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

歐美

歐洲和北美的統稱
“歐美”是世界上的一塊地域,其文化屬于西方文化,是歐洲和北美的統稱。主要是指歐洲全境、北美,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統治血統為白人;有時也包括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和以色列,因為這些國家由于曆史原因,文化與歐洲淵源較深。西方世界主要特征為:國家的人民普遍享有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并得到法律保障,有民主選舉,強調人權和法治。語言系統多使用拼音文字,拉丁字母或西裡爾字母書寫;文化上多承傳曆史悠久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文化。
  • 中文名:歐美
  • 外文名:Europe and America
  • 别名:
  • 下轄地區:歐洲,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
  • 氣候條件:溫帶海洋性氣候
  • 著名景點: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大本鐘,自由女神像

歐洲

歐洲全稱為“歐羅巴洲”。古代的閃米特人将西方日落處叫“歐羅巴”。以後在傳播過程中略有發展,他們逐步把居住地的東部地區叫“亞細亞”、西部地區叫“歐羅巴”。歐、亞兩洲緊緊連在一起,兩洲的劃分是根據兩地不同的自然條件來決定的。兩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作為其分界線。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個洲。十九世紀中葉,歐洲不少國家已進入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和鬥争一直表現得很劇烈,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歐洲發生的。

歐洲位于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東經66度10分,北緯67度46分),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西經9度31分,北緯38度47分),北至諾爾辰角(東經27度42分,北緯71度08分)。東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同亞洲分界;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西北隔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對。面積1016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五個地區。

居民

歐洲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城市人口約占全洲人口的64%,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歐洲的人口分布以西部最密,萊茵河中遊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時東部和泰晤士河下遊每平方千米均在200人以上,歐洲絕大部分居民是白種人(歐羅巴人種)。居民分屬下列語系:印歐語系,屬此語系的居民占全洲總人口的95%,包括斯拉夫、日爾曼、拉丁、阿爾巴尼亞、希臘、凱爾特語族的民族;烏拉爾語系,包括芬蘭、烏戈爾、薩莫耶語族的民族。居民多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等。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國梵蒂岡,是世界天主教中心。

地形地貌

歐洲大陸是亞歐大陸伸入大西洋中的一個大半島,其面積占亞歐大陸的1/5。大陸海岸線長37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複雜的一個洲,切割最為厲害。多半島、島嶼、港灣和深入大陸的内海。歐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冰川地形分布較廣,高山峻嶺彙集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占全洲面積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占全洲面積的60%。全洲平均海拔300米,是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阿爾卑斯山脈橫亘南部,是歐洲最高大的山脈,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山勢雄偉,許多高峰終年白雪皚皚,山谷冰川發育,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幹向東伸展為喀爾巴阡山脈,向東南延伸為韋萊比特山、特納拉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甯山脈,向西南延伸為比利牛斯山脈。東部歐、亞兩洲交界處有烏拉爾山脈。東南部高加索山脈的主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為歐洲最高峰。歐洲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歐洲東部和中部,主要有東歐平原(又稱俄羅斯平原,面積約占全洲的一半)、波德平原(也叫中歐平原)和西歐平原。裡海北部沿岸低地在海平面以下28米,為全洲最低點。南歐和北歐的冰島多火山,地震頻繁。

河流湖泊

在世界各洲中,歐洲的河流,分布很均勻,河網稠密,水量也較充足,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河流大多發源于歐洲中部,分别流入大西洋、北冰洋、裡海、黑海和地中海。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長3690千米。多瑙河為第二大河,長2850千米。歐洲是一個多小湖群的大陸,湖泊多為冰川作用形成,如芬蘭素有“千湖之國”的稱号,全境大小湖泊有6萬個以上,内陸水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9%多。阿爾卑斯山麓地帶分布着許多較大的冰碛湖和構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經湖泊,湖泊地區如日内瓦湖區成為著名的遊覽地。

氣候

歐洲大部分地區地處北溫帶,氣候溫和濕潤。西部大西洋沿岸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多雨霧,是典型的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東部因遠離海洋,屬大陸性溫帶闊葉林氣候。東歐平原北部屬溫帶針葉林氣候。北冰洋沿岸地區冬季嚴寒,夏季涼爽而短促,屬寒帶苔原氣候。南部地中海海沿岸地區冬暖多雨,夏熱幹燥,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

自然資源

歐洲的礦物資源以煤、石油、鐵比較豐富。煤主要分布在烏克蘭的頓巴斯、波蘭的西裡西亞、德國的魯爾和薩爾、法國的洛林和北部、英國的英格蘭中部等地,這些地方均有世界著名的大煤田。石油主要分布在喀爾巴阡山脈山麓地區、北海及其沿岸地區。其它比較重要的還有天然氣、鉀鹽、銅、鉻、褐煤、鉛、鋅、汞和硫磺等。阿爾巴尼亞的天然瀝青世界著名。歐洲的森林面積約占全洲總面積的39%(包括俄羅斯全部)。占世界總面積的23%。西部沿海為世界著名漁場,主要有挪威海、北海、巴倫支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等漁場。編輯本段經濟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洲,工業生産水平和農業機械化程度均較高。生産總值在世界各洲中居首位,其中工業生産總值占的比重很大。大多數國家糧食自給不足。西歐工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主要為德國、法國、英國,其次為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等。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産在世界工業生産中均居前列。

