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字帖

書法字帖

寫字樣本
書法字帖,是用于寫字臨摹的樣本。帖分兩種,一種是石刻拓本,一種是墨本。前者又稱碑學,後者又稱帖學。[1]由于曆史的原因,南方多以帖學為主,北方多以碑學為主,有南帖北碑之說。前者沉着厚重,後者鮮活靈動,各有風格,各有千秋。書法傳世資料最為古老,後學大家無處此法。帖源于碑,碑是正根。自古以來,書學大家的學習經曆,也各不相同。最終,都同樣取得了成功、做出了成就。書法字帖,所包括書法字體紛繁複雜,總體講都包括在五種書體之中,有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行書體六種。五種書體,都有著名的代表書法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 中文名:書法字帖
  • 外文名:Copybook for calligraphy
  • 别名:
  • 書體:行書 草書 隸書 篆書 燕書 楷書
  • 分類:一種是石刻拓本,一種是墨本

介紹

書法字帖,所包括書法字體字體紛繁複雜,總體講都包括在六種書體之中。有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行書體和燕書體六種。燕書體,也稱燕書、燕體、燕體書法,是當代書法家馬永安所創作。六種書體,都有著名的代表書法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篆書體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張以小篆為标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并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他年輕時,起初在鄉村做管理文書的小官。後來,随荀卿學習,當任廷尉。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準的字體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于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将大篆字體删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

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于是就把它定為标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颉篇》,《爰曆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湧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采嶺石鑴刻,然後立于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

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玡刻石》和《峄山刻石》、《會稽刻石》等。又稱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鄒縣城縣衙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緻敬門内,1973年移入啟聖殿内保存,現存于鄒城市博物館。刻石呈豎長方形,水成岩石質,四面刻字。碑高1.9米,寬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側面刊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書。小篆體,每面5行,共222字:“皇帝立國,惟初在昔,嗣世稱王。讨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诏,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号,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于峄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争理。功戰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複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着經紀”。“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号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于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禦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請具刻诏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該碑刻文今已泐毀37字,尚存185字。

左側面以行書刊刻跋語,記述摹刻經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原秦峄山篆碑,立于峄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雲: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

當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歎惜秦碑被毀,便将流傳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棗木闆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鄭文寶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長安(今存西安碑林),稱長安本,其後全國據此翻刻9種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峄山刻石》、《鄒縣志·古迹卷》記載甚詳:“宋元佑八年(1093年),鄒令張文仲于北海王君向獲李斯小篆,刻諸廳峄陰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縣令宋德,乃夏津人也,歎是碑殘缺,恐緻泯絕,乃命工砻石纂刻于其側。”

隸書體

“曹全碑”全稱為《合陽令曹全碑》。刻于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萬曆初年在合陽縣(今陝西合陽)萃裡村出土。此碑為豎方形,高273厘米,寬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也記載了張角領導農民起義波及陝西的情況,也反映了當時農民軍的聲勢和合陽縣民郭家起義等情況,為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鬥争史提供了重要的曆史資料。此碑石黑明如塗油脂,光可鑒人,書體是用隸書寫成

。文字清晰,結構舒展,字體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力,風格秀逸多姿,充分展顯了漢隸的成熟與風格。此碑碑石精細,碑身完整,實為漢碑、漢隸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隸書的結構打破了六書的傳統,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書寫的效率,它的産生,标志着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的東漢《曹全碑》,可謂是隸書的代表,漢碑中的精品。

《曹全碑》系晉王敞等紀念曹全功績而立。王敏、王畢等立石。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碑文主叙曹全為弟分憂,棄官還鄉,又遇禁綱,于家隐居,光和七年再任郎中拜酒泉祿福長等身世,從側面反映了以張角為首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聲勢浩蕩。碑文銘辭三行,三字為句,空三行書年月一行,在碑陽正文末。碑陰刻立碑題名者的題名,有處士、縣三老、鄉三老、門下祭酒、門下議掾、督郵、将軍令史等。

此部《曹全碑》系清朱彜尊、翁方剛等舊藏之明拓“悉”字未損本。朱彜尊,清朝學者,字錫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博學多才,尤工于詞,為清代大家。翁方剛,字正三,号覃溪,清朝學者,精于經學考據,又擅長金石之學,所着《兩漢金石記》考證精審。

