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準大氣壓

标準大氣壓

标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
标準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标準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裡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化學中曾一度将标準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将“标準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1标準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标準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标準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中文名:标準大氣壓 外文名: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 别名:大氣壓 提出者:托裡拆利 提出時間:1644年 應用學科:物理、化學

定義

一個标準大氣壓是這樣規定的: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于1013.25百帕)。

大氣層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着,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像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内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裡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厘米後就不再下降了。這4厘米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裡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于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準确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标準狀态下為1.01×105Pa。1654年格裡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

大氣壓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标準”: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産生的壓強叫做标準大氣壓。既然是“标準”,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準确性。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千克/m³,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牛/千克。于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銀柱産生的壓強為

p水銀=ρ水銀gh=13.595×103千克/m³×9.80672牛/千克×0.76米=1.01325×105帕。

這就是1标準大氣壓的值。

大氣壓換算

1公斤等于0.1Mpa等于一标準大氣壓 一公斤是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簡稱. 一公斤力等于9.8牛頓

所以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就=(9.8/0.0001)Pa=0.098MPa約等于0.1MPa.. 而一标準大氣壓=1.01325X100000Pa 也是約等于0.1MPa.=105Pa

因此:1MPa=10公斤力=10㎏/c㎡

1MPa=10标準大氣壓

真空度概念

顧名思義就是真空的程度。是真空泵、微型真空泵、微型氣泵、微型抽氣泵、微型抽氣打氣泵等抽真空設備的一個主要參數。

所謂“真空“,是指在給定的空間内,壓強低于101325帕斯卡(也即一個标準大氣壓強約101kPa)的氣體狀态。

在真空狀态下,氣體的稀薄程度通常用氣體的壓力值來表示,顯然,該壓力值越小則表示氣體越稀薄。

氣壓大小變化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産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于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随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随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随高度的變化情況:大氣壓強随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并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随着降低。

随氣候的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大氣壓比夏天高,早上氣壓比中午高。

往往,當大氣壓降低時,天氣轉陰;大氣壓升高時,天氣轉晴。氣壓發生變化有很多原因,其中空氣溫度的變化是引起氣壓變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當空氣冷卻時,空氣收縮,密度增大,單位面積上承受的空氣柱重量增加,氣壓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氣一到,總是伴随着氣壓的升高,而暖空氣來臨的時候,氣壓又會降低。冬天是冷空氣的世界,夏天則是暖空氣的天地,氣壓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測量相關實驗

托裡拆利實驗

舊時,學術界對空氣是否有重量和真空是否可能存在的問題還認識不清,主要是受亞裡士多德思想的遺留影響,認為“世間萬物之中除了火和空氣以外均有各自的重量。”并堅持自然界“害怕真空”的說法。伽利略對此說法表示懷疑,他說:“我們不能相信亞裡士多德所說的那樣,僅僅認為某物是輕的,某物是重的,而應當認識到所有的物體都有其各自的重量,隻不過各有重量大小不同和質地疏密之分而已。”“如果人們憑感覺和理解都還不能認識到真空的存在,那麼憑感覺和理解又如何能否認真空的存在呢?”伽利略曾發現,抽水機在工作時,不能把水抽到10米以上的高度,他把這一現象歸結為水柱受不了它本身重量之故,再找不到合理滿意的解釋。

托裡拆利堅決贊同伽利略的關于空氣有重量和真空存在的說法。在總結前人理論和實驗的基礎上,托裡拆利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實現了真空,驗證了空氣有重量的事實,否定了亞裡士多德的關于真空力的說法。

大約在1641年,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貝爾提曾用一根10米多長的鉛管做成了一個真空實驗。托裡拆利受到了這個實驗的啟發,想到用較大密度的海水、蜂蜜、水銀等做實驗。他選用的水銀實驗,取得了最成功的結果。他将一根長度為1米的玻璃管灌滿水銀,然後用手指頂住管口,将其倒插進裝有水銀的水銀槽裡,放開手指後,可見管内部頂上的水銀已下落,留出空間來了,而下面的部分則仍充滿水銀。為了進一步證明管中水銀面上部确實是真空,托裡拆利又改進了實驗。

他在水銀槽中将其水銀面以上直到缸口注滿清水,然後把玻璃管緩緩地向上提起,當玻璃管管口提高到水銀和水的界面以上時,管中的水銀便很快地瀉出來了,同時水猛然向上竄管中,直至管頂。由此可見,原先管内水銀柱以上部分确實是空無所有的空間。原來的水銀柱和如今的水柱都不是被什麼真空力所吸引住的,而是被管外水銀面上的空氣重量所産生的壓力托住的。

