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彘蜂

水彘蜂

淺水生蟲類
水彘蜂(螞蟥),在雲南令人談虎色變的“水彘蜂”,是種淺水生蟲類,十分喜歡附着在漂浮的物體上産卵,蟲卵見水就活,就像是幹海綿吸收了水分一樣,迅速膨脹,身體變成白色手指肚大小的水彘,兩側長出小指蓋一樣的鳍狀物,遊動的速度極快,咬起人來雖然厲害,但是飛不出水面。象肥蛆一樣的“水彘蜂”營養價值極高,是水蛇水蟒最喜歡的零食。水彘蜂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上遊、 金沙江水系、青藏高原東部地區[1]。
    中文名: 拉丁學名:Hirudo 别名: 界:動物界 門:環節動物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颚蛭目 亞目: 科:水蛭科 亞科: 族:水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長江上遊、 金沙江水系、青藏高原東部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水彘蜂(shui,zhi,feng) 别稱:重慶稱螞蟥 學名:水蛭

基本介紹

水彘蜂:在雲南令人談虎色變的“水彘蜂”,是種淺水生蟲類,十分喜歡附着在漂浮的物體上産卵,蟲卵見水就活,就像是幹海綿吸收了水分一樣,迅速膨脹,身體變成白色手指肚大小的水彘,兩側長出小指蓋一樣的鳍狀物,遊動的速度極快,咬起人來雖然厲害,但是飛不出水面。象肥蛆一樣的“水彘蜂”營養價值極高,是水蛇水蟒最喜歡的零食。

形态特征

可供參考現實物種:水蜂子,隻不過非蟲而是魚。白緣,俗名水蜂子,

全長20厘米,外側颏須約等于頭長。胸鳍和背鳍具有3枚毒刺。肛門距腹鳍後端近于距臀鳍起點。各鳍邊緣呈白色或淡黃色。 分布于長江上遊、金沙江水系,是我國青藏高原東部地區特有的小型冷水性底層魚類。耐低溫,抗寒能力強。生存水溫為0~25攝氏度,最适溫度為6~15攝氏度;冰點狀态下1小時(水面結冰)後,雖停止部分活動,但仍可在最适溫度下恢複生機。耐低氧,皮膚和鰓的呼吸功能強。最适溫度下,在濕潤的地面,能存活12小時以上;無需增氧,可在500mL水的燒杯中生存1個月以上。

螞蟥身體背腹扁形,前端較窄,全體成葉片狀或蠕蟲狀。體節固定,一般為34節,末7節愈合成吸盤,固體節可見的隻有27節,每體節又分為數體環(體内無隔膜)。頭部不明顯,常具眼點數對。大多無剛毛,真體腔縮小,有環帶,雌雄同體,直接發育。

環節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重要的标志是身體分體節和有了真體腔。

上一篇:恐貓

下一篇:多葉蘆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