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著長篇小說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1989年4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描述了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思特裡克蘭德,突然着了藝術的魔,抛妻棄子,絕棄了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圓筆譜寫出自己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絢爛的畫布的故事。貧窮的糾纏,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隻是後悔從來沒有光顧過他的意識。作品表現了天才、個性與物質文明以及現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有着廣闊的生命視角,用散發着消毒水味道的手術刀對皮囊包裹下的人性進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殘忍的目光。
  • 書名:月亮和六便士
  • 别名:
  • 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傅惟慈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275
  • 定價:15.00
  • 開本:32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2739547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字數:207000

内容簡介

思特裡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愛慕虛榮,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于這種人世的快樂才對,盡管這種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靜。但是,就在他們婚後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去了巴黎,抛棄了在外人看來很好的事業和家庭。就在人們以為他的出走是因為有外遇的時候,人們發現的事實卻是:他原來隻是為了畫畫。

這時的思特裡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他隻是愛好畫畫而已。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的生活開始變得窘迫,幾次險些因饑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伯朗士-施特略夫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

他不停地流浪,最後來到了塔西提島,與一個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做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裡作畫。但不幸的是,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風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愛塔一直照顧着他,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身體潰爛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挂滿壁畫的屋子,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

世界文學名著普及本。英國小說家毛姆是一位說故事的能手。他的小說機智、幽默,不時流露出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譏諷。《月亮和六便士》的情節以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活為基礎。主人公查理斯·思特裡克蘭德是一個畫家,他抛棄家庭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了許多藝術水平極高的畫。毛姆在小說中探讨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并似乎十分明顯地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了不起的藝術成就,是一位天才藝術家先前硬着心腸擺脫社會——尤其是女人——強加于他的束縛的充足理由。

作品思想

毛姆在小說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藝術兩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與西方許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為20世紀的流行小說。

“毛姆以高更為靈感所寫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毫無疑問杜撰超過事實。”“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高更認為他最終能夠享受成功的果實,讓一家人團圓。”對比小說與現實可以發現,高更對繪畫的追求有其因果關系和過程發展,而思特裡克蘭德的出走則非常突兀和過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虛構的情節和叙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所謂純粹意義上的藝術家。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現實的邏輯,對于讀者來說更是不可理解。其實這裡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可以說明毛姆如此寫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虛拟滿足。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币的最小單位,有個朋友跟毛姆開玩笑說,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忘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覺得這說法挺有意思,就起了這個書名,甚是開玩笑的語氣。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是現實的代表。

作品評價

人生處處面臨着選擇,尤其是夢想和金錢之間的沖突更令人難以抉擇。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我們可以看的不同的人放棄現在的生活勇于追求夢想的故事。月亮代表夢想,是遙遠皎潔的,每個人都看得到卻很難觸及。六便士代表财富,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向。選擇月亮的人很難為别人所理解,即使得不到金錢,那些追逐夢想的人在追逐的過程中依然很快樂。作者毛姆不僅僅表達了夢想和财富的選擇關系,還折射出多方面的人生哲理。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由于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淩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曆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1892年初,他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在那兒,他接觸到德國哲學史家昆諾·費希爾的哲學思想和以易蔔生為代表的新戲劇潮流。同年返回英國,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了六個星期的練習生,随後即進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醫。為期五年的習醫生涯,不僅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他的第一部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正是根據他從醫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寫成的。

從1897年起,毛姆棄醫專事文學創作。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寫了若幹部小說,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話來說,其中沒有一部能夠“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轉向戲劇創作,獲得成功,成了紅極一時的劇作家,倫敦舞台竟同時上演他的四個劇本。他的第十個劇本《弗雷德裡克夫人》連續上演達一年之久。這種空前的盛況,據說隻有著名劇作家肖伯納才能與之比肩。但是辛酸的往事,夢魇似地郁積在他心頭,不讓他有片刻的安甯,越來越強烈地要求他去表現,去創作。他決定暫時中斷戲劇創作,用兩年時間潛心寫作醞釀已久的小說《人生的枷鎖》。

第一次大戰期間,毛姆先在比利時火線救護傷員,後入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到過瑞士、俄國和遠東等地。這段經曆為他後來寫作間諜小說《埃申登》提供了素材。戰後他重遊遠東和南太平洋諸島;1920年到過中國,寫了一卷《中國見聞錄》。1928年毛姆定居在地中海之濱的裡維埃拉,直至1940年納粹入侵時,才倉促離去。

作品影響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在中國之所以有這麼大影響力,可以歸功于傅惟慈先生在翻譯時最大化體現了毛姆刻薄犀利又情意綿綿的特色,同時又保留了英語中的“趣味”,以下是傅惟慈譯本中的經典片段。

