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陳倉

暗度陳倉

漢語成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一組詞語,出自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暗渡陳倉的特點是,将真實的意圖隐藏在不令人生疑的行動的背後,将奇特的、非一般的、非正規的、非習慣的行動隐藏在普通的、一般的、正規的、習慣的行動背後,迂回進攻,出奇制勝。“明修棧道”表示公開的行動,“暗渡陳倉”表示隐藏的真實意圖。
  • 中文名:暗渡陳倉
  • 拼音:àn dù chén cāng
  • 出處: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 含義:真實意圖隐藏在行動背後

解釋

詞目:暗度陳倉

發音:àn dù chén cāng

示例: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之計

近義詞:暗送秋波

反義詞:明目張膽、明火執杖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

釋義: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辄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

典故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戰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并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鹹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劉邦此次脫險後,隻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痹項羽,劉邦退走時,将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再返回關中。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争奪天下。

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将軍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複已被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複棧道的進展情況,并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口要塞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

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敵軍注意力,把敵軍的主力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示例

臣已算定今番諸葛亮必效韓信暗度陳倉之計。(《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從法律監督措施的落實情況看,由于好人主義、本位主義、官僚主義作怪,有的地方和單位領導對法律監督不重視、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觸心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甚至口是心非,陽奉陰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