檫樹

檫樹

樟科檫木屬植物檫木的根或莖等
檫樹(拉丁名:Sassafras tsumu),生長快,材質好,用途廣,是主要的鄉土速生闊葉樹種之一。其種子含有30%鋅油,用于制造油漆。樹形挺拔,紅葉迎秋,又是良好的風景樹種。檫樹是喜光、深根性樹種,适宜在土層深厚、通氣、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垂直分布在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适生于年均溫12.0-20.0℃,絕對最低溫度不到-10℃。多分布于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中部至下部及坡麓。[1]
    中文名:檫樹 拉丁學名:Sassafras tsumu 别名:桐梓樹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樟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檫樹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外文名:Root of Common Sassafras 特點:生長快,材質好,用途廣 來源:樟科檫木屬植物檫木的根或莖等

植物學史

檫樹是北美本土的一種常見的香檫樹。我們的檫樹是小型或者中型喬木,從新英格蘭到安大略湖、愛荷華州和堪薩斯州,南至墨西哥灣均有分布。

這種樟科植物也包括幾種喬木,沿着圍牆、路旁、廢棄的農田、幹燥的樹林和其他開闊和半開闊地帶均可以找到,它們的樹皮被磨成粉,做成肉桂。檫樹叢常常從根部發芽生長,哥倫布航海後不久,檫樹的藥用價值得到公認,如今在市場上主要被當作香料使用。

形态特征

檫木落葉喬木,高達35米。幼時樹皮黃綠色,平滑,老則變灰褐色,有縱裂;幼枝有毛,後漸脫落。葉互生,或聚生于枝端;葉片闊卵形至橢圓形,全緣或上部2~3裂,長10~22厘米,寬4~1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有時兩側不對稱,近基部通常有3出脈,下面幼時有毛,後脫落;葉柄長1.5~5厘米。

花小,黃色,雜性異株;短圓錐花序頂生,先葉開放;花被片6,披針形;能育雄蕊9,不育雄蕊3,花藥4室,均内向瓣裂;雌蕊1。

核果球形,藍黑色,直徑約5毫米,表面有蠟質粉,果梗淡紅色,肥大。花期3~4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檫樹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13個省區,其水平分布東起浙江的西北部,福建閩北地區,南至廣東北部,西達四川中部,北至安徽的西北部。其中,以湖南的武陵山,雪峰山脈,江西的懷玉山脈,九嶺山脈,以及湘贛兩省交界的武功山、羅霄山脈一帶為主要分布區,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區。多系天然散生林,與馬尾松、杉木、毛竹、樟樹、苦槠、拟赤楊等樹種混生。江西德興、婺源、樂平、贛縣等地有較大面積的人工林。

檫樹喜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适宜于年平均溫度為15~20℃,年降雨量1200~200毫米的地區生長。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壤或山地黃紅壤、黃壤上生長良好。瘠薄幹旱地生長不良,低窪積水地易得爛根病而緻樹木死亡。幼樹對霜凍較敏感,常因霜凍而枯梢。天然下種更新能力強,現有天然林和人工杉木林中散生分布的天然檫樹,大多借助鳥類排洩糞便中的種子繁殖而成。此類天然檫樹生長穩定,大多能成大徑材。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不耐陰。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快。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或黃壤上均能生長良好,陡坡土層淺薄處亦能生長,西坡樹幹易遭日灼。喜與其他樹種混種,但水濕或低窪地不能生長。

栽培技術

主要用種子繁殖,也可萌芽更新。采種母樹樹齡10-20年,種子産量高,質量好。檫樹自然類型較多,種子成熟期不一。大暑籽在7月上旬成熟,立秋籽在8月上旬成熟。檫果果皮藍黑色并帶有白色蠟質時,即表示種子成熟。一般成熟後7-10d,種子就完全脫落,因此,采種要及時,可分批采收。

果實采回後,應立即冷水浸漬,搓去果皮,用水沖淨,再将種子表面油脂,用草木灰溶液浸漬,清水洗淨陰幹,然後在通風陰涼的室内沙藏。檫樹種子具有休眠期長,發芽不整齊,2-3年才能全部發芽出土的特點,故播種前應用1份開水與1份冷水混合,進行浸種半小時,再用稻草蓋好保溫催芽,溫度保持在20-30℃。定時翻動拌勻,4-5d種子露白,宜選露白種子在2月中旬播種。條播,行距18-24cm,株距15-18cm,每1hm2播種量15-22.5kg,經過催芽的種子發芽可提早15d左右。一年生苗就可出圃造林。最好與樟、杉等樹種混交。如純林,造林密度以每1hm21500株左右為宜。

