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鳍蓑鲉

斑鳍蓑鲉

鲉科蓑鲉屬的硬骨魚
斑鳍蓑鲉(學名:Pterois volitans)是鲉科,蓑鲉屬硬骨魚。體長25-40厘米,體表黃色,布有紅色至棕色條紋。背部有毒棘,胸鳍羽狀,背鳍、臀鳍和尾鳍透明。兩眼上方有數根觸須。吻長而狹,背面中央凸起。眼中等大,眼間隔狹而凹入。口端位,上颌中央有一凹刻。鰓蓋骨具一扁棘;鰓孔寬大。體被圓鱗或栉鱗。多栖息于溫帶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也會在在橋樁、沉船殘骸、水草叢中生活。性格孤僻,喜獨居。以甲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繁殖為卵生。分布海域為印度洋及太平洋,大西洋海域有引進。背鳍Ⅻ-8~10;臀鳍Ⅲ-5;胸鳍16~17;腹鳍Ⅰ-5;尾鳍21~23。側線鱗。鰓耙4~6+6~10。椎骨24。幽門盲囊4~5。[1]
  • 中文名:斑鳍蓑鲉
  • 拉丁學名:Pterois volitans
  • 别名:印度洋蓑鲉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鳍亞綱
  • 目:鲉形目
  • 亞目:鲉亞目
  • 科:鲉科
  • 亞科:蓑鲉亞科
  • 族:
  • 屬:蓑鲉屬
  • 亞屬:
  • 種:斑鳍蓑鲉
  • 亞種:無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體中長,長約12-37厘米。體側扁,長橢圓形,背緣斜弧形,腹緣前凹弧形;尾部向後逐漸狹小;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鳍基部處體最高;尾柄低長,尾柄長為尾柄高1.5-1.6倍。頭中大,側扁,頭背緣向後漸上斜,腹緣歐戶型。吻較狹長,吻長約為眼徑1.5倍。眼較小,圓形,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吻端略進于距鰓蓋後緣。眼間隔深凹,約等于或略小于眼徑。鼻孔2個,靠近;距眼近于距吻端;前鼻孔圓形,略小,後鼻孔長圓形,稍大,靠近眼前緣,距前鼻孔近于距眼。口中大,端位,口裂長為頭長2/5,呈40°斜裂。上下颌約等長。

上颌前端凹入,上颌骨伸達眼前部下方,後端寬園。唇肥厚。上下颌及犁骨具細牙,腭骨無牙,犁骨牙群左右相連,呈“人”字形。舌端尖小,遊離。鰓孔寬大,前下端伸達眼稍前下方,上端無卷孔;第四鰓弓後具1裂孔。鰓蓋膜左右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前3條細小,後4條基部平扁擴大。鰓耙較粗短,最長鰓耙為鰓絲3/4,鰓絲長小于眼徑1/2。

鼻棘1個,小而尖,單尖,向後上方,位于前鼻孔内側。眼前吻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無第三、四、五眶下骨。眶前骨寬大,進方形,外側無棘;上緣具1骨凸,掃圓凸;下緣前葉鈍突,向前,中葉消失,後葉寬圓,具2小棘,不明顯。第一眶下骨寬短,寬約為長2倍,短于眶前骨1/2,第二眶下骨寬短,短于眶前骨,後端伸達前鰓蓋骨前緣。眶下棱顯著,具不規則小棘群。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管,後枝經第一框下骨終止于第二眶下骨後部。前鰓蓋骨2-4棘,中等大小,輻射狀排列,無副棘;上棘較大,第二棘略小,第三棘寬短。

鰓蓋骨具1扁棘,棘前無棱。下鰓蓋骨和間鰓前骨無棘。顱骨棘短小,骨棱低狹,側篩骨光滑,眼前棘不明顯。額骨光滑;眶上棱高凸;眼上棘不明顯;眼後棘尖銳,1根;無鼓棘;眼前具額棱1對,低屏,始于眼間隔中部,後端無額棘。頂骨光滑,頂棱高凸,側扁,前端與額棱相連,具頂棘和頸棘各一個。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及2-3個,微小;翼耳棘1根,低而鈍;後颞颥棘1根,肩胛棘1根。無肱棘。前颌骨突高凸;吻背部後部橫凹;眼間隔深凹,眼間隔後方無頂枕窩;頭部無其他凹窪。

吻端具小須1對;前鼻孔具1短小皮瓣;眶下骨下緣具2皮瓣,前者尖長,後者寬大;眼上棘具1尖長黑色皮瓣,長大于眼徑;前鰓蓋骨邊緣具3羽狀皮瓣。上下颌、眼球、眼前棘、眼後棘、頂棘、頸棘、鰓蓋骨、頰部、體側和鳍上均無皮瓣。眼上棘皮瓣多變異,上半部圓形或片狀。鼻瓣,眶前骨及鰓蓋骨皮瓣多變。

鱗小,圓鱗,頭部和胸腹部鱗片更加細小。頸部無鱗。吻部和頭部腹側無鱗。背鳍、臀鳍和腹鳍一般無鱗。側線管狹長。體側鱗片圓形。中心點後中位。前區長約後區長2.5倍。前區和側區具輻射溝8條。環片較稀少。前環片與側環片相等密列,後環片連續,較稀疏。

