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紋東方鲀

暗紋東方鲀

海淡水洄遊魚類
暗紋東方鲀(學名:Takifugu obscurus),習稱河鲀。體近圓形,後部逐漸轉細,尾柄略為側扁。頭長适中,吻較短,前端圓鈍。口端位,橫裂;下唇較長,包在上唇的外端;上下颌各有2個喙狀牙闆。眼小,側上位。鼻孔2個,位于眼前上側。鰓孔中大,位于胸鳍基部前方。背部自鼻孔後方至背鳍前方,腹部自鼻孔下方至肛門前方以及鰓孔前後的皮膚上都被有刺狀的小鱗。吻部、體側和尾柄等處皮膚裸露、光滑,無刺狀小鱗。背鳍小,略呈圓形;胸鳍短而寬。背部有數條淺色條紋。在胸鳍後上方體側有1個鑲有模糊白邊的黑色圓形大斑。主要分布在中國近海(東、黃、渤海)和長江中下遊,是海淡水洄遊魚類,春季親魚由海逆河産卵,幼魚在長江、湖泊中肥育,翌年春入海。暗紋東方鲀肉質鮮嫩腴美,蛋白質、脂肪含量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鲀”、“不吃河鲀不知魚味,吃河鲀百味皆無”的說法。從河鲀卵巢、腎髒、血液等部位提取的河鲀毒素是一種高級鎮痛和局部選擇性特高的高級麻醉藥物,也是一種戒毒的良好藥物,在醫療上具有重要用途。
    中文名:暗紋東方鲀 拉丁學名:Takifugu obscurus 别名:橫紋多紀魨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測量标本44尾,體長54~285mm,采自山東煙台、石島大漁島、青島,江蘇連雲港西連島、呂泗、江陰、太湖東山,上海吳淞、佘山、長江口,浙江蟹浦、舟山沈家門、螞蟻島。

背鳍15~18;臀鳍13~16;胸鳍16~18。

體長為體高3.0~3.8倍,為頭長2.7~3.9倍。頭長為吻長2.3~3.2倍,為眼徑5.7~12.4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4~1.9倍。

體亞圓筒形,頭胸部粗圓,微側扁,軀幹後部漸細,尾柄圓錐狀,後部漸側扁。體側下緣皮褶發達。頭中大,鈍圓,頭長較鰓孔至背鳍起點距短。吻中長,鈍圓,吻長短于眼後頭長。眼中等大,側上位。眼間隔寬,微圓突。鼻瓣呈卵圓形突起,位于眼前緣上方;鼻孔每側2個,緊位于鼻瓣内外側。口小,前位,上下颌呈喙狀,牙齒與上下颌骨愈合,形成4個大牙闆,中央縫明顯。唇厚,下唇較長,其兩側向上彎曲。鰓孔中大,側中位,弧斜形,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鰓膜白色。

體背面自鼻孔至背鳍起點,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門稍前方和鰓孔前方均被小刺,吻側、鰓孔後部體側面和尾柄光滑無刺。側線發達,背側支側上位;向前與眼眶支相連;前方在吻上方,形成吻背支;眼眶支後端下方向下垂直形成頭側支;在鰓孔上方背側支的左右橫支連成項背支;背側支向後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口角下方向後延伸至鰓孔後緣下方;腹側支由胸鳍末端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

背鳍一個,位于體後部、肛門稍後上方,近似鐮刀形,前部鳍條稍長。臀鳍與背鳍幾同形,基底稍後于背鳍基底。無腹鳍。胸鳍側中位,短寬,近似方形,後緣呈亞圓截形。尾鳍寬大,後緣呈稍圓形。

體腔大,腹腔淡色。鳔大。有氣囊。

暗紋東方鲀的頭骨類型屬于暗紋東方鲀型。頭骨骨質硬而細密,呈象牙白色。中篩骨短而寬,前部邊緣呈淺凹形。額骨隆起面稍寬,具衆多縱走細紋。左右額骨隆起線呈細腰形,細腰中部中等寬,前方伸至前額骨後緣内側,後方伸至額骨後緣外側。額骨長大于額骨寬。前額骨大而長,,呈三角形,外側角尖突,前緣平直,向内側傾斜。眶上緣較短,額骨外緣顯著短于前額骨外緣,額骨外緣與蝶耳骨上緣邊緣形成銳角。蝶耳骨突起稍寬,平直,或稍向上斜行向外伸出。

生活時體背面茶褐色,5~6條暗褐色寬橫紋,橫垮于眼後、項部、胸鳍上方和背鳍前部上方,在每條暗褐色寬帶之間夾着一條黃褐色窄帶。胸斑黑色,顯著大于眼徑,邊緣淺褐綠色。背鳍基部亦有一大黑斑,邊緣亦淺褐綠色。幼魚的暗色橫紋上有小白斑,較大個體白斑由漸不明顯至消失,暗色橫紋亦随生長逐漸不明顯至消失。胸鳍基底外側和内側均有暗色小斑,此2斑成魚時仍存在。體側皮褶呈一黃色寬縱帶。胸鳍淺黃褐色。臀鳍黃色末端暗褐色。背鳍和尾鳍黃褐色。尾鳍後緣暗褐色。

上一篇:日本堿茅

下一篇:烤土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