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鵑

望帝春心托杜鵑

錦瑟中的名句
望帝春心托杜鵑是晚唐李商隐的代表作《錦瑟》中的名句,是借瑟以隐題的一首無題七言律詩。[1]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 作品名稱:望帝春心托杜鵑
  • 作者: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錦瑟
  • 作品體裁: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 者:李商隐

原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原出

“望帝春心托杜鵑”是出自:《華陽國志·蜀志》:“杜宇稱帝,号曰望帝。……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禅授之義,遂禅位于開明。帝升西山隐焉。時适二月,子鵑鳥鳴,故蜀人悲子鵑鳥鳴也。”子鵑即杜鵑,又名子規。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一九《杜鵑》詩注引《成都記》:“望帝死,其魂化為鳥,名曰杜鵑,亦曰子規。”傳說蜀國的杜宇帝因水災讓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則隐歸山林,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直至啼出血來.。大緻是說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李商隐那首難懂的詩句應該是說“再生”之意義,而莊生迷蝴蝶是談到内心和現實的糾結。可以從小說《僞物語》中對鳳凰涅盤的解釋了解到,杜鵑在蜀地傳說之意義。

作者簡介

李商隐(約813年—約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内(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處于牛李黨争的夾縫之中,被人排擠,潦倒終身。詩歌成就很高,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于文采,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過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創作背景

李商隐天資聰穎,文思銳敏,二十出頭考中進士,舉鴻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從此懷才不遇。在“牛李黨争”左右為難,兩方猜疑,屢遭排斥,大志難伸。中年喪妻,又因寫詩抒懷,遭人貶斥。此詩約作于作者晚年,對《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曆來衆說紛纭,莫衷一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史記·封禅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但此詩創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錦瑟》中,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