外題簽為梁啟超題“朱竹垞舊藏本曹全碑,今歸飲冰室。己醜正月題”,内題簽為翁方綱題“曹全碑曝書亭藏本”,并钤“覃溪鑒藏”朱文長方印。”朱彜尊、翁方綱、梁啟超遞藏,有梁啟超、翁方綱題跋,趙懷玉劄,李彥章觀款。钤有“彜齋”、“啟超”、“梁”、“竹垞”、“子孫後世家傳之寶”、“翁方綱”、“漢籌之印”、“文淵閣校理翁方綱藏”、“蘇齋金石文”、“容齋清玩”、“飲冰室藏”、“葉志诜審定記”、“東卿過眼”、“朱彜尊印”、“李彥章印”等印。此本為首行“秉幹之機”之“幹”字未穿,第九行“悉以薄官”之“悉”字未損。

碑版字體勻整秀麗,分縱橫行,體态扁平,行距疏朗,逸緻翩翩,清萬經評雲:“秀美飛動,不束縛驟,洵神品也”。人們譽它象“風流自賞的三河少年,文雅可愛的蘭閨玉女”,是漢隸中用圓筆的典型作品。

《曹全碑》為著名漢碑之一,在現有漢碑中,是保存漢代隸書字數較多的一通碑刻。拓法雖不為精善,但較之當時所拓,神理渾淪可愛。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含有重要的曆史價值。文中除記述曹全之生平、功績,以及世系外,并記載了漢代以張角為首發動的農民起義這一重大曆史事件,可作為訂正曆史之參考。此碑文多别字,故後人疑為摹刻者,然就其端直樸茂而言,非漢人所不能。

茲選照三開,既碑文首一開、“‘悉’字未損”一開以及碑文末一開。

草書體

索靖《月儀帖》傳為西晉書法家索靖所書,是章草名帖。《月儀帖》以十二月令制為尺牍,故稱。但傳至今日,該拓本已缺四至六月,計18頁。《月儀貼》字數逾幹,其書法法度森嚴,鋒芒尖銳,骨力非凡。

索靖(239-303),字幼安,張芝之姊孫,敦煌(今屬甘肅)人,官曆尚書郎、酒泉太守等。因曾為征西司馬,故人稱“索征西”。年輕時就洛陽太學,為“敦煌五龍”之一,博通經史。與潘嶽、顧榮等同僚一道,為時人所尊敬。迎讨河間王頤安之亂時受傷而卒,封安樂亭侯,谥曰莊。

索靖擅章草書,傳張芝法,險峻堅勁。其章草書,自名曰“銀鈎趸尾”。時人雲:“精熟至極,索不及張;妙有餘姿,張不及索。”傳索靖有《出師頌》、《載妖》、《七月》等帖,并着有書論《草書狀》-篇傳世。索靖章草自成一家,唐代張懷瓘評其書曰:“幼安善章草,書出于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雲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逮

顔真卿,709年生,785年逝世,京兆萬年(今陝西)人。字清臣,曾任平原太守,世稱“顔平原”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們又稱之為“顔魯公”。祖籍唐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曆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顔魯公。

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缢殺,終年77歲。德宗诏文曰:“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顔體”。對後世影響巨大。

他的書迹作品,據說有138種。楷書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是極具個性的書體,如“荊卿按劍,樊哙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行草書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軍帖》、《自書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米芾《書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顔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于意外。”

他秉性正直,笃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于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于時。他一生忠烈杯壯的事迹,提高其于書法界的地位。

顔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書風,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人稱“顔體”。顔體奠定了他在楷書千百年來不朽的地位,顔真卿是中國書史上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他的“顔體”,與柳公權并稱“顔柳”,有“顔筋柳骨”之譽。

顔真卿自幼勤奮好學,有文學才能,他的書法受家庭和外祖家殷氏的影響,同時得到張旭的指導,他又廣泛地向曆代書法名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等汲取營養,經過融會貫通,創造了出類拔萃、雄偉剛勁、大氣磅礴的獨特風格,被稱為顔體,成為代表有唐一代的大書法家,他的書法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對後世書法影響極大。顔真卿的楷書具有莊嚴雄偉的氣派,他用筆橫輕豎重,筆力雄強而有厚度;在結構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圓。豎筆向中略呈弧度,剛中有柔,富有彈性感,兼以筆畫重,力足中鋒,更增加他那氣勢宏大、圓潤渾厚的美感。

