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

東芝

日本半導體制造商
2016年,美的收購東芝家電業務,獲得40年的東芝品牌的全球授權及超過5千項與白色家電相關的專利。2016年,佳能收購東芝集團旗下東芝醫療系統株式會社。2018年1月4日更名為佳能醫療系統株式會社。 2017年,海信收購東芝所持有的TVS公司股權,TVS公司将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并将獲得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 2018年,貝恩資本牽頭的财團完成了對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TMC)的收購。 2019年更名為Kioxia,中文名為铠俠株式會社。 2018年,東芝将其筆記本電腦業務賣給了夏普。2016年,夏普歸入台灣鴻海旗下進行經營重建。這成為日本電機大廠被外資企業收購的首例。 2019年12月,索尼宣布19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9.899億元)買下了東芝影像傳感器業務。 2019年5月,ICinsghts發布了2019年Q1季度全球半導體市場報告,東芝公司營收下滑了31%,排名從2018年的第八降至現在的第九。 2021年4月14日,東芝發布消息稱,社長兼CEO車谷暢昭辭職,東芝會長綱川智将兼任社長與CEO。
  • 公司名稱:東芝
  • 外文名:Toshiba Corporation 
  • 所屬行業:消費電子
  • 總部地點:日本東京都港區芝浦一丁目1番1号
  • 公司口号:Leading Innovation
  • 上市市場:東證1部(1949年5月16日上市)、大證1部(1949年5月14日)、名證1部
  • 組織形式:股份制
  • 創建地點:東京
  • 官方網站:http://www.toshiba.co.jp
  • 産品服務:綜合
  • 淨利潤:1378億日圓 (2011)
  • 總資産:5兆3790億日圓 (2011)
  • 員工人數:212,000人 (2011)
  • 創建人:田中久重、藤岡市助
  • 首席執行官:田中久雄
  • 類型:上市公司
  • 營業額:6兆3980億日圓 (2011)
  • 息稅前利潤:2403億日圓 (2011)
  • 淨利潤:1378億日圓 (2011)
  • 資産淨值:1兆7790億日圓 (2011)

品牌介紹

東芝(TOSHIBA)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株式會社芝浦制作所和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合并而成;從1875年開創至今,已經走過了140年的漫長曆程。

在民用方面:東芝從一家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内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東芝已成功地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在軍用方面:東芝從二戰至今依然是負責為日本生産各類坦克、機槍、導彈大炮

2000年,東芝半導體的銷售額繼INTEL之後,位居世界第二位。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占有率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至2000年底,IT産值在東芝總産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4%。

東芝是由兩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兩家公司中第一個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國内第一家電報設備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創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紀初期,公司以供應日本國内的重型機電制造為主業;在明治維新之後,公司更躍升為世界的工業大廠之一

第二家公司原名白熱舎,創立于1890年是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熱電燈泡台燈的公司。這家公司之後有生産各種不同的消費性電子産品,公司于1899年易名為東京電器。

在1939年東京電器與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為東京芝浦電器株式會社。新名字分别為兩家公司的開頭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語的拼音合并而來;To代表日語東的發音,Shiba代表芝的發音。不過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開始使用“東芝株式會社"這個新品牌名稱,并開始向泰國和中國出口。

東芝通過收購其他公司快速擴張,在40-50年代東芝購買許多重型機械的制造商與工業相關的公司。不過在70年代後東芝開始成立子公司,将收購的公司與核心産業分開。這些子公司包括:東芝EMI (1960年)、東芝電子設備(1974年)、東芝化學(1974年)、東芝照明科技(1989年)、東芝美國資訊系統(1989年)以及東芝搬運裝置(1999年)。

東芝在許多産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出的廠商,例如:雷達(1942年)、晶體管電視與微波爐(1959年)、彩色影像電話(1971年)、日文字處理器(1978年)、筆記型電腦(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

在1987年,東芝被指控違法販售螺旋槳予蘇聯軍方,供應其制作非常安靜的潛水艇。這項交易違反冷戰時期的CoCom協議。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後東芝的兩名資深經理人被起訴逮捕,而東芝也遭受兩國的罰款制裁。

在2001年東芝與Orion電子簽約,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影像相關電子産品的代工廠與元件供應商。東芝請他們代為制造消費性的電視及錄放影機産品;以應付北美市場的需求。

