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

沙冬青

豆科沙冬青屬植物
沙冬青(學名: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Cheng f.)是豆科,沙冬青屬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樹皮黃綠色,小葉偶為單葉。種子圓腎形,4-5月開花,5-6月結果。
    中文名:沙冬青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超目: 目:薔薇目 亞目:薔薇亞目 科:豆科 亞科:蝶形花亞科 族:野決明族 亞族: 屬:沙冬青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沙冬青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植物學史

沙冬青是1959年鄭斯緒根據沙冬青的花互生、托葉和葉柄合生的特點而将沙冬青從黃花本屬分離出來的新屬。

關于沙冬青分布的起源與演化主要有2種觀點:一種是根據李沛瓊對坡塔裡族在弧洲分布的3個屬相似性的研究,劉玉紅等推斷坡塔裡族是在闆塊漂移、使古地中海變成陸地的過程中從南半球逐漸擴展到亞洲中部,而沙冬青屬恰是坡塔裡族在後期适應不同生境而演化出來的3個物種之一。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沙冬青是中亞荒漠特有成分,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退後,留在中亞适應旱化環境的一個殘遺種群。

形态特征

常綠灌木,高1.5-2米,粗壯;樹皮黃綠色,木材褐色。莖多叉狀分枝,圓柱形,具溝棱,幼被灰白色短柔毛,後漸稀疏。

3小葉,偶為單葉;葉柄長5-15毫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葉小,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貼生葉柄,被銀白色絨毛;小葉菱狀橢圓形或闊披針形,長2-3.5厘米,寬6-20毫米,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全緣,側脈幾不明顯,總狀花序頂生枝端,花互生,8-12朵密集。

苞片卵形,長5-6毫米,密被短柔毛,脫落;花梗長約1厘米,近無毛,中部有2枚小苞片;萼鐘形,薄革質,長5-7毫米,萼齒5,闊三角形,上方2齒合生為一較大的齒。

花冠黃色,花瓣均具長瓣柄,旗瓣倒卵形,長約2厘米,翼瓣比龍骨瓣短,長圓形,長1.7厘米,其中瓣柄長5毫米,龍骨瓣分離,基部有長2毫米的耳;子房具柄,線形,無毛。

莢果扁平,線形,長5-8厘米,寬15-20毫米,無毛,先端銳尖,基部具果頸,果頸長8-10毫米;有種子2-5粒。種子圓腎形,徑約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沙冬青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長,具有較厚的角質層、密實的表皮毛,氣孔下陷,抗旱性、抗熱性強,耐寒、耐鹽、耐貧瘠,保水性強,在極度缺水的狀況下仍能正常生長。

常與檸條、霸王、沙蒿組成共建的群系,群系多呈小片狀分布。其伴生植物是錦雞兒、檸條、貓頭刺,根瘤菌具有抗逆性,與沙冬青表現出相似性,這表明生态環境對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有重要的影響。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内蒙古、甯夏、甘肅。生于沙丘、河灘邊台地,為良好的固沙植物。蒙古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阿拉善。

繁殖方法

容器育苗

沙冬青采用容器育苗繁殖,首先要采好種子,要選擇在合适的時間取種,并應選擇10-11年生的母樹采種,種子要粒大飽滿,這樣才能保證發芽率,且種子吸水力較強,能夠快速發芽,适于栽植。

選好的種子要先經過催芽處理,用水浸泡,大約要2-3天時間,每天換水2次,這期間也要再次細心選種,之後進行消毒、催芽。催芽處理要保證較高的濕度與通氣條件,并不時的翻動種子,防止發黴腐爛,也能夠使種子出芽整齊。

溫度保持在20-25℃的狀态下,5天左右種子即可露白約65%,此時就可進行播種。容器育苗比其它育苗方式更加優越,培育出的幼苗出苗整齊、均勻,而且減少了移植過程中對根部的損害和破壞,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容器育苗過程中要特别加強水、肥的管理,控制好水量,增加葉面噴肥。

直播繁殖

沙冬青通常采用雨季直播造林,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浸泡,以50℃-60℃的溫水浸泡24小時為宜,采用上述方法消毒。造林前要深整地,蓄水保墒,在土壤濕潤的條件下,可在春季直播,一般多在8-9月份雨季搶播。

條播造林時,每米播種溝以30-40粒種子為宜;穴播造林時,每穴以6-10粒種子為宣;覆土厚度2厘米。播種後用草、鋸末等進行覆蓋,以利于土壤濕潤、減少蒸發。人工造林要放大株行距,依據天然沙冬青“單株成叢、小片狀分布”的生物學特性,株行距以4米×4米、5米×5米、6米×6米、7米×7米為宜,以滿足沙冬青成齡後對水分、養分、光照條件的需求。

栽培技術

松土、除草、施肥、澆灌是幼林撫育的主要管理措施。松土可有效地減少土壤及幼苗的水分蒸發,提高土壤含水量,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透氣性和吸水性,土壤會提高接納降水的能力,為微生物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除草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長,消除雜草根系,為幼苗提供更多的營養和陽光,消除争水、争肥的生長威脅。松土和除草的次數要根據林木生長的快慢而定,努力增加林木營養面積,提高保土、保水效果。

幼林撫育還要特别注重施肥和灌水的管理,根據多年的經驗和實際數據證明,适當而充足的施肥或灌水,可以提高林木生長速度,降低樹木死亡率。

主要價值

沙冬青能夠抗風沙,生長季節茂密、碧綠,由于沙冬青是北方惟一的常綠灌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更是人煙稀少的荒漠和難以管護的荒山秃嶺營造水土保持林的優良樹種。

沙冬青作為蒙藥之一,其葉子煮水服用可以治療肺病、咳嗽、咳痰、腹痛;枝葉入藥,能祛風、活血、止痛,外用主治凍瘡、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等。

其葉和嫩枝含有多種生物堿,性溫有毒,牲畜少有啃食,可作為殺蟲劑。種子富含油脂,其脂肪酸組成中亞油酸含量高達87.6%,在食品、化工、醫療保健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沙冬青還可作為鐵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設通過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地帶的護路樹種和隔離帶樹種。同時,沙冬青也可作為城市綠化樹種或綠籬,一年四季長青,便于修剪。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物種現狀

沙冬青的天然分布區主要在中國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區,該區域風大幹旱,自然條件嚴酷。

沙冬青的繁殖方式主要是種子繁殖,其它繁殖方式難以成活,而種子萌發需要較高的土壤含水量,因此在水分匮乏的分布區内,沙冬青天然更新能力差。

而沙冬青的主要繁殖材料種子,成熟前後易受到蟲害和鳥害的影響,真正落入土中的完好種子不到5%,造成沙冬青天然更新植株極其匮乏。由于砍伐破壞,已瀕臨絕種。

保護價值

沙冬青是中國重點保護的第一批珍稀瀕危物種,為古第三紀孑遺種、亞洲中部特有物種,也是中國西北荒漠地區惟一的超旱生常綠闊葉灌木樹種。

沙冬青不僅是鑒定古地質年代發生重大變化的活化石,還可為古氣候變化和古地理環境變遷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保護措施

應在分布較集中的地區:建立自然保護區;人工促進天然群落恢複;擴大栽培區域的實踐及繁殖與培育技術的研究。

上一篇:雀麥

下一篇:山野豌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