中國楷書發展到唐代可以說達到頂峰階段,其成就以顔真卿為代表。稍晚的唐代書法家柳公權亦受到顔真卿的影響,後世并稱為顔柳。顔真卿的書法筋力豐滿,氣派雍容堂正;柳公權的書法則偏重骨力勁健,所以又有“顔筋柳骨”的稱謂。顔真卿的行草書具有既凝練渾厚,又有縱橫跌宕的特色。

他用筆氣勢充沛,巧妙自然,并傳世顔真卿的書法作品比較多,著名墨迹,楷書有《竹山堂聯句詩帖》、《告身帖》;行草書有《祭侄季明文稿》、《劉中使帖》、《湖州帖》等。其中除《祭侄季明文稿》公認為真迹外,其餘作品真僞尚有不同意見,但都是流傳有緒的墨迹。《祭侄季明文稿》為草稿性質的遺迹,書寫自然,手稿滿紙塗改,卻表現出顔真卿書法的神韻。

顔真卿一生書寫碑石極多,流傳至今的有:《多寶塔碑》,結構端莊整密,秀媚多姿;《東方朔畫贊碑》,風格清遠雄渾;《谒金天王神祠題記》,比較端莊遒勁;《臧懷恪碑》,雄偉健勁;《郭家廟碑》雍容朗暢;《麻姑仙壇記》,渾厚莊嚴,結構精悍,而饒有韻味;《大唐中興頌》,是摩崖刻石,為顔真卿最大的楷書,書法方正平穩,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廣平碑》,書法開闊雄渾;《八關齋報德記》,氣象森嚴;《元結碑》,雄健深厚;《幹祿字書》,持重舒和;《李玄靜碑》,書法遒勁,但筆畫細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樣。

《顔勤禮碑》,1922年出土,字畫完好如新,是顔真卿碑刻中最能傳達出原迹面貌、神氣的碑刻。其書法雄邁清整,為晚年代表作品。《顔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

顔真卿書法刻成法帖的也很多,曆代彙集的叢帖大都有顔真卿的作品。單帖有《争坐位帖》、《奉使帖》、《送裴将軍詩》、《小字麻姑仙壇記》、《送劉太沖叙》等。其中以《争坐位帖》最為著名。此帖為行草書,是根據真迹上石,西安碑林;此帖為他的手稿,信手揮筆,縱橫跌宕,筆墨淋漓,是不經意的傑作。米芾認為有篆籀氣息,為顔真卿的書法第一。專門彙集顔真卿書法的法帖有宋刻《忠義堂帖》,共收集顔真卿書法作品45種,浙江省博物館藏有宋拓孤本。

燕書體

燕書體,和中國書法中的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楷書體一樣,是中國書法的一種新書體。燕書體結體富于變化,字字有神,忽見燕語檐下,又見燕翔藍天。燕形、燕态、燕情,畢現燕之精髓。心悟真谛,将燕之美融于書藝之中,處處可見其美,美在靈動,美在清秀,美在流暢之勢,美在自然天成!

故得名為燕體,又名燕書體.和傳統書法不同,燕書體起筆露鋒,收筆出鋒,取勢左高右低,運筆轉折處不停筆,點畫變化豐富,對比誇張懸殊,用盡中鋒,力透紙背。形同竹葉,筆法有創新,字有新意,字形有美感,其特點與書法創新的書法觀美、勢、神相一緻,符合現代書譜的體風準則。具體來說,馬永安的書法藝術是集傳統隸、篆、行、楷、草為一體,在點畫用筆和結構布局具有鮮明的燕書體風格特征。馬永安先生書法自成一體,已臻化境,應列篆、隸、草、行、楷之後,稱第六書體---“燕”體也。

行書體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徒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将軍、會稽内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王羲之楷書師法鐘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采衆長。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卧鳳阙”,給人以靜美之感,恰與鐘繇書形成對比。

他的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内厭,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妍美流便的今體書風,被後代尊為“書聖”。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他所書的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東晉永和九年(353)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契(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衆人飲酒賦詩,彙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緻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将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隻是别人的摹本。