在2004年12月,東芝宣布停止生産傳統的映像管電視。在2006年東芝結束等離子電視的生産。Orion身為東芝的最大代工廠,順勢接手東芝的映像管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技術規格,改以自有品牌(Orion)販售。東芝為了強化未來在數位薄型化電視上的競争力,他們已經在SED顯像技術上投入可觀的經費。

2005年7月BNFL決定将西屋出售,預估售價達18億美金。這一個出售方案引起許多廠商的關注,包括東芝、奇異電器以及三菱重工。最後結果是東芝在2006年1月以50億美金買下西屋。這一項出售案引起多方的讨論;許多專家認為在世界能源需求持續增加之時,尤其像中國、美國及英國等大國都預期會加碼核能發電的投資,BNFL卻将全球最大的核子反應爐制造商賣出,他們認為出售西屋非明智之舉。

東芝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員。在80年代東芝與NEC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半導體制造商。自90年代至今東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芯片廠。在2008年東芝排名第3,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但排在德州儀器和意法之前。

到2011年,東芝在中國的事業已經開展了38年,始終不變的是"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決心與努力。現東芝所涉足的數碼産品,電子設備與零部件,社會基礎設施,家電事業領域都在中國有業務開展。

1995年,東芝(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強化了東芝對在華企業的綜合管理職能和戰略制定職能。截至2011年,東芝在中國設立合資、獨資公司達64家,投資總額逾80億人民币,員工總數約23,000人,2005年事業規模(在華銷售額+對華出口額)約570億人民币。

東芝全球市場除日本外分為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中國,中國是唯一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也是繼日、美之後,東芝最大的獨立市場。經營産品種類包括東芝全線産品,經營模式涉及研發、采購、生産、物流、銷售、服務、環保等諸多業務。對東芝來說,2003年的海外市場份額中美國最多,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國,約占20%。到2008年東芝在中國的事業規模将與美國持平甚至超出。中國已經毋庸置疑地成為東芝全球事業的重要支柱。

支持東芝在華事業不斷高速發展的是中國當地的優秀人才和戰略合作夥伴。對人才的培養和大膽任用,體現了東芝對本地員工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與中國企業建立的雙赢關系,則使東芝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

東芝電器營銷株式會社的具有高附加值的電冰箱、洗衣機、小型家用電器、滿足了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且提高了生活的質量。公司還面向日本市場經銷影像設備及其他數碼産品,公司在鞏固發展日本市場優勢的同時,并通過與國際夥伴的戰略性結盟促進海外事業的擴展。

東芝電器營銷株式會社還理順并支持了照明設備,空調,一次性電池和售後服務的四項事業和有關企業:東芝照明技術公司,東芝開利公司和東芝電池公司,東芝服務與工程公司。主要産品:手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吸塵器;電熨鬥;電飯煲和自動洗碗機;照明和照明系統;房間、大樓與商用空調産品、系統和技術;一次性電池;電池動力等家用電器。東芝泰格的前身是東芝複印機,主要業務是生産和經營數碼複合機,通過提供高工作效率、降低辦公成本,為企事業單位量身定制文印解決方案。

發展曆程

1875:田中久重在東京的新橋開設電信設備廠。

1890:藤崗市助和三吉正一在東京的京橋開設白熱舍。制造日本第一批白熾電燈泡。

1894:制造日本第一台水輪式發電機(60kW)。

1895:制造日本第一台感應電動機。

1899:白熱舍改名為東京電氣株式會社。

1921:發明電燈泡技術的6大發明之一的雙燈絲電燈泡。

1930:制造日本第一批電動洗衣機和電冰箱。

1939: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成立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

1939至1945:開始為二戰中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大量生産97、95中型坦克、重型機槍、各類山炮。是日本在“二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日本五大軍用企業之一。

