得到廣泛應用。
    中文名:沙蠶 拉丁學名:Nereis succinea 别名:海蛆 界:動物界 門:環節動物門 亞門: 綱:多毛綱 亞綱: 目:須蟲目 亞目: 科:沙蠶科 亞科: 族: 屬:沙蠶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簡介

沙蠶(Nereid)英文名—Clamworm,屬環節動物門,多毛綱葉須蟲目的1科,俗稱海蟲、海蛆、海蜈蚣、海螞蝗。經濟價值較高。

概述

多毛綱葉須蟲目的1科。體長圓柱形,兩側對稱、後端尖,具許多(80~200多個)體節。可分為頭部、軀幹部和尾部。頭部發達,由口前葉和圍口節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口前葉為伸于口前方的圓三角形或圓錐形肉質葉突,具2對簡單的圓形眼,1~2個前伸的頭觸手和其前端腹側兩個大的分節的觸角。圍口節為一大的環狀節,腹面具橫長的口,其兩側具3~4對觸須,肌肉質的吻可由口伸出,吻前端具1對幾丁質大颚,吻表面平滑或具幾丁質颚齒或軟乳突;軀幹部有許多結構相似的體節,每個體節兩側具外伸的肉質扁平突起,即疣足。疣足多為雙葉型具内足刺,外有刺狀或鐮狀複型剛毛;尾部為蟲體最後1節或數節,亦稱肛節,具一對肛須、肛門開口于肛節末端背面。剛毛有毒腺,刺到皮膚有紅腫疼痛的現象。

物種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環節動物門 Annelida 

綱: 多毛綱 Polychaeta 

目: 葉須蟲目 Phyllodocida 

科: 沙蠶科 Nereidae 

屬: 沙蠶屬 Nereis

生活習性

沙蠶在潮間帶極為習見,亦見于深海,在岩岸石塊下、石縫中、海藻叢間,以及珊瑚礁或軟底質中均為占優勢的

無脊椎動物。除生活于淡水或半鹹水的日本刺沙蠶等少數種在生殖前無多大形态變化外,沙蠶科的多數種在生殖前發生明顯的形态變化,稱異沙蠶體,有的有性節出現于體中後部,使蟲體呈現兩個不同的體區;有的如大眼沙蠶、中沙沙蠶等有性節僅發生在體中部,使蟲體呈現前部無性節、中部有性節、後部無性節三個明顯的體區。異沙蠶體的主要變化是:口前葉觸手和觸角縮短,眼變大并具晶體,疣足在無性節僅背、腹須膨大,而在有性節除背、腹須基部膨大外,并出現附加的葉片狀突起,剛毛葉變為寬扁葉片狀或扇形,剛毛亦逐步為遊泳槳狀剛毛所替代。雄性的背須具齒狀乳突、肛節長出特化的感覺乳突。内部變化包括肌肉的分解和重組、消化道的自融、體腔充滿生殖産物,結果使蟲體變化(雄性乳白色、雌性藍綠色),這都有利于沙蠶由底栖轉入生殖浮遊。由于環境(溫度、月光等)的影響,性成熟的雌、雄沙蠶個體先後離開栖息地,起浮于海面排精放卵。多個雄性個體圍繞雌性個體旋轉運動,這種生殖現象稱為婚舞。婚舞後,雌雄個體大多下沉于海底死去。目前中國發現具異沙蠶體的沙蠶有35種。

沙蠶的發育比較複雜,受精卵經過螺旋卵裂、擔輪幼蟲、後擔輪幼蟲、疣足幼蟲、剛節幼體等期發育為成體。

沙蠶的成蟲和幼蟲均為經濟魚類和蝦類的餌料。中國南方沿海以及東南亞一帶居民有食沙蠶的習慣。疣吻沙蠶和多齒圍沙蠶常栖于稻田,咬食稻根為害。腺帶沙蠶在鹽田裡鑽穴,可使鹵水外溢,為制鹽業的一害。沙蠶也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實驗材料,大學動物教學每年需要大量的沙蠶作為了解高等無脊椎動物體制和結構的代表;又如沙蠶進入淡水的滲透機制;沙蠶腦激素與性成熟的關系;沙蠶幼蟲的發育和沉落;沙蠶和周圍環境的關系等都是生理學、發育生物學和生态學研究課題。因此,沙蠶科動物是極重要的海洋和鹹淡水生物。

營養價值

沙蠶營養豐富,不僅是魚蝦嗜食的餌料生物,也可以作為優良的釣餌。福建、廣東、廣西沿海居民還視生殖腺成熟的沙蠶為營養珍品。幹制後,煮湯白如牛奶,味極鮮美,且濃度大,有“天然味精”之稱。油炸後酥松香脆,為下酒佳肴。沙蠶無論在國内或出口,都十分暢銷。

養殖品種

由于其生殖方式多種多樣,有些種類我們還養不起來。簡單說,現在能養的就是刺沙蠶(屬)和圍沙蠶(屬)的幾種。

另有一種,日本人叫它“黃金沙蠶”通稱“紅沙蠶”,實際上還有一種紅沙蠶學名叫岩蟲,售價均高達每公斤1萬日元,屬名貴種,也在試養。

想養殖哪一種沙蠶,首先要依底質而定,如是粘土底就不能養岩蟲,再就是作什麼用,如為養好蝦,隻能養刺沙蠶。

養殖方法

工廠化人工養殖

八十年代首先見于日本,多為首先進行人工育苗,繼而實行投苗放養,具體作法多是在人為的室内池(槽)中進行,育苗時不鋪沙,放苗養成則要鋪粗沙30厘米左右。每日灌水,投餌2-3次,配上充氣。如此隻要供水及時,溫度适宜,密度合理,餌料合适,隻需半年即可養成商品,産量一般為每坪10公斤(約合3公斤每平方米)。