背鳍七點位于鰓孔上角後上方,鳍棘部長約為鳍條部2倍,其間具1缺刻;鳍棘尖長,大于體高;鳍棘膜深裂,僅基部相連,具毒腺,毒性猛烈;倒數第二鳍棘最短,短于最後鳍棘;第一鳍棘明顯長于最後2鳍棘;第六至第八鳍棘最長,稍大于頭長,約為體高1.5-1.8倍,第四鳍條最長,頭長為其長1.2倍,略低于體高,鳍條後端伸越尾鳍基底。

臀鳍起點位于背鳍第一至第二鳍條下方,鳍長略短于背鳍鳍條部;第一鳍棘最短;第二鳍棘較長;第三鳍棘最長,略長于最長鳍條1/2,略小于頭長1/2;第二鳍條最長,約與背鳍鳍條等長,頭長為其長1.1倍,向後伸越尾鳍基底。胸鳍甚長大,伸達或伸越尾鳍後緣,鳍膜深裂,鳍條均不分枝,第二至第三鳍條最長,約為體長1.1倍。腹鳍胸位,伸達臀鳍上方,第二鳍條最長,為頭長1.4倍,為鳍棘長2倍,第五鳍條鳍膜連于體壁。尾鳍長圓形,鳍長大于體高,稍大于頭長,短于腹鳍。

體紅色,具條紋和斑紋。體側約具25條寬狹相間,深淺色交替橫紋。頭側橫紋10餘條,以眼前緣、眼中部、眼後緣和枕骨部4條最為寬大。吻部具7-8條縱紋和斜紋。眼下方具輻射狀條紋。下颌下側具1黑色縱行條紋。頂枕部具2橫紋,與頭側橫紋相連。眼間隔中央具1較寬縱紋,外側具2“人”字形縱紋。背鳍具斑紋和斑點,鳍棘具黑白相間節狀斑紋。胸鳍和腹鳍具斑紋。背鳍和尾鳍具多行點列橫紋。

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大,橢圓形。腸粗短,盤曲2次。肝髒2葉。幽門盲囊少,3個,伸達胃後端。椎骨24,鳔長圓形,前端寬圓,後端狹圓,前室長于後室;鳔背前部具4對短小韌帶突起;外肌帶狹長,幾伸達鳔後端,無韌帶突起。

栖息環境

多栖息于溫帶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也會在在橋樁、沉船殘骸、水草叢中生活。活動深度範圍通常為1-50米深,但也有栖居于深海300米左右的斑鳍蓑鲉。

分布範圍

該種自然分布的地區有: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聖誕島,科科斯群島,庫克群島,沙群島,西沙群島,斐濟,法屬波利尼西亞,關島,印度尼西亞,日本,基裡巴斯(吉爾伯特島,基裡巴斯島島,鳳凰島),韓國,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瑙魯,新喀裡多尼亞,新西蘭,紐埃,諾福克島,北馬裡亞納群島,帕勞,巴布亞新幾内亞,菲律賓,皮特凱恩,薩摩亞,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泰國,東帝汶,托克勞,湯加,圖瓦盧,美國(貝克島,萊恩群島),瓦努阿圖,越南,瓦利斯和富圖納。

自然分布的海域為:東印度洋,東、西太平洋中部,西南、東南太平洋。

繁殖方式

隻有在求偶交配期,斑鳍蓑鲉才會和其他同類有所接觸。在這種情況下,一條雄魚會被多條雌魚追求,數條魚一起行動,形成一個有3-8條魚的魚群。

當該種準備繁殖的時候,其兩性之間的外貌差異會變得較為明顯。雄魚體色變暗,發黑,顔色顯得更均勻,白色條紋不明顯。已經孕育成熟魚卵的雌魚體色會變的蒼白,腹部、咽部及吻會變成白色。這樣的顔色變化對雌性找到雄性更加容易。

求愛會在黑夜即将來臨的時候開始,一般是由雄魚發起的。當一條雄魚找到一條雌魚的時候,雄魚會躺在海底面,眼睛望向水面,同時用腹鳍支撐着自己,然後圍着雌魚轉圈。轉了幾圈後,雄魚開始遊向海面,雌性尾随其後,途中還會抖動自己的胸鳍。在交配産卵之前,兩條斑鳍蓑鲉可能會在水中沉浮升降數次,最後一次結束時兩條魚會在水面下盤旋遊動。雌蓑鲉随即釋放出它體内的卵。卵囊中有2根中空的粘液管,因此它們可以緊貼着水面漂浮。

約15分鐘後,卵囊的粘液管被海水灌滿,其變為直徑2-5厘米的橢圓體。在這些粘液構成的卵囊中,有1-2層的獨立卵體,每顆卵囊含獨立卵子數量2000-15000枚不等。當雌魚産卵完畢後,雄魚便釋放自己的精子,精子會穿透粘液質卵囊并使内部的卵受精。

在求偶期。雄性斑鳍蓑鲉的性格會變得異常激動和易怒,當有其他雄性蓑鲉或非同類物種進入其領地的時候,此雄魚會将自己的毒刺指向入侵者并靠近,然後在毒棘對準入侵者的情況下在它的周圍四處遊動。接下來,兩條雄魚會面對面“坐”在一起,攻擊者會用捕食時抖動脊椎的方式向着入侵者示威,随後攻擊者晃動頭部,試圖去咬入侵者的頭部。此時攻擊者要麼被嚴重刺傷,要麼會進行下一輪攻擊,直至入侵者逃離。

上一篇:山藥炖兔肉

下一篇: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