篆書

清代書法大家鄧石如的行書《陳寄鶴書》還與曆史上一段著名的轶事有關。鄧石如家中養兩隻鶴。據說,這兩隻鶴的年齡至少有130歲。一日,雌鶴死去了,僅隔十幾天後,鄧石如的發妻沈氏也相繼去世。這種巧合,在當時的文人當中産生了很多聯想。59歲的鄧石如傷心至極,雄鶴也孤鳴不已,與他相依為命。因不忍再看孤鶴悲戚的樣子,鄧石如于是擇地三十裡外的集賢關佛寺,将鶴寄養僧舍中。

從此,他擔糧飼鶴,三十裡往返,每月堅持不懈。忽然,又一日,正在揚州大明寺小住的他得到傳報,雄鶴被安慶知府看中,抓回了府中。他即刻啟程趕回安慶,用行書寫下了《陳寄鶴書》向知府陳情上書索鶴。

這篇文章寫得哀婉動人,催人淚下,氣勢排山倒海,文辭如雲幻天,以極盡排比、拟人等修辭手法曆數得鶴、寄鶴悲欣往事。為了這隻鶴,他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正如書中所寫“大人之力可移山,則山民化鶴、鶴化山民所不辭也。”知府接書,無言以答,不日将鶴送還佛寺。

鄧石如9歲随父讀書,10歲便辍學,14歲“以貧故,不能從學,逐村童采樵、販餅餌,負之轉鬻”。然在其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對書法、金石、詩文發生了深厚的興趣,并有長足進步。17歲時,為“潇灑老人”作《雪浪齋銘并序》篆書,即博時人好評。自此,便踏上書刻藝術之路。20歲在家鄉設館,任童子師,不耐學生“憨跳”而舍去,随父去壽州(今壽縣)教蒙館,21歲因喪妻辭館,外遊書刻,以緩悲痛。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32歲時,複至壽州教書,并常為壽春循理書院諸生刻印和以小篆書寫扇面。深得書院主講梁獻(亳縣人,以善摹李北海書名于世)賞識,遂推薦他到金陵(今南京)舉人梅謬家學習。梅家既是宋以來的望族,又是清康熙禦賜翰墨珍品最多的家族,家藏“秘府異珍”和秦漢以後曆代許多金石善本。石如縱觀博覽,悉心研習,苦下其功。

在梅家8年,前五年專攻篆書,後3年學漢分。于四十七年他40歲時,離開梅家,遍遊各處名勝,臨摹了大量的古人碑碣,錘煉了自己的書刻藝術,終于産生了“篆隸真行草”各體皆備、自成一家的大量作品。乾隆四十七年,他遊黃山至歙縣,結識了徽派著名金石學家方君任和溪南經學家程瑤田,及翰林院修撰、精于篆籀之學的金榜。

後經梅謬和金榜舉薦,又結識了戶部尚書曹文埴。乾隆五十五年秋,弘曆八十壽辰,曹文埴入都祝壽,要鄧石如同去,石如不肯和文埴的輿從大隊同行,而戴草帽,穿芒鞋,騎毛驢獨往。至北京,其字為書法家劉文清、鑒賞家陸錫熊所見,大為驚異,評論說:“千數百年無此作矣。”後遭内閣學士翁方綱為代表的書家的排擠,被迫“頓踬出都”,經曹文埴介紹至兵部尚書兩湖總督畢源節署(署武昌)作幕賓,并為畢源子教讀《說文字原》。在署三年,不合旨趣,遂去。

乾隆五十九年他52歲時,由武昌回故裡,買田40畝,翌年建屋一棟,并親書匾額“鐵硯山房”置于門首。常将書刻售資救濟鄉人,貧不能葬者,都盡力資助。以後的10年,他的書刻藝術越臻化境,他不顧年邁,常遊于京口(今鎮江)、南京、揚州、常州、蘇州、杭州等地。臨終前一年,還登泰山,會晤友人,切磋技藝。

60歲時,他遊京口,結識包世臣,授書三年,并以書法要訣示曰:“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包以其法驗六朝之書都全符合。他63歲臨終這一年,仍收錄門生程蘅衫,為篆書《張子西銘》。是年,得知泾縣有八塊碑需以大篆、小篆、分書、行楷各體書寫,慨然應邀,僅書一碑因病而歸,陰曆10月卒于家。

楷書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俯一生曆宋元之變,仕隐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将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俯以很好的文化熏陶。

