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石鲷

條石鲷

石鲷科戀礁性魚類
條石鲷英文名: Japanese parrotfish,rock bream,striped breakperch,屬石鲷科,是一種戀礁性魚類。 石鲷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大部分栖息在溫帶、亞熱帶水域。産下的卵一日半即孵化,幼魚在大洋中成長,成大後則在海岸邊生活。牙齒堅硬,咬碎海螺、蚌類和海膽等後吞食。[1]
    中文名: 拉丁學名:Oplegnathus fascia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鲈形目 亞目: 科:石鲷科 亞科: 族: 屬:石鲷屬 亞屬: 種:條石鲷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條石鲷 中文别名:石鲷、七色 英文名:Japanese parrotfish 二名法:Oplegnathus fasciatus 分布:分布于台灣島以及黃渤海等

介紹

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側扁而高。頭小,前端鈍尖。吻短,眼大,側位,上颌達眼之前緣下方。颌齒愈合成鹦鹉喙嘴狀,鋤骨無齒。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鰓蓋骨上具1扁小棘。體被細小栉鱗,吻部無鱗,頰部具鱗,各鳍基底均被小鱗;背鳍及臀鳍基底均具鱗鞘;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

背鳍單一,硬棘部和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XII,軟條數16;臀鳍硬棘III,軟條數13;尾鳍内凹形。體黃褐色,含體側及頭部眼帶,共有7條黑色橫帶。胸鳍、腹鳍黑色;餘鳍較淡而有黑緣。溫熱帶沿近海魚類,栖于岩礁區;幼魚随着海藻漂移。肉食性,齒銳利,可咬碎貝類或海膽等堅硬之外殼。

分布于太平洋區,包括台灣、中國大陸沿海、韓國、日本及夏威夷群島等沿岸。

早期發育

條石鲷成熟卵子為浮性、端黃卵,卵徑0.86mm±0.012mm(n=30),單油球,油球徑0.18mm-0.22mm。在水溫23.5℃±0.5℃、鹽度30.5、pH8.0-8.3條件下,受精卵經27.5h孵化出膜。初孵仔魚消化道細而直,随着仔魚發育,消化道變得粗大、彎曲,腸道内褶回增多,消化能力增強。

3日齡(仔魚孵化出膜後第一天稱為0日齡,以此類推)仔魚卵黃囊消耗殆盡,開口,肛門與外界相通,油球在6日齡消耗完畢,進入外源性營養階段。仔稚魚培育在室内水泥池進行。在水溫21℃-24℃、鹽度27-33、pH8.0-8.3條件下,仔魚開口餌料為S型褶皺臂尾輪蟲,4日齡仔魚開始攝食輪蟲或輪蟲卵,13日齡開始攝食鹵蟲無節幼體,25日齡開始進行配合飼料轉化,30日齡後苗種攝食配合飼料良好。

4日齡仔魚鳔原基形成,7日齡時鳔開始充氣變為亮泡狀,生活史終生有鳔。色素細胞首先出現在12h50min的胚體上,至18h已在胚體全身分布,随着胚體發育,色素細胞增多。脊椎骨末端彎曲在15日齡開始,至24日齡彎曲過程完成,除腹鳍外其它鳍的鳍條數與成魚一緻,牙齒(硬齒和絨毛齒)生成,可咬食餌料。體表七條橫向黑色素帶是條石鲷的一個顯著體态特征。

21日齡魚體表形成第一條橫向黑色素帶,23日齡時體表形成第二條色素帶,25日齡時形成第三條色素帶,29日齡時仔魚體表第五條色素帶形成,至40日齡時第七條色素帶形成,此時稚魚體态除背鳍、尾鳍、腹鳍上色素外與成體相似。60日齡幼魚鱗片形成,在體态上與成體無明顯區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