1954:為東京大學開發日本第一台數字式計算機TAC。

1955:開始銷售日本第一批電飯煲。

1959:開發日本第一批晶體管電視機。

1963:制成日本第一台12,500kW的核動力透平發電機。開發衛星通信用的發射台。

196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郵政編碼自動識别裝置。

1970:開發世界上第一台彩色電視電話。

1971:開始銷售世界上第一批高集成電路化彩色電視機。

1972: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帶黑色條紋陰極射線管的彩色電視機。

1978:開始銷售日本第一批文字處理機。

1979:制成世界上第一批光盤式文件生成系統。

1983: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能夠識别漢字的光學字符識别技術的實用化。

1984:公司名稱改名為株式會社東芝。

1985:開發百萬位的CMOS随機存取存儲器。開發并銷售世界上第一批膝上型個人電腦。

1989:開發并銷售筆記本型個人電腦“DynaBook”。

1991:開發世界上第一批4百萬位的與非型電可擦可編程隻讀存儲器(EEPROM)。

1995:開發高密度光碟DVD。實行DVD标準化。

1999:空調部門脫離公司總部與開利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東芝開利公司”。采用内部公司的體制。

2002: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嵌入式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系統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的65納米CMOS處理技術。

2003:引進“公司内部委員會”體制。

2004:開發世界上最小、輸出能量100毫瓦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

2005:公布和IBM、索尼、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共同開發的Cell處理器的技術細節。

2006:并購西屋公司的核電業務。

2007:開發隻需轉一周就能夠捕捉心髒和腦部完整圖像的320層動态體積CT系統。

筆記本電腦的銷售累積達6,000萬台。

2008:發電廠監控系統在卡内基梅隆大學的軟件成就館展出。

2016:美的31億元購東芝白家電業務80%股權 。

2017:4月25日,東芝發布消息稱,7月以後将陸續拆分社會基礎設施等4項主要業務。 

2017:11月14日,海信129億日元購買東芝電視95%股權。 

2021:11月15日,本東芝集團正式宣布,将拆分為三家獨立的公司(Infrastructure Service Co、Device Co、Toshiba 東芝公司)。

東芝存儲器

東芝在2018年将存儲業務的大部分股權,出售給了貝恩資本、蘋果、SK海力士組成的财團。 

2019年10月1日東芝存儲器株式會起正式更名為“Kioxia”,中文名為“铠俠株式會社”。東芝存儲器集團旗下公司都需同步更名。 

東芝筆記本

鴻海收購夏普

2016年,夏普歸入台灣鴻海旗下進行經營重建。這成為日本電機大廠被外資企業收購的首例。 

夏普收購東芝筆記本

2018年,東芝将其80.1%的電腦業務股份以36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夏普,夏普将這一部門重新命名為Dynabook。2020年6月,夏普行使了購買東芝剩餘19.1%股份的權利,東芝在8月4日發布聲明稱,交易已經完成。  

東芝電視

2017年11月14日消息 海信電器今日晚間公告顯示,其拟以自有資金129.16億日元(約人民币7.98億元)受讓株式會社東芝(下簡稱“東芝”)所持有的TVS公司95%股權,東芝保留5%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TVS公司将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并将獲得東芝電視40年全球品牌授權。 

東芝白電業務

美的集團在2016年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并獲得東芝品牌40年全球許可,超過5千項家電相關專利,以及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市場、渠道和制造基地。 

東芝醫療

2016年3月佳能集團以約合62億美元(405億元人民币)的總價格收購東芝集團旗下的東芝醫療系統株式會社。在經過一系列整合、變更程序之後,東芝醫療系統株式會社于2018年1月4日更名為“佳能醫療系統株式會社”。 

東芝影像傳感器

2019年12月,索尼宣布19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9.899億元)買下了東芝影像傳感器業務。 

重大事件

機械事件

東芝戰略

日本東芝公司為了開拓蘇聯這個巨大的市場,于1980年派了幾名高級職員,在莫斯科召開酒會,跟蘇聯的政府官員套交情,設法獲得訂單。在這次酒會上,蘇聯技術機械進口公司的副總裁奧西波夫悄悄告訴主持酒會的東芝機械職員:“蘇聯正需要一種制造大型船舶推進器的數控機床。東芝機械是制造工業機械的行家,相信這種數控機床在日本已經可以生産了。”

事件影響

東芝機械的報價是每部母機10億日元(按當時彙率,約為500萬美元),蘇方的反應非常意外,他們要一次購買4部母機,并超量購買配件,而殺價的幅度卻破天荒地僅為兩成。東芝公司的代表雖然差點高興得笑出來,表面卻還是不肯同意蘇方的價格。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東芝公司的職員說:“除了我們東芝,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可能有此種膽量!”。