粗放型池沼養殖 

采取人工(或半人工)繁育苗種,土池大面積放養,利用目前不宜飼養魚蝦的淺池窪地是重點。鑒于這些水域面積較大,又多為初始開發,除害較差,而沙蠶本身又是一種餌料生物(包括成幼體),所以清池進水工作務必要比放養魚蝦還要嚴密,以防遭受多種生物的侵害,影響成活和産量。從目前實績看,隻要密度适宜,管理得當,畝産可在50公斤以上。

增殖型灘塗放養

是從增殖資源的角度開展工作的。據報道山東和遼甯在一定範圍内的自然海區(潮間帶)人工放養即将潛沙的沙蠶幼體,增殖沙蠶,起到了提高産量50-75倍的可喜成效,方法也很簡單,社會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非常顯著。

挖取與保存

沙蠶挖到後,應放在木盒裡,如在岸邊垂釣,應将木盒埋入沙中,以免太陽過毒将其曬死。釣完後,可倒入些海水(切勿倒淡水)将木盒置于陰涼處,這樣就可以保持沙蠶2、3天不死。

保存:挖出沙蠶後,挑出全蟲,置于器皿中,灑白酒,快速浸死,瀝出酒,按10:1的量撒鹽,攪勻,置于鋸末中,(目的是吸幹水分),裝塑料袋紮緊,放入冰箱中,冷凍保存,随用随取。這種處理方法的優點是:可長期保存蟲體不變色,不變硬,與新鮮餌無甚差異。

毒性功效

日本的釣魚愛好者在用沙蠶作誘餌時,發現蚊蠅等昆蟲在沙蠶屍體上爬行後會中毒死亡,同時也發現使用沙蠶的垂釣者有頭痛、惡心嘔吐、呼吸異常的症狀。經研究,1934年從沙蠶體内分離出一種活性物質,命名為沙蠶毒素,1964年發現這種毒素對水稻螟蟲具有特殊的毒殺作用。按照沙蠶毒素的化學結構,仿生合成了一系列能作農用殺蟲劑的類似物,如殺螟丹、殺蟲雙、殺蟲單、殺蟲環、殺蟲蟥等,統稱為沙蠶毒素類殺蟲劑,也是人類開發成功的第一類動物源殺蟲劑。其特性可概括為以下6方面。

1、殺蟲譜廣。可用于防治水稻、蔬菜、甘蔗、果樹等多種作物上的多種食葉害蟲、鑽蛀性害蟲,有些品種對蚜蟲、葉蟬、飛虱、薊馬、螨類等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具有多種殺蟲作用。對害蟲具有很強的觸殺和胃毒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内吸和熏蒸作用,有些品種還有拒食作用。對成蟲、幼蟲、卵有殺傷力,既有速效性,又有較長的持效性,因而在田間使用時,施藥适期長,防治效果穩定。

3、作用機制特殊。沙蠶毒素殺蟲劑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蟲菊酯等殺蟲劑雖同屬神經毒劑,但作用機制不同。其作用部位是膽堿能突觸,陰遏神經正常傳遞而使害蟲的神經對外來刺激不産生瓜,當害蟲接觸或取食藥劑後,蟲體很快呆滞不動、癱瘓,直至死亡。但蟲體中毒後沒有痙攣或過度興奮的症狀。由于作用靶标的不同,與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蟲菊酯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問題,在防治害蟲中,也未産生交互抗性的現象,因此對上述三類殺蟲劑産生抗藥性的害蟲,采用沙蠶毒素殺蟲劑防治仍然有很好的效果。

4、低毒低殘留。至今開發出來的品種,對人畜、鳥類、魚類及水生動物的毒性均在低毒和中等毒範圍内,使用安全。對環境影響小,施用後在自然界容易分解,不存在殘留毒性。

5、對家蠶毒性很強,且殘毒期長。桑葉上隻要沾有百萬分之幾濃度的藥劑,家蠶吃了就會中毒昏迷;桑葉上沾有十萬分之幾濃度的藥劑,家蠶吃了就會中毒死亡。這類藥劑具有熏蒸作用,特别是殺蟲雙的熏蒸作用對家蠶毒力很強,在稻田施用殺蟲雙後,其揮發的蒸汽漂移到桑葉,家蠶吃了也會中毒。還發生過藥庫中殺蟲雙揮發的氣體引起藥庫周圍養蠶戶家蠶中毒的事故。因此,在蠶桑産區使用沙蠶毒素類殺蟲劑或含這類殺蟲劑的混劑,必須嚴防污染桑葉、蠶具。盡可能不在養蠶季節使用這類藥劑,或蠶用具混放;施藥人員必須換掉衣服,徹底清洗全身後方可進入養蠶區。嚴禁用這類殺蟲劑防治桑樹害蟲。

6、浙江省蠶毒素殺蟲劑的某些品種對某一些作物有不良影響。如大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對殺螟丹、殺蟲雙敏感,在夏季高溫或作物生長較弱時更敏感;豆類、棉花等對殺蟲環、殺蟲雙特别敏感,易受藥害。

上一篇:大紅魚

下一篇:斑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