但趙孟俯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禦史程钜夫“奉诏搜訪遺逸于江南”,趙孟俯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俯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贊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俯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于得準返回闊别多年的故鄉吳興。趙孟俯在江南閑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閑情逸緻與鮮于樞、仇遠、戴表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着與世無争的甯靜生活。

大德三年(1299),趙孟俯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士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系密切,相對儒雅而閑适,比較适合趙孟俯的旨趣,他一直幹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趙孟俯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拜趙孟俯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诰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後不久,立即将趙孟俯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趙孟俯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俯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俯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曆了矛盾複雜而榮華尴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争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俯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俯的為人。盡管很多人因趙孟俯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将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鑒于趙孟俯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俯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俯書畫墨迹,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趙孟俯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别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五歲起,趙孟俯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着稱于世,《元史》本傳講,“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颠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顔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俯傳世書迹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锷墓碑銘》等。着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隸書

劉炳森(1937.8-2005.2.15),著名書法家和國畫家,字樹庵,号海村,幼年自号劉五先生。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2005年2月15日淩晨4時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67歲。

劉炳森自小嚴格臨帖學書,1949年11歲時便名揚鄉裡。青年時代就已蜚聲日本。1957年19歲時因其文采、書法超衆,被當時研究書法的權威機構“中國書法研究社”破格吸收為最年輕的社員。1962年夏于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畢業。同年秋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書法繪畫的臨摹複制和研究工作。

1981年5月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任常務理事。

1991年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1994年8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八屆、第九屆常務委員。曆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主席,新加坡中華書學協會評議員,中日友好協會理事,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委員。

傳統功力深厚,書道藝術造詣為世界各國書法界人士所熟悉和稱道,在國内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書藝向以隸、楷着稱于世,并兼長行、草。隸法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用現代的審美意識并參以姊妹藝術的某些韻律和情趣,加上文學素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20世紀70年代所書隸書字樣6700餘字輸入電腦,已為國内外廣泛使用。書風凝厚穩健而又俊逸潇灑。山水畫注重以書法用筆入畫,畫風樸茂淳厚;然而多年來,其畫名卻為書名所掩。

草書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僑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後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觀化翁,山西陽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自幼穎悟,喜任俠,賦性剛直不阿。崇祯年間曾以一介布衣,發動諸生數十人上書為山西提學袁氏訟冤,勇挫閹宦權奸,後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後,又與顧炎武等人秘密從事反清活動,并曾被捕。

在獄中“抗詞不屈,絕食數日,幾死”。(全祖望《陽曲傅青主先生事略》)。乾隆年間,朝廷開設博學鴻詞科,傅山時已七十二歲,地方官逼其進京應試,他稱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門外三十裡,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試,特封“中書舍人”放還,他既不謝恩,亦不接受,出京時,送行者途為之塞,其性情志節可見一斑。

傅山通曉經史、諸子、釋老之學,着有《霜紅龛集》四十卷。長于書畫,精鑒賞,并開清代金石學之源。同時他又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學家,在文學藝術上他更是一位富有批判和創造精神的思想啟蒙先驅。“甯拙毋巧,甯醜毋媚,甯支離毋輕滑,甯真率毋安排。”的藝術主張,三百多年來一直備受推崇。傅青主的書法傳統功基甚厚。全祖望《陽曲傅青主先生事略》雲(傅山):“工書,自大小篆,隸以下,無不精,兼工畫”。

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鐘王,樸實古拙。八九歲時即從鐘繇入手,繼而學王羲之、顔真卿,至二十歲左右,已“于先世所傳晉唐楷書無所不臨”。喜以篆隸筆法作書,重骨力,宗顔書而參以鐘王意趣,并受王铎書風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時譽。

燕書

燕書也叫燕書體,由當代書法家馬永安所創造。燕體書法是馬永安先生數十年潛心鑽研的成果。燕書體書法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曆史文化淵源和對中華幾千年傳統書法藝術的繼承,燕書體書法的成就更在于他對傳統書法的重大突破,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傳統書法有行草隸篆楷五種書體之分,從嚴格意義上講,燕體書法并不在五種書體之列。燕體書法對五種書體結構和點畫、使轉運筆均有借鑒,但它牢固的基礎和前提還是正書。

燕書體書法是不是繼五種書體之後的“第六種書體”暫且不論,但就它的風格特點而言,确是千年一遇,前所未有。燕書體書法的結構,以正書為基礎,側書(以前沒有這個提法,是相對正書而言)為輔助,正側互用,生動鮮活。傳統書法,楷書是楷書,草書是草書,正側分明,略顯呆闆。