托裡拆利的實驗是對亞裡士多德的力學的最後緻命打擊,于是有些人便妄圖否定托裡拆利的研究成果,提出玻璃管上端内充有“純淨的空氣”,并非真空。大家各抒已見, 衆說紛壇,引起了一場激烈的争論。争論一直持續到帕斯卡的實驗成功證實托裡拆利的理論後才逐漸統一起來 。

托裡拆利在實驗中還發現不管玻璃管長度如何,也不管玻璃管傾斜程度如何,水銀柱的豎直高度總保持在同一個高度(760mm) ,他還于1644年同維維安尼 合作,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具水銀氣壓計。

實驗介紹

1643年,托裡拆利與伽利略的另一個更年輕的學生維維安尼一起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做了著名的“托裡拆利實驗”。

目的和要求

理解托裡拆利實驗的原理,了解實驗的作法、操作過程和步驟。

儀器和器材

托裡拆利實驗器(J2116型),水銀,1米以上的長玻璃管(或兩根玻璃管中間用橡皮管連接),燒杯,紅色水。

實驗方法

1.一隻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滿水銀,排除空氣,用另一隻手的食指緊緊堵住玻璃管開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銀的槽裡,待開口端全部浸入水銀槽内時放開手指,将管子豎直固定,讀出水銀柱的豎直高度。

2.逐漸傾斜玻璃管,管内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

3.繼續傾斜玻璃管,當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滿水銀,說明管内确實沒有空氣。

4.用内徑不同的玻璃管和長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這個實驗(或同時做,把它們并列在一起對比),可以發現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說明大氣壓強與玻璃管的粗細、長短無關。

5.将長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緊封閉,往管中注滿紅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開手指。觀察現象并提問學生:“如把頂端橡皮塞拔去,在外部大氣壓強作用下,水柱會不會從管頂噴出?”然後演示驗證,從而消除一些片面認識,加深理解。

注意事項

1.說明托裡拆利真空的存在,是實驗的關鍵,隻有這一點成立,才能得出“水銀柱的壓強等于大氣壓強”。

2.水銀有劇毒,對人體非常有害,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玻璃管要選管壁較厚、内徑較小的。操作時要避免碰撞和晃動,嚴防管子折斷。切不可将水銀散失在教室裡。灌水銀時最好用注射針筒或用細頸尖口的漏鬥,下面用大塑料盒(搪瓷盆)墊上,以防水銀濺落在地。右手食指如有傷口,絕對不能帶傷口操作,可用膠皮手指套保護食指。如水銀萬一濺落在地,要設法收集,無法收集時,可撒硫磺粉使之硫化,然後收集埋掉,并打開窗戶通風。

3.要減少實驗誤差,必須注意:①玻璃管、水銀槽必須清潔、幹燥,不能有灰塵、雜質和水分。②水銀必須清潔,如混入塵埃雜質,或溶有其他金屬生成汞齊而附在玻璃管内表面,會使讀數不精确,影響效果。③灌水銀時和灌後倒置水銀槽中都不能混入空氣。可用一根紗包線或漆包線一直通到玻璃管底部,灌水銀時,不時地上下拉動紗包線,使氣泡跟着排出。

4.托裡拆利實驗是定量測量大氣壓強值的重要實驗,教師要認真準備,操作要規範,給學生作出表率。要教會學生讀數和觀察的方法:如米尺的起點線與槽内水銀面凸面要處于同一水平線上;讀數時,視線應與水銀面、刻度線在同一水平線上等。

馬德堡半球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德語:Magdeburger Halbkugeln),亦作馬格德堡半球實驗,是1654年時,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托·馮·格裡克于羅馬帝國的雷根斯堡(今德國雷根斯堡)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真空的存在。而此實驗也因格裡克的職銜而被稱為“馬德堡半球”實驗。當年的進行實驗的兩個半球仍保存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中。現時也有供教學用途的仿制品,用作示範氣壓的原理,它們的體積也比當年的半球小得多,把半球的空間抽真空,不需再用十多匹就可拉開。有少數人在嘲笑托裡拆利;再聽說雙方争論得很激烈,互不相讓,針鋒相對。因此,格裡克雖在遠離意大利的德國,但很抱不平,義憤填膺。

他匆匆忙忙找來玻璃管子和水銀,重新做托裡拆利這個實驗,斷定這個實驗是準确無誤的;再将一個密封完好的木桶中的空氣抽走,木桶就“砰!”的一聲被大氣“壓”碎了!

