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急敗壞

氣急敗壞

漢語成語
氣急敗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ì jí bài huài,出自《水浒傳》。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生氣的樣子。呼吸急促,狼狽不堪。因憤怒或激動而慌張地說話、回答或喊叫。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示例那時氣急敗壞的樣子,實是不堪入目。清·吳趼人《瞎編奇聞》
    中文名:氣急敗壞 外文名:flustered and exasperated 拼音:qì jí bài huài 近義詞: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反義詞:平心靜氣、心平氣和 出處:明·施耐庵《水浒全傳》 用法:貶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注音:ㄑㄧˋ ㄐㄧˊ ㄅㄞˋ ㄏㄨㄞˋ

釋義

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生氣的樣子。呼吸急促,狼狽不堪。因憤怒或激動而慌張地說話、回答或喊叫。

出處

《水浒全傳》第五回:“隻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裡叫道:‘苦也!苦也!’大頭領連忙問道:‘有什麼事,慌做一團?’”

例句

《說嶽全傳》第七一回:“忽見那些逃回軍士,氣急敗壞,跑回營來。”

魯迅《故事新編·采薇》:“約摸有烙十張餅的時候,這才氣急敗壞的跑回來,鼻子凍得通紅,嘴裡一陣一陣的噴着白蒸氣。”

歇後語

挨了棒的狗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十分慌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