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儀

核磁共振儀

臨床檢查設備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在1933年由美國物理學家伊西多·艾薩克·拉比首次實驗成功。自70年代應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
  • 中文名:核磁共振儀
  • 外文名:
  • 用途:臨床檢查
  • 原理:一種物理現象
  • 應用時間:1973年

簡介

核磁共振波譜(NMR)是一種信息豐富、無損分析技術。它提供了有關分子結構、動力學過程的詳細信息,并允許直接觀察化學反應。它也是一種主要的定量方法,即使在複雜的混合物中也能測定分子的濃度。除了衆所周知的氫、碳、氟和磷的觀察外,它還可以用于大量其他元素。可廣泛應用于:有機合成産物及其中間體、天然産物結構測定、藥物結構測定等,廣泛應用于科研、教學、食品分析、醫學診斷、生物、化學、材料、及其它小分子領域。

具體

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内,經射頻脈沖激後産生信号,用探測器檢測并輸入計算機,經過處理轉換在屏幕上顯示圖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産生CT檢測中的僞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MR對檢測腦内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内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内腫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後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

現象來源

核磁共振現象來源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運動。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原子核與電子一樣,也具有自旋角動量,其自旋角動量的具體數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決定。

實驗結果顯示,不同類型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也不同:質量數和質子數均為偶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0;質量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質量數為偶數,質子數為奇數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數為整數。迄今為止,隻有自旋量子數等于1/2的原子核,其核磁共振信号才能夠被人們利用,經常為人們所利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O、19F、31P。

由于原子核攜帶電荷,當原子核自旋時,會由自旋産生一個磁矩,這一磁矩的方向與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與原子核的自旋角動量成正比。将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場中,若原子核磁矩與外加磁場方向不同,則原子核磁矩會繞外磁場方向旋轉,這一現象類似陀螺在旋轉體研究。

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在對身體沒有損害的前提下,快速地獲得患者身體内部結構的高精确度立體圖像。利用這種技術,可以診斷以前無法診斷的疾病,特别是腦和脊髓部位的病變;可以為患者需要手術的部位準确定位,特别是腦手術更離不開這種定位手段;可以更準确地跟蹤患者體内的癌變情況,為更好地治療癌症奠定基礎。此外,由于使用這種技術時不直接接觸被診斷者的身體,因而還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