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兩個半球,直徑14英寸,即30多厘米,并請來一大隊人馬,在市郊做起“大型實驗”。

這年5月8日的這一天,美麗的馬德堡市風和日麗,晴空萬裡,十分爽朗,一大批人圍在實驗場上,熙熙嚷嚷十分熱鬧。有的說這樣,有的說那樣;有的支持格裡克,希望實驗成功;有的斷言實驗會失敗;人們在議論着,在争論着;在預言着;還有的人一邊在大街小巷裡往實驗場跑,一邊高聲大叫:“市長演馬戲了!市長演馬戲了……”

格裡克和助手當衆把這個黃銅的半球殼中間墊上橡皮圈;再把兩個半球殼灌滿水後合在一起;然後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後,把氣嘴上的龍頭擰緊封閉.這時,周圍的大氣把兩個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

格裡克一揮手,四個馬夫牽來十六匹高頭大馬,在球的兩邊各拴四匹.格裡克一聲令下,四個馬夫揚鞭催馬、背道而拉!好像在“拔河”似的。“加油!加油!”實驗場上黑壓壓的人群一邊整齊地喊着,一邊打着拍子。4個馬夫,16匹大馬,都搞得渾身是汗.但是,銅球仍是原封不動.格裡克隻好搖搖手暫停一下。

然後,左右兩隊,人馬倍增.馬夫們喝了些開水,擦擦頭額上的汗水,又在準備着第二次表現。格裡克再一揮手,實驗場上更是熱鬧非常.16匹大馬,死勁抗拉,八個馬夫在大聲吆喊,揮鞭催馬……實驗的上的人群,更是伸長脖子,一個勁兒地看着,不時地發出“嘩!嘩!”的響聲。 突然,“啪!”的一聲巨響,銅球分開成原來的兩半,格裡克舉起這兩個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聲宣告:“先生們!女士們!市民們!你們該相信了吧!大氣壓是有的,大氣壓力是大得這樣厲害!這麼驚人!……”

原理

實驗結束後,仍有些人不理解這兩個半球為什麼拉不開,七嘴八舌地問他,他又耐心地作着詳盡的解釋:“平時,我們将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内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沒有大氣作用似的。但是我把它抽成真空後,球内沒有向外的大氣壓力了,隻有球外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

通過這次“大型實驗”,人們都終于相信有真空;有大氣;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很驚人,但是,為了這次實驗,格裡克市長竟隻花費了4000英鎊。

社會評價

在當今社會,人們終于可以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看到這個實驗的原始“設備”,也就是那兩個半球。世紀之交時,馬德堡市在當時的德國園林博覽會場地内建起了一座“千年塔”,裡面也放了兩個半球,以紀念格裡克,不過是複制品了。

為了紀念這位老市長,馬德堡人在老市政廳旁的小廣場上豎起了他的雕像,還用他來為年輕的馬德堡大學命名。

結論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力是非常強大的。實驗中,将兩個半球内的空氣抽掉,使球内的空氣粒子的數量減少, 下降。球外的大氣便把兩個半球緊壓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開了。抽掉越多,壓力越大。

發展沿革

标準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标準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于760mm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并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于是就規定760mm汞柱高為标準大氣壓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0mm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随緯度而變化。

為了确保标準大氣壓是一個定值,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聲明,規定标準大氣壓值為101.325kPa。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着,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像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内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43年,意大利科學家托裡拆利在一根80cm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cm後就不再下降了。這4cm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裡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于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準确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标準狀态下為1.01×105帕(Pa)。 為證實大氣壓力和真空的存在,1654年格裡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産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于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随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随高度減小也不均勻。

影響因素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并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随着降低。一般說來,陰雨天的大氣壓比晴天小,晴天發現大氣壓突然降低是将下雨的先兆;而連續下了幾天雨發現大氣壓變大,可以預計即将轉晴。另外,大氣壓的變化跟溫度也有關系。因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标準”: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mm高水銀柱産生的壓強叫做标準大氣壓。既然是“标準”,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準确性。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kg/m3,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3N/kg。于是可得760mm高水銀柱産生的壓強為

p水銀=ρ水銀gh

=13.595×103kg/m3×9.80672N/kg×0.76m

=1.01325×105Pa。

這就是1标準大氣壓的值,記為1atm。

國家标準GB1920-80 标準大氣(30公裡以下部分)規定:選取1976年美國标準大氣,其30公裡以下部分作為我國國家标準,30公裡以上部分可參考使用。标準重力加速度g=9.80665 N/kg,海平面絕對溫度T=288.150 K,海平面空氣密度ρ=1.2250 kg/m3。

