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操作系統

服務器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
服務器操作系統一般指的是安裝在大型計算機上的操作系統,比如Web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等,是企業IT系統的基礎架構平台,也是按應用領域劃分的3類操作系統之一(另外2種分别是桌面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多CPU架構的服務器操作系統自動化測試工具能夠完成基于多架構多分支CPU設備的服務器操作系統的測試,包括任務分發、按需多架構自動化部署、自動化測試以及生成測試報告,提高了操作系統的測試效率以及長期維護性。[1]
    中文名:服務器操作系統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類型:操作系統 概述:安裝在大型計算機上的操作系統 流派:安裝在大型計算機上的操作系統

簡介

服務器操作系統可以實現對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直接控制和管理協調。任何計算機的運行離不開操作系統,服務器也一樣。服務器操作系統主要分為四大流派:WindowsServer、Netware、Unix、Linux。

分類

WindowsServer

重要版本WindowsNTServer4.0、Windows2000Server、WindowsServer2003、WindowsServer2003R2、WindowsServer2008、WindowsServer2008R2、WindowsServer2012。Windows服務器操作系統派應用,結合.NET開發環境,為微軟企業用戶提供了良好的應用框架。

Netware

在一些特定行業和事業單位中,NetWare優秀的批處理功能和安全、穩定的系統性能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間。NetWare常用的版本有Novell的3.11、3.12、4.10、5.0等中英文版。

Unix

Unix服務器操作系統由AT&T公司和SCO公司共同推出,主要支持大型的文件系統服務、數據服務等應用。市面上流傳的主要有SCOSVR、BSDUnix、SUNSolaris、IBM-AIX、HP-U、FreeBSDX。

Linux

Linux操作系統雖然與UNIX操作系統類似,但是它不是UNIX操作系統的變種。Torvald從開始編寫内核代碼時就仿效UNIX,幾乎所有UNIX的工具與外殼都可以運行在LINUX上。

操作系統發展曆史

1980年代前

第一部計算機并沒有操作系統。但在1947年發明了晶體管,以及莫裡斯·威爾克斯(MauriceVincentWilkes)發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電腦不再是機械設備,而是電子産品。系統管理工具以及簡化硬件操作流程的程序很快就出現了,且成為操作系統的基礎。

到了1960年代早期,商用電腦制造商制造了批次處理系統,此系統可将工作的建置、調度以及執行序列化。此時,廠商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電腦創造不同的操作系統,因此為某電腦而寫的程序無法移植到其他電腦上執行,即使是同型号的電腦也不行。

到了1964年,IBM推出了一系列用途與價位都不同的大型電腦IBMSystem/360,大型主機的經典之作。而它們都共享代号為OS/360的操作系統(而非每種産品都用量身訂做的操作系統)。讓單一操作系統适用于整個系列的産品是System/360成功的關鍵,且實際上IBM大型系統便是此系統的後裔;為System/360所寫的應用程序依然可以在現代的IBM機器上執行!

OS/360也包含另一個優點:永久貯存設備—硬盤驅動器的面世(IBM稱為DASD(Directaccessstoragedevice))。另一個關鍵是分時概念的建立:将大型電腦珍貴的時間資源适當分配到所有使用者身上。分時也讓使用者有獨占整部機器的感覺;而Multics的分時系統是此時衆多新操作系統中實踐此觀念最成功的。

1963年,奇異公司與貝爾實驗室合作以PL/I語言建立的Multics,是激發1970年代衆多操作系統建立的靈感來源,尤其是由AT&T貝爾實驗室的丹尼斯·裡奇與肯·湯普遜所建立的Unix系統,為了實踐平台移植能力,此操作系統在1969年由C語言重寫;另一個廣為市場采用的小型電腦操作系統是VMS。

20世紀80年代

第一代微型計算機并不像大型電腦或小型電腦,沒有裝設操作系統的需求或能力;它們隻需要最基本的操作系統,通常這種操作系統都是從ROM讀取的,此種程序被稱為監視程序(Monitor)。

1980年代,家用電腦開始普及。通常此時的電腦擁有8-bit處理器加上64KB内存、屏幕、鍵盤以及低音質喇叭。而80年代早期最著名的套裝電腦為使用微處理器6510(6502芯片特别版)的CommodoreC64。此電腦沒有操作系統,而是以8KB隻讀内存BIOS初始化彩色屏幕、鍵盤以及軟驅和打印機。它可用8KB隻讀内存BASIC語言來直接操作BIOS,并依此撰寫程序,大部分是遊戲。此BASIC語言的解釋器勉強可算是此電腦的操作系統。