燕書體書法的取勢,左高右低,取順勢,舒展流暢,符合主流審美取向,更吸引眼球,為之一振。傳統書法,幾千年不變,都是左低右高,取的是逆勢,有受阻之象,不順暢,不符合人類憧憬美好的審美理想。燕書體書法的運筆,停頓少無折筆,運用篆書草書的筆法,順勢運筆,流暢自然,毫無做作,開拓了書法藝術更廣闊的審美空間。

傳統書法,因為運筆取逆勢,隻能用折筆才能完成書寫,折筆多起筆多,缺少柔順。正書過剛過死,草書有走另一極端。這些,都不符合傳統的哲學思想,根本上違背了主題的審美意識。燕書體書法的點畫,變化豐富,與傳統書法相比,反其道而行之,更是一種發明和創造。燕體書法,入筆盤筆,細如纖絲,筆鋒在外。

收筆若輕若重,輕若毫發,重若陣雲,萬毫齊發,收筆不收鋒,勢如破竹,痛快淋漓,一瀉千裡,給人愉悅之感。傳統書法,千古一法,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無往不收。人人固守因襲,毫無生氣。

行書

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張海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董其昌出身貧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風得意,青雲直上。公元1589年,(萬曆十七年)三十四歲的董其昌舉進士,開始了他此後幾十年的仕途生涯。當過編修、講官,後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他對政治異常敏感,一有風波,他就堅決辭官歸鄉,幾次反複起用。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鑒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内文宗,執藝壇牛耳數十年,是晚明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的繪畫長于山水,注重師法傳統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緻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隽雅逸。

《畫史繪要》評價道:“董其昌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筆,風流蘊借,為本朝第一。”董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畫壇。一直以來,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内外大收藏家尋覓的目标。董其昌走上書法藝術的道路,出于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起因是在考試時書法不好,遂發憤用功自成名家。

這在他的《畫禅室随筆》有所記述,其中還自述學書經過:他在十七歲時參加會考,松江知府衷貞吉在批閱考卷時,本可因董其昌的文才而将他名列第一,但嫌其考卷上字寫得太差,遂将第一改為第二,同時将字寫得較好些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為第一。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董其昌,自此鑽研書法。董其昌回憶說:“郡守江西衷洪溪以餘書拙置第二,自是始發憤臨池矣。

初師顔平原(真卿)《多寶塔》,又改學虞永興(世南),以為唐書不如魏晉,遂仿《黃庭經》及鐘元常(繇)《宣示表》、《力命表》、《還示帖》、《丙舍帖》。

凡三年,自謂逼古,不複以文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董其昌幾乎學習研究了以前絕大部分名家,從鐘王到顔、柳,從懷素到楊凝式、米芾,直至元代的趙孟俯。

董其昌精收藏,曾珍藏董源4幅山水《潇湘圖》、《溪山行旅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并以“四源堂”名齋,後其“四源堂”中四幅名畫多為河南袁樞遞藏,使其成為晚明收藏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還有精選李思訓《蜀江圖》、《秋江待渡圖》,董源《征商圖》、《雲山圖》、《秋山行旅圖》,巨然《山水圖》,範寬《雪山圖》、《辋川山居圖》,李成《着色山圖》,郭忠恕《辋川山居圖》,江貫道《江居圖》,趙大年《夏山圖》,趙子昂《洞庭二圖》、《高山流水圖》,王蒙《秋山圖》,《宋人冊頁》等18幅。

從中可以看出,董其昌的收藏足以令其傲視當代。他的字、畫以及書畫鑒賞,在明末和清代名聲極大。善畫山水,遠師董源、巨然和黃公望。其畫風筆意安閑溫和、清新秀麗。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創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繪畫,稱“南北宗”。他是尚南貶北,擡高文人畫的地位,打擊壓制和他相抗稀奇的“浙派”。其山水作品,用筆柔和,秀媚有餘,魄力不足,缺乏氣勢,且多輾轉摹仿,如《峒關蒲雪圖》、《溪山平遠圖》等,皆為摹古之作。

董其昌沒有留下一部書論專着,但他在實踐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張,散見于其大量的題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曆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董其昌一生勤于書畫,又享高壽,所以傳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倪寬贊》、《前後赤壁賦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