美洲

美洲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合稱,也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又稱新大陸。從公元1492年開始,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三次西航。他到達了現在美洲的巴哈馬群島,自己以為到了印度,就把自己發現的島嶼稱為西印度群島,并把那裡的土著居民叫印第安,意即印度人。

“亞美利加”是由一位探險者的名字演變而來的。公元1499年至1504年間,意大利探險家亞美利哥到美洲探險,到達了南美洲北部地區。他證明1492年哥倫布發現的這塊地方隻是歐洲人所不知道的“新大陸”,而不是印度。後來意大利曆史學家彼得·馬爾太爾在他的著作中首先用新大陸稱呼美洲。德國地理學家華爾西穆勒在他的著作中以亞美利加的名字稱這塊大陸為亞美利加洲,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位于西半球的北部。東濱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南美洲分開。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度40分,北緯52度13分),南至馬裡亞托角(西經81度05分,北緯7度12分)西至威爾士王子角(西經168度05分,北緯65度37分),北至默奇森角(西經94度26分,北緯71度59分)。全洲面積為2422.8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

北美洲

北美洲大陸北寬南窄,略呈倒置梯形。西部的北段和北部、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海灣。島嶼多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總面積大約為400萬平方千米,為島嶼面積最大的洲。格陵蘭島面積217.56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島。

北美洲大陸部分地形可分為三個明顯不同的南北縱列帶:

一、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谷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是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北部一般海拔300-600米,南部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之間。主峰米切爾山海拔2037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二、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是多湖泊和急流的地區,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草原。

三、西部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地:東帶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脈,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氣候上的重要分界線;西帶南起美國的海岸山嶺,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海拔一般為1000-1500米;中帶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的海岸山脈、美國的内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嶺等等。阿拉斯加的麥金利山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

東帶和中帶之間為高原和盆地。盆地底部海拔1300-1800來。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5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北美洲的大河,除聖勞倫斯河外,均發源于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詳。按河流長度依次為密西西比河、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格蘭德河、納爾遜河等。北美洲是多湖的大陸,淡水湖面積之廣居各洲的首位,中部高平原區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談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其次為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複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内,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飓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于北溫帶。由于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于0℃的地區,約占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衆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于-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5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占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

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裡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10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遊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飓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龍卷風。西風在翻越落基山脈後,于東麓形成欽諾克焚風。

中美洲

中亞美利加洲的筒稱。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美洲大陸中部地區。東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是連接南、北美洲的橋梁。包括危地馬拉、洪都拉斯、伯利茲、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和巴拿馬。面積約52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984萬。全區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山地緊靠太平洋岸,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最高處海拔達4000米以上,多火山,有活火山40餘座,地震頻繁。中美洲是甘薯的原産地。

南美洲

是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于西半球的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北美洲分開。大陸東至布蘭庫角(西經34度46分,南緯7度09分),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度18分,南緯53度54分),西至帕裡尼亞斯角(西經81度20分,南緯4度41分),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度40分,北緯12度28分)。

面積約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在政治地理上,也有把南美洲及其以并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西印度群島),亦即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面積為2070多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8%。

漢語意義

歐美是一個方向的概念。歐美是太陽落下的方位,與東方相對,在西式地圖上通常用左側來表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歐美的守護神是白虎。中國古代用八卦兌代表歐美,也常用右表示歐美,中國的傳統地圖常以右為西。由此導出的歐美泛指歐美國家,或稱歐美國家、歐美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主要指歐美基督教國家,二戰後更加狹義地指歐美的資本主義國家和已發展國家。在這個意義下歐美成為一個文化圈的代寫。與歐美文化圈(拉丁文化圈)相對的有東亞文化圈和中東的伊斯蘭文化圈(兩者有時都被稱為東方文化圈)。俄羅斯地區的文化有時也會被稱作東方。

在冷戰時期歐美和東方也是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代意詞。

在這個意義中歐美是否包括日本和拉丁美洲國家不是非常明确。雖然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使用資本主義制度,而且是基督教國家,但它們往往被視為第三世界國家,因此是與歐美國家“對立”的。從制度上日本一般被算做歐美世界(而且日本屬已發展國家),從文化圈上日本一般被算做東亞文化圈。

位處東方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因制度、宗教、語言、文化和種族基本上源自英國和歐洲大陸,加上屬已發展國家,所以也被視為歐美。

在佛教中歐美是阿彌陀佛的歐美極樂世界的所在地(在佛教中東方是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

上一篇: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下一篇:Highlander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