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學

暴力美學

暴力以美學的方式呈現
暴力,可能是大多數人最早、最持久的觀影記憶。暴力作為一個社會問題、作為一個關乎生死的哲學問題曆來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又是世界電影長廊中的重要景觀。[1]“暴力”和“美學”,原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詞,然而不知從何時起,它們結合成一個新的詞——“暴力美學”,并逐漸演化成為一個流行的概念。不少熱門影視作品、新版卡通書、動畫片、電子遊戲紛紛以此作為招攬,與之相關的文化現象不僅與時尚和消費有着密切的瓜葛,也成為被争相闡釋和檢審的對象。
    中文名:暴力美學 外文名:Aestheticization of violence 拼音: 近義詞: 反義詞: 學科:社會學 類型:名詞 應用:新版卡通書、動畫片、電子遊戲

概念起源

“暴力美學”原指起源于美國,在香港成熟(現在又有向美國轉移的态勢)的一種電影藝術趣味和形式探索。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将暴力的動作場面儀式化。

其特征表現為:創作者往往運用後現代手法,要麼把影片中的槍戰、打鬥場面消解為無特定意義的遊戲、玩笑;要麼把它符号化,作為與影片内容緊密相關的視覺和聽覺的審美要素。這類影片更注重發掘槍戰、武打動作和場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發揚到炫目的程度,卻忽視或弱化了其中的社會功能和道德功能。

從早期電影人對暴力的叙述直到20世紀80年代吳宇森的“英雄系列”影片,吳宇森影片中對暴力的風格化處理成為電影中暴力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因為以往好萊塢對電影的一系列限制性的法規都是針對暴力和色情提出來的,都是僅從道德層面出發将暴力當成一種對社會或未成年人有危害的因素加以限定,而這些限制是與當時電影中暴力的呈現方式密切相關的。

吳宇森“英雄系列”影片的出現使得他以暴力為題材的影片不再被當成是“暴力影片”來看,因為他給全世界觀衆提供了一種審視暴力的全新視角——東方美學視角,第一次使暴力成為了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克萊夫·貝爾語),其後的北野武、奧利弗·斯通、大衛·林奇、昆汀·塔倫蒂諾等人對暴力進行的風格化探索在世界影壇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掀起了一個“暴力美學”的熱潮。

昆汀·塔倫蒂諾代表作品有《低俗小說》《殺死比爾》,中國香港赴美國發展的導演吳宇森的作品有《喋血雙雄》《英雄本色》《變臉》,沃卓斯基兄弟的代表作品有《黑客帝國》系列等。其中把 “暴力美學”這個詞眼發揮到極緻的電影莫過于《罪惡之城》。

就像産生“暴力美學”的後工業社會的多元化特點一樣,“暴力美學”也因不同國家(地區)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呈現出一種同時包含同質因素和異質因素的多元化的風格樣式和精神内涵。

評價和看待

受“暴力美學”的影響,近年來出品的武俠電影和電視劇對暴力(武打動作)的處理也出現了舞蹈化、詩化、表演化的傾向,人們在觀看武俠影視劇的時候,仿佛是在欣賞一場别開生面的武舞表演,血腥、兇殘的暴力場面有時反倒呈現出一種視覺的美感,進而消解了暴力的殘酷性。

“暴力美學”是後現代主義四個審美特征中的“主體消失”在影視創作中的體現,這兩個矛盾的詞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具有全新含義的詞語。它将傳統的主體意識弱化了,注重對暴力的細節及場面處理,呈現出反對權威、反對經典、反對主體創作意識、反對精英主義的特征。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