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山黧豆

歐山黧豆

豆科山黧豆屬植物
歐山黧豆(學名:Lathyrus palustris)為豆科山黧豆屬下的一個種。
  • 中文名:歐山黧豆
  • 拉丁學名:LathyruspalustrisL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超目:
  • 目: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科:豆科
  • 亞科:蝶形花亞科
  • 族:野豌豆族
  • 亞族:
  • 屬:山黧豆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概述

本種是一個廣布種,可分為四個亞種,即:subsp.palustris,subsp.nudicaulis(Willk.)P.W.Ball,subsp.pilosus(Chain)Hulten,subsp.exalatus Tsui後二亞種在我國有分布,分述如下。

亞種簡介

毛山黧豆(亞種)

subsp.pilosus(Cham.)Hulten,Fl.Aleut,Isl.236.1937;Tsui in Bull.Bot.Res.4(1):53.1984.--Lathyrus piloms Cham.Linnaea6:548.1831;Bissler in Fedde,Repert.Sp.Nov.84:420.1973.

毛山黧豆(原變種)

多年生草本,高15-100厘米,莖攀援,常成之字形彎曲,具翅,有分枝,被短柔毛。葉具小葉2-4對;托葉半箭形,長12-15毫米,寬2-3(-4)毫米;葉軸先端具有分歧的卷須;小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4厘米,寬4-8毫米,兩端圓鈍,先端具細尖,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被柔毛,下面較密,總狀花序腋生,通常長于葉1.5倍,具(2)3-4(-5)朵花,花梗比萼短或近等長;花長13-15(-20)毫米;萼鐘狀,萼筒長3.5-5毫米,萼齒不等大,最下一枚最長,狹三角形,較萼筒短。

花冠紫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微凹,中部以下漸狹成瓣柄,翼瓣較旗瓣短,倒卵形,具耳,自瓣片基部彎曲成線形瓣柄,龍骨瓣略短于翼瓣,半圓形,先端尖,基部具線形瓣柄;子房線形;莢果線形,長3-4厘米,先端具喙。花期6-7月,果期(7)8-9月。

産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山西、甘肅、青海、浙江等省區。俄羅斯、日本、朝鮮及蒙古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羅斯勘察加。

線葉山黧豆(變種)

莖通常具狹翅,葉具小葉1-2(-3)對,卷須不發達,通常不分枝且較短;托葉線形。小葉線形,稀橢圓披針形,通常寬3-5毫米。總狀花序上花較少,通常1-2朵花,稀3-4朵。

産四川西部、雲南中部及西北部。

無翅山黧豆(亞種)

草本植物,無毛,莖無翅;托葉較大,長(12)13-25(-30)毫米,寬2-8毫米;小葉通常長圓狀披針形,長3-6厘米,寬5-10(-14)毫米。總狀花序等于或長于葉,具(2)3-8(-10)朵花,花萼鐘狀,萼齒不等,最下一萼齒長于萼筒。莢果棕色,具網紋。

産山西、新疆、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無翅山黧豆(原變型)

植株無毛。

分布區同亞種。

微毛山黧豆(變型)

植株疏被短柔毛。

分布于四川、雲南。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雅江。

上一篇:炝蓮白

下一篇:特侖蘇醇纖牛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