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漢語漢字
曲,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qū、qǔ兩個讀音,此字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曲尺。曲的基本義為彎曲,與“直”相對。又可引申為邪曲、局部等。讀qū。樂曲的聲音有高有低,歌曲、樂曲是曲折的引申義,此義讀qǔ。
  • 中文名:曲
  • 拼音:qū、qǔ
  • 繁體:麯
  • 部首:丨
  • 五筆:mad
  • 倉颉:tw
  • 鄭碼:kkd
  • 筆順:豎,橫折,橫,豎,豎,橫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入聲二沃
  • 筆畫:6
  • 結構:獨體字
  • 四角号碼:55600
  • 統一碼:U 66F2
  • 注音:ㄑㄩ、ㄑㄩˇ

字源演變

象形字。甲骨文(圖1)“曲”字作圖形A,像曲尺之形,是“曲”字初文。商代文字作圖形B(圖2),春秋金文(圖3)承襲之,作圖形C;戰國文字作圖形D(圖4,5,7,8,9,10),曲尺内的筆畫均沒有了,或簡化作圖形E、F形。秦文(圖11)字曲尺口向上,遂為《說文》篆文(圖6,12)所本。後隸作“曲”,與楷書同。“曲”本義是彎曲,與“直”相對。戰國鳥書箴銘帶鈎:“宜曲則曲,宜直則直。”《玺彙》4763:“正行亡(無)曲。”《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引申義有邪曲、局部、歌曲等。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形容詞

彎曲,不直

迂腐, 迂曲;婉轉,曲折

周遍;多方面;詳盡

表敬之詞

邪僻,不正派

細,細小

假借為“局”。狹隘,拘泥

名詞

理屈;理虧

彎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處

偏僻的處所;鄉裡

小巷

蠶箔,用葦或竹編制的養蠶的器具

酒母

泛指酒

動詞

使彎曲

名詞

樂曲,歌曲

一種韻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稱元曲

量詞

用于歌曲、樂曲。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從曲。

?,古文曲。丘玉切。注:《集韻》匚古作?

說文解字注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也。

匚象方器受物之形、側視之。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視之。引申之為凡委曲之稱。不直曰曲。詩曰。子發曲局。又曰。亂我心曲。箋雲。心曲、心之委曲也。又樂章為曲。謂音宛曲而成章也。周語曰、士獻詩。瞽獻曲。韋雲。曲、樂曲也。毛詩傳曰。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韓詩曰。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按曲合樂者、合于樂器也。行葦傳曰。歌者、比于琴瑟也。卽曲合樂曰歌也。區玉切。三部。

凡曲之屬皆從曲。或說曲、蠶薄也。

曲見月令、方言、漢書周勃傳。詳艸部薄下。其物以萑葦為之。七月傳曰。豫畜萑葦。可以為曲也。其字俗作䒼。又作筁。

?,古文曲。

小徐無。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廣韻》:丘玉切。《集韻》《韻會》:區玉切,?音䱡。《說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系辭》:曲成萬物而不遺。疏:屈曲委細。《書·洪範》:木曰曲直。傳:木可以揉曲直。

又《詩·秦風》:亂我心曲。傳:心曲,委曲也。《禮·曲禮·釋文》:曲禮,委曲說禮之事。

又《禮·中庸》:其次緻曲。注:曲,猶小小之事。朱注:一偏也。

又《說文》:或說蠶簿。《禮·月令》:具曲植籧筐。注:所以養蠶器也。曲,簿也。《前漢·周勃傳》:以織簿曲為生。注:葦簿為曲也。

又樂曲。《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又姓。《史記·蒙恬傳》:禦史曲宮。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地名。《史記·曹相國世家》:軍於曲遇。

又《陳丞相世家》:更以陳平為曲逆侯。

又《韻補》:葉區聿切。劉植《魯都賦》:巖險回隔,峻巘隐曲。猛獸深潛,介禽?匿。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拟音

聲調

上古音系

kʰoɡ

廣韻

丘玉切

入聲

蒙古字韻

kʼy

入聲

中原音韻

魚模撮

魚模

kʼiu

入聲作上聲

洪武正韻牋

丘六切

一屋

k‘yuk

入聲

集韻

顆羽切

kʰio

上聲

區玉切

kʰiok

入聲

韻略

區玉切

入聲

增韻

區玉切

入聲

中州音韻

丘雨切

入聲作上聲

分韻撮要

第六東董凍笃

陰入

韻書成集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juk

ju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屋沃燭覺

jok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沃燭

jwok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沃燭

jwok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i̯wok

隋唐

拟音/王力系統

ǐwok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統

juok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統

iuok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統

kh

jwok

隋唐

拟音/陳新雄系統

ǐuk

中上古音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