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七十年

晚清七十年

1998年6月1日出版的一本曆史類圖書
《晚清七十年》是1998年唐德剛文學作品,由于作者觀照曆史的角度非同一般的曆史學家,也因其極富個性和魅力的語言而在海外有極大影響;也正是因作者的曆史觀點與一般的曆史學家晚清觀點大不相同,《晚清七十年》在中國大陸遲遲未得出版。本版為國内首版,全書由“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太平天國”、“甲午與戊戌變法”、“義和團與八國聯軍”、“袁世凱、孫文與辛亥革命”五部分構成,并附有數十幅相關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的原始照片,極富曆史震撼和可讀性。唐德剛先生在治史方面的代表作乃《晚清七十年》。這部曆史宏論先是由台灣源流出版公司出版,後由大陸嶽麓書社删節出版。[1]
    書名:《晚清七十年》 别名: 作者:唐德剛 類别: 原作品: 譯者: 出版社:嶽麓書店 頁數:650 定價:26.80元 開本: 裝幀:平裝 ISBN:9787805207971 類别 :曆史

簡介

《晚清七十年》這部着作,原是海外史學家、胡适先生的高足唐德剛教授用英文寫成的中國近代史的一個“導論篇”,後經不斷增删和改寫而成一部中國近代史着作。本書由于作者觀照曆史的角度非同一般的曆史學家,也因其極富個性和魅力的語言而在海外有極大影響;也正是因作者的曆史觀點與一般的曆史學家晚清觀點大不相同,《晚清七十年》在中國大陸遲遲未得出版。本版為國内首版,全書由“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太平天國”、“甲午與戊戌變法”、“義和團與八國聯軍”、“袁世凱、孫文與辛亥革命”五部分構成,并附有數十幅相關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的原始照片,極富曆史震撼和可讀性。

圖書目錄

序:告别帝制五千年

壹: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

一、中國現代化運動的各階段

二、中國國家轉型論提綱

三、外交學步與曆史轉型

四、論中國大陸落後問題的秦漢根源

五、中國郡縣起源考(附跋)——兼論封建社會之蛻變

六、論帝國與民國之蛻變

七、論帝國主義與晚清外患

八、論“轉型期”與“啟蒙後”

九、胡适的大方向和小框框

十、中國近現代史的拓荒者郭廷以先生

十一、中國近代目錄學的先驅袁同禮先生

貳:太平天國

一、論晚清周期性内亂與洪楊悲劇

二、太平開國故事再檢讨

三、預言書中的蔣毛與洪楊

四、“四不像”的洪楊割據

五、兩次“長征”,兩番“寸磔”

六、長征有始有終,喪權沒完沒了——兼論小刀會起義上海及英人竊據我海關始末

叁:甲午戰争與戊戌變法

一、“甲午戰争”百年祭

二、慈禧太後和她的頤和園

三、為黃海血戰平反

四、一百年後回看戊戌變法

五、解剖康有為

六、“新學僞經”和“托古改制”

七、公車上書和保國保種

◎附錄:漢代的太學

八、那變不了法?改不了制的一百天

肆: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一、傳教?信教?吃教?反教形形色色平議

二、列強刺激?太後玩火?端王竊政?群運出軌

三、慈禧太後向十一國宣戰始末

四、不堪一擊的拳民與七國雜牌軍

五、“門戶開放”取代“列國瓜分”

伍:袁世凱、孫文與辛亥革命

一、從蔣中正與毛澤東說到袁世凱

二、從中原世族到朝鮮監國

三、亂世抓槍杆,有槍便有權

四、卷入三大危機?一項運動

五、論孫文思想發展的階段性

六、細說辛亥革命

七、同盟會是個革命大拼盤

八、鞑虜易驅,民國難建

自序

這部拙作是作者在退休以後才執筆編寫的。作為一個以曆史為專業的教師,我個人自二十四歲開始在大學教授曆史以來,至此已四十餘年。在此将近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中,什九是在美國紐約的兩所大學裡度過去了。在哥大研究院專授兩門課,整整地教了七年。一門可說是包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的漢學概述,另一門則是包含中國近現代史的史料學。上課時往往是推着整書車“史料”進課室的。在紐約市立大學則前後教了近四十年。前二十年在市大各分校兼課,後二十年則在市大本部的市立學院作專任。其中十二年則兼亞洲學系的系主任,并負責設計和教授多種課目。在紐約市政府和聯邦政府所主辦的中學教師訓練班中,也曾擔綱教授多種課目。總之,四十年中在紐約市大所設計和教授的課目幾近二十種之多。作為一個“課目設計”(course proposal)的負責人,你縱不親自上課,但對教學内容也必須有其徹底的掌握。加以紐約市大的學生和家長們都來自世界各地,種族、宗教和政治背景皆萬般複雜。作為一個曆史科目的教師,尤其是設計人,各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都得面面顧到。日久在不知不覺中,竟會變成個無所不知,也沒一項知得太多的大雜家。荒時廢業,莫此為甚。

