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合并

日韓合并

1910年朝鮮半島主權讓與日本的事件
指1910年大日本帝國基于《日韓合并條約》,将大韓帝國(朝鮮王國“升級”)并合之事。也被稱“韓國合并”。韓國方面的說法是“韓日并合”,又因1910年為庚戌年又稱”庚戌國恥“。[1]
    中文名稱:日韓合并 外文名稱:Japan and South Korea merger 别稱:韓國合并 時間:1910年8月22日 主要人物:李完用、朝鮮純宗、伊藤博文

事件始末

事大主義

1862年,朝鮮國王哲宗去世,哲宗無嗣,由旁系李熙即位。李熙年幼,其生父大院君攝政。正是這種不正常的繼承給朝鮮埋下了禍亂的種子。19世紀70年代初,李熙在闵妃(明成皇後——朝鮮高宗李熙的王妃)的操縱下迫使大院君隐退,實現親政。朝鮮形成了闵妃和大院君兩個政治集團,它們的鬥争使得朝鮮的政局愈發不穩。

1876年2月,日本威逼朝鮮締結《江華島條約》,該條約成為朝鮮近代史中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不久,列強群起效仿。朝鮮被迫陸續與美、英、德、意、俄、法、奧、匈、比利時、丹麥等國簽訂不平等通商條約。此時,朝鮮王朝仍屬于中國的藩屬國,受到中國的庇護,但自身受害的中國也效仿列強在朝鮮設立租借地,擁有很多特權。

1882年朝鮮大旱,人心浮動,漢城士兵掀起了一場反闵排日的起義,史稱“壬午兵變”。大院君趁機趕走闵妃,掌握政權。期間13名日本人被殺,日本公使館被燒,因此導緻了日本的武裝幹涉。清政府了解到朝鮮的動亂,為防止日本借機入侵朝鮮,随即派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和候補道馬建忠率三艘軍艦前往朝鮮。并照會日本,稱朝鮮為中國屬邦,日本不要采取激烈行動。8月20日,淮軍宿将吳長慶率軍到達馬山,兩日後,吳、馬約請大院君赴清軍營地會談。寒暄後,大院君被告知速去天津聽旨,8月23日乘濟遠艦赴天津。随後大院君被囚禁于保定。

丁汝昌和馬建忠果斷地在日本采取行動之前出手,使清政府在朝鮮問題上出于主動,并指示朝鮮政府與日談判,化解危機,同時罷斥大院君親信,鎮壓起義領導人。闵妃集團的重新掌權引起日本的極大不滿。日本不甘心在朝鮮的失利,1884年,中法戰争爆發,日本趁中國無暇他顧,在朝鮮策動政變,企圖控制朝鮮。

1884年12月4日晚上六時,開化派首領任郵政局總辦的洪英植以慶祝郵政大廳落成,邀請政府官員和各國駐朝使節赴慶祝宴。席間,廳外突然失火,賓客紛紛離席察看。埋伏在四周的開化黨徒一擁而上,把親華派大臣闵泳翊亂刀砍倒。叛亂分子大呼清軍作亂。金玉均等迅速沖進王宮,迫令國王寫出“日本公使來衛朕”的敕書,由樸泳孝持敕書引日使竹添帶兵入宮,把國王、闵妃軟禁于景佑宮,并組成新政府。

當時清政府派駐駐朝鮮的欽差袁世凱當機立斷,集合慶字營,并聯絡自己負責編練的朝鮮新軍入宮解救國王。慶字營和朝鮮新軍很快攻入景佑宮,在袁世凱的策動下,曾由他教練的朝鮮部隊數百人倒戈,合力打擊日軍和叛軍。竹添敗逃日本使館。次日上午,國王被護送至袁世凱軍營,組成了以沈舜澤為首的新政府。日使竹添則率使館人員、駐軍和金玉均、樸泳孝等叛亂骨幹逃往仁川,史稱“甲申政變”。

在兩個回合的較量中,清政府都占了上風。經過壬午、甲申兩次政變,證明在朝鮮,中國勢力明顯優于日本。甲申政變後,中日在半島的對立更加激烈,中日之争使朝鮮進一步成為東北亞政治風暴的中心,但忙于内鬥的朝鮮統治者不明世界大勢,缺乏治國方略,無力把處于危境中的國家引向富強的道路,仍是延襲千百年的“事大主義”,一味投靠大國,尋求保護,終于引來亡國之禍。

1894年7月23日,日軍突然占領朝鮮王宮,推翻闵妃集團,扶植大院君政權。25日,在日本的授意下,大院君宣布廢除與清政府的一切條約。同一天,日本不宣而戰,甲午戰争爆發。開戰後,日本與朝鮮締結了“日朝盟約”,即對中國的攻守同盟。

1895年4月,甲午戰争結束,清王朝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承認朝鮮獨立,從此退出朝鮮。甲午戰争标志着東北亞傳統朝貢體系的最終瓦解,也标志着該地區力量結構的決定性變化,中國喪失在東亞的傳統大國地位,朝鮮成為日本的領土,而此後日本迅速崛起,開始以強國的身份出現。