早期最著名的磁盤啟動型操作系統是CP/M,它支持許多早期的微電腦,且其功能被MS-DOS大量抄襲。

最早期的IBMPC其架構類似C64。當然它們也使用了BIOS以初始化與抽象化硬件的操作,甚至也附了一個BASIC解釋器!但是它的BASIC優于其他公司産品的原因在于他有可攜性,并且兼容于任何符合IBMPC架構的機器上。這樣的PC可利用Intel-8088處理器(16-bit寄存器)尋址,并最多可有1MB的内存,然而最初隻有640KB。軟式磁盤機取代了過去的磁帶機,成為新一代的儲存設備,并可在他512KB的空間上讀寫。為了支持更進一步的文件讀寫概念,磁盤操作系統(DiskOperatingSystem,DOS)因而誕生。此操作系統可以合并任意數量的磁區,因此可以在一張磁盤片上放置任意數量與大小的文件。文件之間以檔名區别。IBM并沒有很在意其上的DOS,因此以向外部公司購買的方式取得操作系統。

1980年微軟公司取得了與IBM的合約,并且收購了一家公司出産的操作系統,在将之修改後以MS-DOS的名義出品,此操作系統可以直接讓程序操作BIOS與文件系統。到了Intel-80286處理器的時代,才開始實作基本的儲存設備保護措施。MS-DOS的架構并不能完全滿足所有需求,因為它同時隻能執行最多一個程序(如果想要同時執行程式,隻能使用TSR的方式來跳過OS而由程序自行處理多任務的部份),且沒有任何内存保護措施。對驅動程序的支持也不夠完整,因此導緻諸如音效設備必須由程序自行設置的狀況,造成不兼容的情況所在多有。許多應用程序因此跳過MS-DOS的服務程序,而直接存取硬件設備以取得較好的效能。雖然如此,但MS-DOS還是變成了IBMPC上面最常用的操作系統(IBM自己也有推出DOS,稱為IBM-DOS或PC-DOS)。MS-DOS的成功使得微軟成為地球上最賺錢的公司之一。

而1980年代另一個崛起的操作系統異數是MacOS,此操作系統緊緊與麥金塔電腦捆綁在一起。此時一位施樂帕羅奧托研究中心員工DominikHagen訪問了蘋果電腦的史蒂夫·喬布斯,并且向他展示了此時施樂發展的圖形化使用者界面。蘋果電腦驚為天人,并打算向施樂購買此技術,但因帕羅奧托研究中心并非商業單位而是研究單位,因此施樂回絕了這項買賣。在此之後蘋果一緻認為個人電腦的未來必定屬于圖形使用者界面,因此也開始發展自己的圖形化操作系統。現今許多我們認為是基本要件的圖形化接口技術與規則,都是由蘋果電腦打下的基礎(例如下拉式菜單、桌面圖标、拖曳式操作與雙點擊等)。但正确來說,圖形化使用者界面的确是施樂創始的。

20世紀90年代

Apple電腦,蘋果電腦的第一代産品。延續80年代的競争,1990年代出現了許多影響未來個人電腦市場深厚的操作系統。由于圖形化使用者界面日趨繁複,操作系統的能力也越來越複雜與巨大,因此強韌且具有彈性的操作系統就成了迫切的需求。此年代是許多套裝類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互相競争的時代。

上一年代于市場崛起的蘋果電腦,由于舊系統的設計不良,使得其後繼發展不力,蘋果電腦決定重新設計操作系統。經過許多失敗的項目後,蘋果于1997年釋出新操作系統——MacOS的測試版,而後推出的正式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原先失意離開蘋果的SteveJobs風光再現。

除了商業主流的操作系統外,從1980年代起在開放原碼的世界中,BSD系統也發展了非常久的一段時間,但在1990年代由于與AT&T的法律争端,使得遠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另一股開源操作系統——Linux興起。Linux内核是一個标準POSIX内核,其血緣可算是Unix家族的一支。Linux與BSD家族都搭配GNU計劃所發展的應用程序,但是由于使用的許可證以及曆史因素的作弄下,Linux取得了相當可觀的開源操作系統市占率,而BSD則小得多。

相較于MS-DOS的架構,Linux除了擁有傲人的可移植性(相較于Linux,MS-DOS隻能運行在IntelCPU上),它也是一個分時多進程内核,以及良好的内存空間管理(普通的進程不能存取内核區域的内存)。想要存取任何非自己的内存空間的進程隻能通過系統調用來達成。一般進程是處于使用者模式(Usermode)底下,而執行系統調用時會被切換成内核模式(Kernelmode),所有的特殊指令隻能在内核模式執行,此措施讓内核可以完美管理系統内部與外部設備,并且拒絕無權限的進程提出的請求。因此理論上任何應用程序執行時的錯誤,都不可能讓系統崩潰(Crash)。

另一方面,微軟對于更強力的操作系統呼聲的回應便是WindowsNT于1993年的面世。

1983年開始微軟就想要為MS-DOS建構一個圖形化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稱為Windows(有人說這是比爾·蓋茨被蘋果的Lisa電腦上市所刺激)。