但是筆者在這身不由己的教學環境中,卻勉力地作了一項堅持:在十多種無法擺脫的課目之中,我始終堅持中國近現代史一課必須親授;四十年未嘗或缺也。由于學生背景複雜,程度參差,因此對教學史料之篩選,也不得不随時注意,每一學年的教材都按時下出版情況加以修正。因此四十年來,愚而不學,未能着作等身,卻講義連屋。回憶昔年在哥大,因職司圖書管理,對國史資料曾作有系統之累集與編纂。工作雖為人作嫁,然身當其任,熟能生巧,乖材辟典,每可一索即得。友生時有咨詢,其數年不解之難題,往往可一語解紛。嗣在市大因該校無中文圖書設備,餘嘗簽請紐約市府與市大當軸,拟由市立圖書館與市大圖書館合設一中文圖書館,一以方便市大教學,兼為華裔社區服務。蓋市府有此經費,有此立法,而社區與學界亦皆有此需要也。為此筆者曾與市府官員及市大當軸會議無數次,終以華裔社區支持太少,政府體認不足而流産,至堪歎息。承乏一主要學府,以漢學為重心之亞洲學系而無漢學收藏為基礎,則雖為巧婦亦難以為炊。所幸筆者服務哥大有年,兩校近在咫尺,在研究資料上,尚可互通有無。至于日常有關漢學文史之教研,則筆者恒以一己之個人收藏為系中師生之輔助。有關資料,片紙未敢廢也。積少成多,數十年來,茅廬竟成堆棧。

然處此高科技時代,汗牛充棟之史料收藏,究非一屆寒儒所能勝任。敝帚自珍,終是滄海一粟。所幸久居紐約,集天下之至善與至惡于一城,若有所需,仍可一索即得也。年前自紐約市大退休之後,為人作嫁之身,初獲自由,文化出版界友好不棄而有索稿者。亦可勉力應命。昔時課室講稿及平時塗鴉舊作,自校中運回地庫,仍堆如亂山,偶自整理,抽編應命,初不意有同好之讀者賢達與朋輩師友,竟頗有既嚴肅之股利。承師友厚愛之餘,筆者本亦不敢自棄。究竟寄身象牙塔内數十年,縱系至愚,能無一得?因每于霜晨月夕,與數十箱舊稿中,略檢其尚可用者,編綴成篇,多半寄至劉紹唐先生于《傳記文學》中酌量選用。随意塗鴉付郵,數年來,竟至百餘萬言。日積月累,浸成巨帙,亦殊出所料也。

筆者于六〇年代之初嘗與美國出版商麥克米藍公司訂閱撰寫,總攬二十世紀中國之《民國全史》英文稿成千餘頁(部分章節曾由李又甯教授主編之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季刊披露之,見一九八八年諸期)。嗣複承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慷慨資助擔綱主編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Republican China(《詳注民國史資料彙編》),積稿亦數十箱,雖明知經費有限,非一人之力可竟全功,然愚公移山,古有明訓,知其不可而為之,未嘗氣餒也。唯自哥大轉業之後,所承擔之新職,管理重于研究,一轉百轉,緻前功盡棄,實非所願也。時隔勢禁,乞食異邦,無如之何,思之可悲。如今退休之後,雖已漸感老邁,然琴劍猶存,棄之可惜,摩挲舊簡,終覺難安,老骥伏枥,仍思賈起餘勇,終始其事而以本篇為前導。天假以年,不敢自棄也。

作者簡介

唐德剛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曾經參軍并做過中學教員。1939年秋考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曆史學系,1948年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為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後兼任系主任12年。

他的散文可讀性頗高,旅美學人夏志清教授在《胡适雜憶》序中說,唐德剛先生“應公認是當代中國别樹一幟的散文家。他倒沒有走胡适的老路,寫一清如水的純白話。德剛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諧,寫起文章來,口無遮攔,氣勢極盛,讀起來真是妙趣橫生”。他還曾參與發起在全球征集一億人簽名要求日本償付戰争賠款的運動。

其夫人吳昭文,是中國國民黨元老吳開先之女。吳昭文表示,唐德剛生前飽受腎病折磨,後來決定不再洗腎,在舊金山家中安詳辭世。

上一篇:海狸鼠

下一篇:後備幹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