拒賠事件

2000年5月,日本東芝公司宣布“隻賠美國人不賠中國人”,東芝公司最終承擔1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用于向美國用戶支付和解金、發放購物券及支付原告律師費。同樣的問題,在中國的處理辦法則是:在東芝的網頁上公布了一個補丁軟件,這個軟件可以免費下載,安裝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原因是,中國那個時候沒有法律保護消費者,當時北京那麼多律師聯名上訴東芝,被法院駁回了。原因就是無法可依。然而,美國消費者根據美國産品責任法的歸責,要求東芝賠償。中國人不能用美國的法律保護自己,日本人更不會依靠美國的法律來賠償中國人。

裁員事件

東芝公司2014年9月18日宣布,因電腦業務陷入虧損,将于2014财年内在全球裁員約900人。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的普及對電腦業務造成了打擊。東芝今後将強化需求穩定的商用電腦的銷售,大幅縮小易受市場影響的個人電腦業務,從部分地區的市場撤出。 

鑒于有3449人報名提前退休等,因此對象總人數較今年2月時的計劃增加3610人。東芝公關方面稱“調動與提前退休的人員比計劃更多”。

在這些被裁減崗位中,日本國内的人數為8430人,日本國外被裁減人數為6020人。 

罰單事件

2015年11月18日,圍繞東芝會計作假事件,日本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最早将在本月内向日本金融廳提出建議,依據日本《金融産品交易法》,對該公司做出行政處分,罰款額預計超過70億日元(約合3.62億元人民币)  。

召回事件

2016年2月14日,東芝電腦(上海)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11.5-2014.4間随筆記本電腦整機同步産的從日本進口的筆記本電腦電池,共1090塊。被召回電池由于電芯材料中混入了不恰當的材料(鐵),存在過熱隐患。公司将為客戶免費更換産品以消除隐患。 

2016年4月1日,由于所用锂離子電池存在過熱及熔化風險,東芝公司日前召回了10萬台筆記本電腦産品。

轉讓事件

2017年10月24日,日本東芝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大會正式批準東芝将閃存業務“東芝存儲公司”以兩萬億日元(約合175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貝恩資本領軍的财團。

東芝必須在明年三月底财年結束之前,完成這一轉讓交易,以便獲得上百億美元現金。這樣東芝将脫離資不抵債的尴尬境地,也不會被東京證券交易所二闆市場摘牌。

不過,上述收購交易仍然面臨多個障礙,其中包括美國西部數據公司司法途徑的阻撓,以及多國政府部門的反壟斷審核。

在24日的大會上,東芝高管表示,東芝将會采取各種措施,應對明年三月底之前無法完成閃存轉讓交易的意外情況。不過東芝尚未制定具體的備份措施。

停工事件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日本東芝公司2020年4月15日宣布,除了與電力、鐵路以及電梯等基礎設施相關的維修業務照常進行外,位于東京的總部和日本各地工廠的所有員工,原則上從4月20日開始到5月6日為止将臨時停工,一共涉及大約76000人。

拆分事件

2022年2月7日,日本東芝公司宣布,将分拆為兩家公司,并出售非核心資産,放棄了最初的分拆為三家公司的計劃,該計劃曾遭到維權股東的強烈批評。

東芝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計劃分拆包括半導體在内的設備業務,并将其上市。放棄了早些時候剝離基礎設施業務的計劃,該業務将繼續歸東芝所有。該公司表示,分拆為兩家公司将比最初的計劃成本更低、更容易進行。 

新産品

2022年3月9日,據 TechPowerUp 消息,東芝美國今天宣布發布兩款新産品:N300 Pro 和 X300 Pro 機械硬盤,分别為企業主和創意專業人士設計,擁有高達 18 TB 的容量,工作負載高達 300 TB / 年,并提供 5 年有限保修。

企業榮譽

2018年7月,《财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東芝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強"中排行第326位。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東芝排名第316。 

2019年7月,《财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東芝位列371位。

2020年5月13日,東芝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818位。 

2020年8月10日,東芝(TOSHIBA)名列2020年《财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402位。

企業領導

代表執行官、總裁兼CEO:島田太郎

董事長:綱川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