創作背景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國畫家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為原型塑造的人物,這一點是無可争議的。高更在立志從事繪畫前也做過經紀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貧困;高更最後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個荒涼的小島上。但除了生活的大緻輪廓外,毛姆創造的完全是另外一個人物。 這篇小說是毛姆在遊經塔希提島後,回到歐洲後寫成的。

人物介紹

思特裡克蘭德

思特裡克蘭德原本是證券經紀人,有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在他那張粗野的,顯着肉欲的臉的背後,有着一顆騷動而不安的心,他飽受孤獨的摧殘,經受來自“神”的折磨,而他又是天生為藝術而生的人,所以,他注定在“神谕”的召喚下,在驅之不散的念頭的驅使下,在時間不在場的誘惑下,沖出世俗的樊籬,走向了藝術的至境。他正是在孤獨中仿徨,在孤獨中沖突,在孤獨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後一瞬間,在孤獨中實現了靈魂的自由。

思特裡克蘭德太太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思特裡克蘭德太太在20世紀初都是生逢其時。她出身于英國世家,結交社會名流,舉手投足端莊典雅,完全符合上流社會所要求的女性風範。在社交場合她總能巧妙地不讓冷場出現,還能引導大家的談話總是環繞一個共同的主題。有時,“她讓你覺得接受她的同情是對她做了一件好事”。她面容和藹可親,衣着大方得體,家居布置淡雅别緻。她非常能幹,家務安排得并井有條。她還是一位賢妻良母,關心孩子并使他們富有教養。她的丈夫是一位忠厚老實的證券經紀人。總之,這是一個恩愛和睦、誠實體面、不受任何災變困擾、令人羨慕的中産階級家庭。然而,思特裡克蘭德太太苦心經營的安樂窩卻被丈夫的出走擊得粉碎。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種種不同”,把爾斯泰的名言在這裡卻頗富諷刺意味: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有一個緻命的弱點,她完全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的丈夫卻自以為如此。思特裡克蘭德太太曾滿含愛意地對“我”談起她丈夫:“他一點文學修養也沒有,是個十足的小市民。”她認為丈夫的出走是因為有了新歡,“跟一個女人跑到巴黎去了。”她根本不能想象、也不能接受丈夫為了心中一個神聖的理想—“我必須畫畫兒”而離開她。不過,在她那一類女性中她還是聰明的,當她最後得知實情後她絕望了:如果是私奔,他早晚都會厭倦,她也能原諒他(這是她的高人之處),如果是為了一個理想,一切就都完了。她可以是一個女人的對手,卻不是某種觀念的對手。

勃朗什

與思特裡克蘭德太太晚年優裕安詳的生活正相反,勃朗什這個“仿佛心裡藏着什麼似的”令人難以捉摸的女子卻流星般從這個世上—也從思特裡克蘭德冷酷的心中倏然而逝。她曾是一個羅馬貴族的家庭教師,被男主人騙去了純真的愛情,身臨絕境準備自盡時,幸遇好心的平庸藝術家施特略夫,二人結了婚且非常“幸福”。“他和他的妻子是一幅叫你思念不置的圖畫。”然而,這又是一個貌似安甯娴雅、令人愉快的家庭,一件人為的精品,脆弱到不堪外界的輕輕一擊。由于施特略夫經常幫助那些窮困潦倒的畫家,他們結識了思特裡克蘭德,在後者身無分文、饑寒交迫、奄奄一息之時,施特略夫極力勸說勃朗什把他接到家中照顧,遭到一向溫順的勃朗什的堅決反對:“我讨厭這個人!”“他沒有教養,不懂禮貌。”“如果他到這裡來,我就走!”但是,當施特略夫喋喋不休,甚至提到她也曾落難時,她屈服了,但同時流露出與平常的沉着穩重相反的驚懼不安和可怕的預感:“他會給我們帶來禍害!”

愛塔

愛塔是塔希提島當地土著居民,她在塔拉窩河旁有一小塊地産,女房東說“那裡收獲的椰子幹按現在的市價足夠你舒舒服服過日子,你畫畫要多少時間就有多少時間。”她很節儉,把在鮮花旅店幫工掙的錢都攢了起來,她不在乎那些繁文縛節,非常通情達理,她不要求當着市長的面舉行什麼儀式,這并不意味着她是個沒人娶的姑娘:她很漂亮,也很自愛,從不跟人亂來,她做這一切僅僅因為她喜歡思特裡克蘭德。與前面二樁婚姻的貌合神離相比,他們的婚姻生活簡單而幸福。

上一篇:李端公

下一篇:英雄史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