在最近的科學工作中,為方便起見,有另外将1标準大氣壓定義為100kPa的,記為1bar。故提到标準大氣壓,也可以指100kPa。

溫度、濕度與大氣壓強的關系:濕度越大大氣壓強越小。

初中物理老師告訴我們:“大氣壓的變化跟天氣有密切的關系.一般地說,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對這段叙述,就是老師也往往不易說清,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可歸結為溫度、濕度與大氣壓強的關系問題。今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

我們通常所稱的大氣,就是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整個空氣層。它除了含有氮氣、氧氣及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外,還含有水汽和塵埃。我們把含水汽很少(即濕度小)的空氣稱“幹空氣”,而把含水汽較多(即濕度大)的空氣稱“濕空氣”。不要以為“幹”的東西一定比“濕”的東西輕。其實,幹空氣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幹空氣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狀況下,幹空氣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僅為幹空氣密度的62%左右。

應當說,由于大氣處于地球周圍的一個開放空間,而不存在約束其運動範圍的具體疆界,這就使它跟處于密閉容器中的氣體不同。對一個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來說,隻要容器中氣體未達到飽和狀态,那麼,當我們向容器中輸入水汽的時候,氣體的壓強必然會增加。而大氣的情況則不然。當因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使某區域中的大氣濕度增大時,則該區域中的“濕空氣”分子(包括空氣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圍地區擴散。其結果将導緻該區域大氣中的“幹空氣”含量比周圍地區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圍地區大。這猶如在大豆中摻入棉籽時其混合體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樣,所以該區域的濕空氣密度也就小于其它地區的幹空氣密度。這樣,對該區域的一個單位底面積的氣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于其它幹空氣地區同樣的氣柱這也就告訴我們,大氣壓随空氣濕度的增大而減小。就陰天與晴天而言,實際上也就是陰天的空氣濕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陰天的大氣壓也就比晴天小。

我們知道,氣體分子的“碰撞”是産生氣體壓強的根本原因。因而對大氣壓随空氣濕度而變化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由此作出解釋,根據氣體分子運動的基本理論,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

則氣體分子的平均動量(僅考慮其大小)

由此可見,平均質量大的氣體分子,其平均動量也大(有的文獻中所言:“幹空氣的平均速度也大于濕空氣”,是不正确的)。而對相同狀況下的幹空氣與濕空氣來說,由于幹空氣中的氣體分子密度及分子的平均質量都比濕空氣要大,且幹空氣分子的平均動量也比濕空氣大,因而濕度小的幹空氣壓強也就比濕度大的濕空氣大。

當我們給盛有空氣的密閉容器加熱的時候,則其壓強當然也會增大。而對大氣來說情況就不同了。當某一區域的大氣溫度因某種因素而升高時,必将引起空氣體積的膨脹,空氣分子勢必要向周圍地區擴散。溫度高,氣體分子固然會運動得快些,這将成為促進壓強增大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随着溫度的升高,氣體分子便向周圍擴散,則該區域内的氣體分子數就要減少,從而形成一個促使壓強減小的因素。而實際的情況乃是上述兩種對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至于這兩種因素中哪個起主要作用,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大陸及海洋上氣壓随氣溫變化的實際情況。我們說,夏季大陸上氣溫比海洋上高,由于大陸上的空氣向海洋上擴散,而使大陸上的氣壓比海洋上低;冬季大陸氣溫比海洋上低,由于海洋上空氣要向大陸上擴散,又使大陸上氣壓比海洋上高。而由此可見,在溫度變化和分子擴散兩個因素中,擴散起着主要的、決定性的作用。應當指出,這裡所說的擴散,是指空氣的橫向流動。因為由空氣的縱向流動并不能改變豎直氣柱的重量(有的文獻②把因溫度而産生的氣壓變化說成是空氣沉浮的結果,這是不妥的),因而也就不能改變大氣的壓強(對重力加速度g因高度變化而産生的影響完全可以忽略)。