日俄角力

甲午戰争使朝鮮對中國離心離德,他們看到俄國的幹涉下日本被迫将遼東半島交還給中國,就企圖利用俄國來牽制日本。朝鮮向俄國的靠攏使其在朝鮮的勢力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1895年10月8日,日本人殺死闵妃并清除了宮中的親俄派勢力,史稱“乙未事變”。

1896年6月9日,日俄又在莫斯科締結了一項新的協定,其中包括:共同援助,幫助朝鮮财政改革;将軍隊警察組織委托給朝鮮;日本繼續管理占有的電信線路;俄國保留架設從漢城到國境的電信線的權利;承認國王繼續滞留俄國使館,直到組成朝鮮國王的護衛隊為止。1896年9月12日,朝鮮國王還宮,将年号改為“光武”,同年10月12日稱皇帝,改國号為“大韓帝國”。

在外交的背後,日俄兩國都做着軍事上的準備,雙方都不遺餘力地修築鐵路、占據軍事據點,以保證軍事上的優勢。而“大韓帝國”隻能眼睜睜地看着兩個強鄰在自己的土地上備戰。可以想見,日俄之間無論勝負如何,倒黴的隻能是韓國。

滅亡将至

1904年2月,韓國無奈地看着日俄戰争爆發,為了不卷入紛争,早在1903年9月,韓國皇帝要求在兩國開戰之際保障韓國的中立地位。但日本完全無視這一點,在向俄國宣戰前兩天就派軍隊從仁川登陸,日軍共有一萬餘人集結至漢城。開戰後2周,在韓國實際已被占領的情況下,締結了《日韓議定書》,迫使韓國承諾:日本“可以臨機征用軍事戰略上認為需要的地方”。等于占領了韓國。

随着戰局的進展,日本開始策劃把韓國變成保護國。1904年5月,日本做出了要在軍事、外交、财政上擴大權利并獲得保護實權的決定,與韓國締結了《第一次日韓協約》,控制了韓國的财政和外交。接着,日本于1905年4月掌握了韓國的通信事業,并在日俄媾和會議期間,獨占了韓國海上、河流的航行權。

日俄戰争

日俄戰争以俄國的戰敗而告終,俄國退出了在東北亞地區與日本的争奪。日本吞并韓國隻是時間問題。然而此時的韓國皇帝醉生夢死,絲毫不顧自己滅亡,欲投靠新列強日本以對中國進行侵略,炮制出所謂“間島問題”(因朝鮮非法移民而衍生的問題,朝鮮前後态度不一,最終被中國嚴正駁回),于1905年10月與日本簽署了《第二次日韓協約》(乙巳條約),将全部外交權交給日本。

1905年12月21日,日本在漢城設置了統監等職能機構,把韓國變成了其保護國。公布了統監府的官制,規定統監直接隸屬于天皇,在京城設置統監府,在各要地設置理事廳。由統監一變而為第一代朝鮮總督的寺内正毅在日記中寫道“:小早川隆景、加藤清正、小西行長1907年6月,荷蘭海牙召開了第2次萬國和平會議,主張排日的在韓美國人哈爾巴德也來聲援,使者們向各國委員散發了抗議書。

但韓國的外交根據條約由日本政府代替行使,所以沒有得到列國的關照。韓國朝廷的企圖非但沒有實現,反而使日本強化了對韓态度。統監伊藤博文把這次策動的責任歸咎于韓國皇帝,并認為韓國方面違反了協約。總理大臣李完用勸韓帝讓位,7月19日,高宗發出了诏書,将帝位讓與了皇太子李坧(純宗)。日本政府在海牙密使事件後,意識到不僅要掌握韓國的外交權,而且有必要掌握韓國的内政權。1907年7月,韓國被迫簽署了《第三次日韓協約》,根據協約,統監指導韓國改善。韓國接受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

尴尬複國

在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蔣介石和丘吉爾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對朝鮮問題是這樣說的:“我三大國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再次談到朝鮮問題。2月8日羅斯福與斯大林舉行會晤,在兩人談過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以後,羅斯福提出讨論領土托管問題,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鮮人民做好自治的準備之前,“朝鮮要由一個蘇聯代表、一個美國代表和一個中國代表實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

1945年8月,時隔40年之後,俄國人又來了。在得知日本決定投降和蘇軍已大舉“湧進”朝鮮半島的消息後,美國人坐不住了。8月10日深夜,美國國務院、陸軍部和海軍部協調委員會在五角大樓舉行緊急會議,讨論朝鮮問題。會上,國務卿鄧恩提出美國軍隊應趕到盡可能北面的地區去受降,但由于現實的困難,最後決定搞出“一條盡可能向北推進”,但又不緻“被蘇聯拒絕”的界線。就這樣朝鮮半島被新的世界強權“偶然的”以北緯38度為線分成了2個部分,進而形成了今天的北韓和南韓。

1950年朝鮮戰争爆發後,朝鮮半島成了美蘇兩大國的角力場,此後冷戰的陰雲始終绯徊在半島上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