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貴熏肉大餅

李連貴熏肉大餅

以豬肉和面為原料的小吃
李連貴熏肉大餅是吉林省著名傳統風味之一,1908年由河北灤縣柳莊人李廣忠(乳名連貴)在梨樹縣始創。[1]熏肉是由特别選擇的豬肉加入中草藥和調料炖煮熏制而成,号稱“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大餅使用煮肉老湯加入油和面,烙制後色澤金黃,裡軟外酥。食用時将熏肉、蔥絲、面醬用大餅卷起或将大餅切開後将熏肉、蔥絲與面醬放入大餅夾層内即可。
  • 中文名:李連貴熏肉大餅
  • 外文名:
  • 分類:
  • 口味: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 類别:東北小吃
  • 原料:豬肉、面等

名稱由來

熏肉用10餘種中藥煮肉,大餅用煮肉的湯油加面粉、加調料調成軟酥,抹在餅内起層,便于夾肉而食。

大約在140多年前,李連貴的父親在吉林省梨樹縣小鎮上開了一家經營熟下貨的酒店,字号是"興盛厚"。李連貴繼承父業以後,一位經常光顧"興盛厚"的老中醫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要使煮肉夠味兒,須如此這般,保你生意世代興盛。"随後,老中醫交給李連貴一張紙單,上面列了九味中藥。

李連貴按老中醫的藥方如法炮制,煮出的肉果然芳香四溢,從此遠近聞名。因為經營量太大,為了便于保存,又采取熏烤方法,這樣使得熟肉的風味更加别具風味。配上用煮肉湯調酥的大餅,二者渾然一體,顧客交口稱贊,"興盛厚"的字号漸漸被"李連貴熏肉大餅"所取代,後來就改換了招牌,叫“李連貴熏肉大餅店”。後其子李堯在四平開分号。解放後,1950年其孫李春生在東北重鎮沈陽中街開分号,從此蜚聲海内外。

制作方法

熏肉制作

買肉要選肉的質量。不要過老的豬肉,過老的肉熏出色澤發黑;過嫩的肉味道不香。要不老不嫩為适宜。其鑒别法:老豬瘦肉呈深紅色發紫,過嫩豬瘦肉為淺粉色,不老不嫩則是粉紅色。

買來肉,要用鑷子拔掉肉上的毛,然後剝骨,再切成長方形,每塊重量為1.5市斤左右。然後用溫水泡、洗滌。即所謂排酸。排酸要根據四季的氣候和室内溫度為轉移。春秋用15度左右溫水浸泡8小時;嚴冬用30-45度溫水浸泡l0-12小時;暑天用冷水浸泡6小時。泡完後要抓洗20分鐘左右。這樣才使内外部的污物都排出來。再用刀刮皮膚,刮到出白沫為止。這樣,熏出的肉,才色味俱佳。

把煮肉的老湯放到鍋内用火煮,再放入浸肉的血水3-4斤,按湯的多少适當增減。待湯燒沸後,把湯上浮沫盡皆取出,然後将調料放入鍋内,煮沸10分鐘,然後把修理好的肉放入鍋内,煮之。

肉在鍋内煮沸後,要翻轉幾次。然後用木十花壓好,不要浮出湯外。避免生爛不一。開始用猛火燒,湯開約半小時後,将火壓上,經40分鐘左右,将簾子掀開,調換内的位置,以免熟爛不勻。然後再用簾子壓上,用徐火煮之。約半小時左右、再将簾子掀開,檢查肉的熟爛程度。爛則取出來,不爛留在鍋内,再煮片刻即好。如果翻轉調換得當,一次即可取出。

進行熏制。把取出來的肉放在鐵簾上,濾去油脂。用烤箱或大鍋燒熱,放蔗糖1—2兩于鍋内,把鐵簾提起放入鍋内,蓋上,熏三、四分鐘,待鍋内發出吱吱迸裂之聲,及時取出。至此,熏肉已成。

大餅制作

和面:春秋兩季,用攝氏30-20度溫水。遇到面有力,水可稍加熱一點;無力則冷一點。或加少許食鹽,适當調劑使用。夏季用冷水,冬季用30-45度水和之。用水量,要根據季節和面的質量不同,用水要适當增減。一般用50%-60%的水和成後放l0-30分鐘再作。

合酥油:用煮内的湯油,每斤油加精鹽90克,花椒面少許,再接入面粉,攪成糊狀。把和好的面,搓成長條,分為小段,大小均可。然後用擀面杖撈成長條薄片,約0.5公匣,把酥油攤抹在上面,約0.1公厘厚,将面抻長,折成方形。從一端捏一下,擀薄底;另一端再捏,再合成為一個餅。

烙餅:火必須燒得勻。先烙底,上面刷油,欠起小泡即翻過來,再刷油,然後蓋鍋。約一分鐘左右,再翻個,再刷少許油,烙一分鐘左右,即熟。必須注意燒火,火大則糖,火小則硬,适宜才酥軟可口,外焦裡嫩,層層分開,其薄如紙。

湯油:沒有湯油時,可作酌料油使用。其制法:以一斤豬油式豆油為标準,用花椒l0粒,大料8克,胡椒l0克,大蔥50克,鮮姜20克。把油澆熱,加入以上酌料,待酌料枯焦,馬上把油鍋端出,把酌料撈出,即成與湯油相似的油。

上一篇:e輪回

下一篇:龍鳳戲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