由于地球上的大氣總量是基本上恒定的。當一個地區的氣溫增加時,往往伴随着另一個地區溫度的降低,這就為高溫處的空氣向低溫處擴散帶來了可能。而擴散的結果常常是高溫處的氣壓比低溫處低。當我們生活的北半球是接受太陽熱量最多的盛夏時,南半球卻是接受太陽熱量最少的嚴冬。這時,由于北半球的空氣要向南半球擴散而使北半球的氣壓較南半球要低。而由于大氣總量基本不變,則此時北半球的氣壓就低于标準大氣壓,南半球的氣壓當然也就會高于标準大氣壓。同樣,空氣的反方向擴散又會使北半球冬季的氣壓高于标準大氣壓。因而,在北半球,冬季的大氣壓就會比夏季要高。當然,大氣壓的變化是很複雜的,但對中學課本上的說法作上述解釋還是可以的很詳細啊。

大氣壓一般表示為:1.01×105。

家用高壓鍋壓力一般在1.7×105(114C),或兼帶1.5×105(110C)、1.3×105(106C)。

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等條件下,地球上方大氣壓的值有所不同。本文擇取大氣壓的五種主要變化,做一些分析讨論,供參考。

地勢變化

從微觀角度看,決定氣體壓強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氣體的密度n;二是氣體的熱力學溫度T。在地球表面随地勢的升高,地球對大氣層氣體分子的引力逐漸減小,空氣分子的密度減小;同時大氣的溫度也降低。所以在地球表面,随地勢高度的增加,大氣壓的數值是逐漸減小的。如果把大氣層的空氣看成理想氣體,我們可以推得近似反映大氣壓随高度而變化的公式如下:

μ=p0gh/RT (μ為空氣的平均摩爾質量,p0為地球表面處的大氣壓值,g為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R為普适氣體恒量,T為大氣熱力學溫度,h為氣柱高度)

由上式我們可以看出,在不考慮大氣溫度變化這一次要因素的影響時,大氣壓值随地理高度h的增加按指數規律減小。在2km以内,大氣壓值可近似認為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線性減小;在2km以外,大氣壓值随地理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漸緩。所以過去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介紹: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認為每升高12米,大氣壓降低1毫米汞柱。

緯度變化

地球表面大氣層裡的成份,變化比較大的就是水汽。人們把含水汽比較多的空氣叫“濕空氣”,把含水汽較少的空氣叫“幹空氣”。有些人直覺地認為濕空氣比幹空氣重,這是不正确的。幹空氣的平均分子量為28.966,而水氣的分子量隻有18.106,所以含有較多水汽的濕空氣的密度要比幹空氣小。即在相同的物理條件下,幹空氣的壓強比濕空氣的壓強大。 在地球表面,由赤道到兩極,随地理緯度的增加,一方面由于地球的自轉和極地半徑的減小,地球對大氣的吸引力逐漸增大,空氣密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兩極地區溫度較低,所以空氣中的水汽較少,可近似看成幹空氣,所以由赤道向兩極,随地理緯度增加,大氣壓總的變化規律是逐漸增大(因氣候等因素影響,局部某處的大氣壓值變化可能不遵循這一規律)。

日變化

對于同一地區,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時間,地面的大氣壓值也會有所不同,這叫大氣壓的日變化。一天中,地球表面的大氣壓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最高值出現于9~10時。最低值出現于15~16時。

導緻大氣壓日變化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大氣的運動;二是大氣溫度的變化;三是大氣濕度的變化。 日出以後,地面開始積累熱量,同時地面将部分熱量輸送給大氣,大氣也不斷地積累熱量,其溫度升高濕度增大。當溫度升高後,大氣逐漸向高空做上升輻散運動,在下午15~16時,大氣上升輻散運動的速度達最大值,同時大氣的濕度也達較大值,由于此二因素的影響,導緻一天中此時的大氣壓最低。16時以後,大氣溫度逐漸降低,其濕度減小,向上的輻散運動減弱,大氣壓值開始升高;進入夜晚;大氣變冷開始向地面輻合下降,在上午9~10時,大氣輻合下降壓縮到最大程度,空氣密度最大,此時的大氣壓是一天中的最高值。

年變化

同一地區,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時間其大氣壓的值也有所不同。這叫大氣壓的年變化。大氣壓的年變化,具體又分為三種類型,即大陸型、海洋型和高山型。其中海洋型大氣壓的年變化剛好與大陸型的相反。通常所說的“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指的就是大陸型大氣壓的年變化規律。下面對此略做分析(另外兩種情況不做讨論)。