一開始Windows并不是一個操作系統,隻是一個應用程序,其背景還是純MS-DOS系統,這是因為當時的BIOS設計以及MS-DOS的架構不甚良好之故。

在1990年代初,微軟與IBM的合作破裂,微軟從OS/2(早期為命令行模式,後來成為一個很成功但是曲高和寡的圖形化操作系統)項目中抽身,并且在1993年7月27日推出WindowsNT3.1,一個以OS/2為基礎的圖形化操作系統。

并在1995年8月15日推出Windows95。

直到這時,Windows系統依然是建立在MS-DOS的基礎上,因此消費者莫不期待微軟在2000年所推出的Windows2000上,因為它才算是第一個脫離MS-DOS基礎的圖形化操作系統。

WindowsNT系統的架構為:在硬件階層之上,有一個由微内核直接接觸的硬件抽象層(HAL),而不同的驅動程序以模塊的形式挂載在内核上執行。因此微内核可以使用諸如輸入輸出、文件系統、網絡、信息安全機制與虛拟内存等功能。而系統服務層提供所有統一規格的函數調用庫,可以統一所有副系統的實作方法。例如盡管POSIX與OS/2對于同一件服務的名稱與調用方法差異甚大,它們一樣可以無礙地實作于系統服務層上。在系統服務層之上的副系統,全都是使用者模式,因此可以避免使用者程序執行非法行動。

DOS副系統将每個DOS程序當成一進程執行,并以個别獨立的MS-DOS虛拟機器承載其運行環境。另外一個是Windows3.1NT模拟系統,實際上是在Win32副系統下執行Win16程序。因此達到了安全掌控為MS-DOS與早期Windows系統所撰寫之舊版程序的能力。然而此架構隻在Intel80386處理器及後繼機型上實作。且某些會直接讀取硬件的程序,例如大部分的Win16遊戲,就無法套用這套系統,因此很多早期遊戲便無法在WindowsNT上執行。

WindowsNT有3.1.3.5.3.51與4.0版。

Windows2000是WindowsNT的改進系列(事實上是WindowsNT5.0)、WindowsXP(WindowsNT5.1)以及WindowsServer2003(WindowsNT5.2)、WindowsVista(WindowsNT6.0)、Windows7(WindowsNT6.1)也都是立基于WindowsNT的架構上。

而本年代漸漸增長并越趨複雜的嵌入式設備市場也促使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成長。

大型機與嵌入式系統使用很多樣化的操作系統。大型主機有許多開始支持Java及Linux以便共享其他平台的資源。嵌入式系統百家争鳴,從給SensorNetworks用的BerkeleyTinyOS到可以操作MicrosoftOffice的WindowsCE都有。

21世紀

現代操作系統通常都有一個使用的繪圖設備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并附加如鼠标或觸控面版等有别于鍵盤的輸入設備。舊的OS或性能導向的服務器通常不會有如此親切的界面,而是以命令行界面(CLI)加上鍵盤為輸入設備。以上兩種界面其實都是所謂的殼,其功能為接受并處理用戶的指令(例如按下一按鈕,或在命令提示列上鍵入指令)。

選擇要安裝的操作系統通常與其硬件架構有很大關系,隻有Linux與BSD幾乎可在所有硬件架構上運行,而WindowsNT僅移植到了DECAlpha與MIPSMagnum。在1990年代早期,個人計算機的選擇就已被局限在Windows家族、類Unix家族以及Linux上,而以Linux及MacOSX為最主要的另類選擇,直至今日。

大型機與嵌入式系統使用很多樣化的操作系統。在服務器方面Linux、UNIX和WindowsServer占據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超級計算機方面,Linux取代Unix成為了第一大操作系統,截止2012年6月,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中基于Linux的超級計算機占據了462個席位,比率高達92%。随着智能手機的發展,Android和iOS已經成為目前最流行的兩大手機操作系統。

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的變化情況相對穩定。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一直被幾個手機制造商巨頭所控制,而安卓的壟斷地位主要得益于三星智能手機在世界範圍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功。2012年第三季度,安卓的市場份額高達74.8%,2011年則為57.4%。2013年第一季度,它的市場份額繼續增加,達到75%。雖然Android占據領先,但是蘋果iOS用戶在應用上花費的時間則比Android的長。雖然在這方面Android的數字一度接近蘋果,但是像iPad3這樣的設備發布之後,蘋果的數字還是會進一步增長。WindowsPhone系統在8.1版發布後市場份額穩步提高,應用生态正在改善,衆多必需應用不斷更新,但是速度還略嫌遲緩。微軟收購了諾基亞,發展了許多OEM廠商,并不斷發布新機型試圖扭轉WP的不利局面,小有成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