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魯迅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于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叙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醜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曆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1]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着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樸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着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書名:朝花夕拾 别名: 作者:魯迅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 頁數: 定價: 開本: 裝幀: ISBN:

内容簡介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裡作者魯迅用夾叙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曆為線索,真實生動地叙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内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曆,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分篇簡介

⑴《狗·貓·鼠》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n

⑵《阿長與<山海經>》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懷念感激之情。n

⑶《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n

⑷《五猖會》以趕會為背景,描寫了封建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摧殘。n

⑸《無常》通過描寫無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于黑暗的社會,憤慨于人世的不平。n

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n

⑺《父親的病》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态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财、草菅人命的實質。n

⑻《瑣記》回憶了隔壁家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描寫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n

⑼《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及他決定棄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n

⑽《範愛農》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作品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郁:《朝花夕拾》在文體上别有創意,小說筆法與随筆韻緻交融在一起,行文别是一番境地。n

清華新聞學院院長柳斌傑:《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較多地繼承了傳統散文的特點,寫人記事均于平淡質樸的筆墨間蘊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對舊日情懷的回顧時,還常常發表議論,抒發對現狀的某些不滿之情。作者每每把回憶往事與抨擊時弊結合起來,筆鋒犀利,體現了魯迅一貫的戰鬥風格。n

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景山: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說,卻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傳記,卻提供了魯迅早年的一大批鮮為人知的傳記材料;它不是曆史書,卻使人從中看到了近代中國曆史的若幹重要而生動形象的側面;它當然更不是民俗學著作,但它卻涉及并記叙了那麼多的城鄉風習。n

北京大學語文研究所所長溫儒敏:在愛與死的反顧裡,既彌漫着慈愛的精神與情調,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又内蘊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韻味。n

中國魯迅學會理事錢理群:《朝花夕拾》是魯迅在民間話語空間的閑聊者的形象。n

現代作家周作人:魯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書,翻開來看時覺得驚喜,因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這太少了。n

現代作家鐘敬文:在這些散文裡,能夠明顯看到他清醒的理智,感覺到戰鬥的光芒。n

現代文學史家王瑤:《朝花夕拾》雖然是散文,但它追憶“往事”,卻不忘現實,絲毫沒有減少其昂揚鬥志,同樣是魯迅用來抨擊社會黑暗勢力的工具利器。

出版背景

時代背景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制造“三·一八”慘案。

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鬥争,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實。n

寫作時間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寫于北京,後5篇寫于廈門,曾先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後記》,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産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稱為“民族魂”

上一篇:雪菊茶

下一篇:巴馬神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