由于大氣處于地球周圍一個開放沒有具體疆界的空間之内,這就使它與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有着很多區别。夏天,大陸中的氣溫比海洋上高,大氣的濕度也比較大(相對冬天而言),這樣大陸上的空氣不斷向海洋上擴散,導緻其壓強減小。到了冬天,大陸上氣溫比海洋上低,大陸上的空氣濕度也較夏天小,這樣海洋上的空氣就向大陸上擴散,使大陸上的氣壓升高。這就是大陸上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的原因(大氣溫度也是影響大氣壓的一個因素,但在這裡決定大氣壓變化的因素不是氣溫,而是大氣的流動及大氣的密度)。

氣候變化

大氣壓随氣候變化的情況比較多,但最為典型的就是晴天與陰天大氣壓的變化。有句諺語叫“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反映的就是大氣壓的這一變化規律。 通常情況下,地面不斷地向大氣中進行長波有效輻射,同時大氣也在不斷地向地面進行逆輻射。晴天,地面的熱量可以較為通暢地通過有效輻射和對流氣層的向上輻散運動向外輸運。陰天時,雲層減少了對流層大氣向外的輻散運動。雲層這種保存地表和對液層熱量的作用稱為“溫室效應”。這樣,陰天地區的大氣膨脹就比較厲害,從而導緻陰天地區的大氣橫向向外擴散,使空氣的密度減小,同時陰天地區大氣的濕度比較大,也使大氣的密度減小。因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從而導緻陰天的大氣壓比晴天的大氣壓低。

生活應用

1.高壓鍋(高壓鍋中封閉了空氣,給高壓鍋内空氣加熱時,鍋内氣體壓強增大,使鍋内的水沸騰時溫度更高,更容易煮熟食物

2.真空吸盤(可以依靠外界大氣壓将其壓在牆上,可以挂東西)

3.拔罐頭療法(中醫中有一種玻璃罐,将其加熱時迅速按在人體某部位,等罐内空氣冷卻後,會被外界氣壓按在皮膚上,此時用力拔下玻璃罐,會吸出人體内有害的毒血,有利于康複)

4.飛機飛行(飛機機翼上方呈流線型,當空氣流過機翼時,一部分空氣從飛機機翼上方流過,一部分空氣從機翼下方流過,因為機翼上方為流線型,所以空氣要在相同的時間内流過不同的距離則速度不相同,機翼上方空氣流速較大,大氣壓較小;下方很平,空氣流速較小,大氣壓較大,于是。飛機在高速行駛時,機翼下方的大氣壓大,而機翼上方的大氣壓小,機翼上下的壓力差使飛機獲得了升力)

生活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

實驗一:模拟馬德堡半球實驗

兩個皮碗口對口擠壓,然後兩手用力往外拉,發現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

馬德堡半球實驗和模拟實驗的共同點是:将金屬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氣抽出或擠出,使金屬球内和皮碗内空氣的壓強減小,而外界的大氣壓強就把它們緊緊地壓在一起,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這就有力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實驗二:“瓶吞蛋”實驗

用剝了殼的熟雞蛋堵住廣口瓶口,實驗前用手輕輕用力,不能将雞蛋完整地壓入瓶内。再将點燃的棉球扔入裝有細沙(防止燒裂瓶底)的瓶中,迅速将該熟雞蛋塞住瓶口,待火熄滅後,觀察到雞蛋“嘣”的一聲掉入瓶内。 上述實驗,由于棉花燃燒使瓶内氣壓升高,而驟冷又會使氣壓迅速降低,當瓶内壓強小于瓶外大氣壓強時,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内。

實驗三:“覆杯”實驗

玻璃杯内裝滿水,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後,整杯水被紙片托住,紙片不掉下來。 該實驗玻璃杯内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内的水對紙片向下的壓強小于大氣對紙片向上的壓強,因而紙片不掉下來。

分析上述三個實驗,不難理解大氣壓強存在問題。更深入研究:“瓶吞蛋”表明大氣豎直向下有壓強,“覆杯實驗”表明大氣向上有壓強。因而顯示出大氣壓強的特點: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修訂

據《新大學化學》(科學出版社,ISBN 978-7-03-033380-3)第8頁注釋:"p原國際标定為101.325kPa,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及1993年新國際标定為100.000kPa 。"但國内的中學課本,包括初中物理新課标八下和高中物理新課标選修模塊三,都未見數值改動。

上一篇:防火閥

下一篇:蒲公英夫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