田間管理

幼林期間全懇深翻埋青,或以替代撫,間種豆類和綠肥。撫育時應做到補植、除萌、開溝排水、扶正培土等。當郁閉度達0.7m以上,可分1-2次間伐撫育,适當調節密度,但切忌整枝。

病蟲防治

苗木莖腐病,發病初期,噴灑65%代森鋅500-6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每隔7-10d1次,連續噴4-5次,檫白輪蚧,易發生在溫暖潮濕、空氣不大流通,日照不易直射的純林中,用50%馬拉松、40%樂果1000倍液,或50%殺螟松、25%亞胺硫磷800倍液在5月至6月防治第1代初孵若蟲。另有檫木透翅蛾幼蟲、檫長足象、黃翅大白蟻等,須加防治。

一、用途

檫樹是我國南方分布廣、用途大的珍貴闊葉用材、綠化樹種。其材質優良、容易幹燥、不翹不裂,加工容易,切面光滑,紋理美觀,堅硬細緻,抗腐性強,富彈性,具芳香,耐水濕;是造船、軍工、建築、橋梁、枕木、家具、農具的優良用材。果、葉、根可提制黃樟油。

二、适生環境

檫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和避風環境,要求年平均氣溫10-20℃,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檫樹是喜光的陽性樹種,具有明顯的主根,要求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長。

三、育苗

檫樹苗圃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PH4.5-6.5)壤土或沙壤土,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要深翻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可用廄肥或廄肥與火土灰的混合肥,每畝2000-2500公斤,并在其中加入約1%的磷肥(即每畝20-25公斤)混勻施入。

播種季節秋、春均可,但以春播發芽整齊,出土一緻,一般在“春分”至“清明”為宜。播種前,種子先用冷水浸種24小時後,用0.05-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20-30分鐘,用清水洗淨,倒入60℃溫水中攪拌浸種30分鐘後,用蘿筐下墊一層經熱水燙過的稻草,将種子放入其中,再蓋上一層稻草,壓實,放在保溫的地方,每天澆淋一次40℃左右的溫水,定時檢查,使溫度保持在20-30℃之間,并注意翻動均勻。4-5天後,種子開始“破胸露白”,選出“破胸”種子進行播種。播種方法采用開溝點播,溝距18-24厘米,粒距15-18厘米。經過催芽粒選的種子,每畝播種量1-1.5公斤。播後覆蓋細土1.5-2.0厘米,然後覆蓋草,以保持床面表土濕潤,有利于種子發芽出土。

四、造林技術

1、造林地的選擇。造林地應選擇土層較深厚肥沃,濕潤疏松,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酸性和微酸性壤土及砂壤土。

2、整地方式。在地形坡度較小、勞力充足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可采用寬帶狀整地,也可塊狀整地,造林時挖大穴,規格為50×50×40厘米。

3、栽種技術。檫樹萌動較早,宜在冬季和早春造林,一般每畝50-60株為宜。

五、撫育管理

檫樹幼林生長迅速,一般3年即可郁閉成林。造林後1-2年内,可間種農作物或綠肥,實行以耕代撫或埋青壅蔸,以後再堅持松土除草2-3年。不間作的林分,務必堅持3-5年的全墾深翻壓青,郁閉成林後要适時進行間伐,間伐強度為保存株數的15-20%,一般間伐1-2次即可。

在有條件的地方,為了促進林木迅速成材,應進行施肥,肥料以N、P肥合施為好。

主要價值

檫樹又名梓木、檫木,生長快,材質好,是我國南方優良速生用材樹種,适合營建用材林基地。樹幹高大通直,木材堅硬細緻,紋理美觀,不翹不裂,富有彈性,抗壓力強,耐水濕,有香氣,釘孔不易鏽蝕,是優良的造船用材,也是建築、橋梁、家具和農具的上等用材。種子含有梓油,主要用于制造油漆,還可作塑料工業上的增塑劑。樹皮和根含鞣質,可供鞣皮制革。根入藥。樹形挺拔,早春先花後葉滿樹黃花,晚秋紅葉鮮豔悅目,是優美的風景樹種。

上一篇:蝾螈

下一篇:信天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