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鰶

斑鰶

鲱科、鰶屬魚類
斑鰶(學名:Konosirus punctatus)是鲱科、鰶屬魚類。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棱鱗,18~20+14~16個。頭中大。吻短而鈍。眼側位,脂性眼睑發達。口略為亞端位,略向下傾斜;無齒;上颌略突出于下颌,前上颌骨中間有凹陷,上颌骨末端不向下彎曲,向後延伸至眼中部下方。鰓蓋光滑。體被較小圓鱗,不易脫落,縱列鱗53~56;背鳍前中線鱗不為棱鱗;胸鳍和腹鳍基部具腋鱗。背鳍位于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5-18,末端軟條延長如絲;臀鳍起點于背鳍基底後方,具軟條21~24;腹鳍軟條8;尾鳍深叉。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具一大黑斑,其後有8~9列黑色小點狀縱帶。背鳍、胸鳍、尾鳍淡黃色;餘鳍淡色。[1]
    中文名:斑鰶 拉丁學名:Konosirus punctat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硬骨魚綱 亞綱:輻鳍亞綱 目:鲱形目 亞目: 科:鲱科 亞科: 族: 屬:鰶屬 亞屬: 種:斑鰶 亞種:無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Schlegel,1846 保護級别:(IUCN2017年ver3.1)——無危(LC) 别稱:刺兒魚、古眼魚、磁魚、油魚、春鰶、姑羅、黃流魚、扁鰶 英文名:Dotted Gizzard Shad

形态特征

成魚

背鳍15~17;臀鳍21~24;胸鳍16;腹鳍8。縱列鱗53~56;橫列鱗21~24。

體長為體高的3.0~3.56倍,為頭長的3.75~4.0倍。頭長為吻長的4.54~5.8倍,為眼徑的5.0~5.8倍,為眼間隔的3.76~4.58倍。

體呈梭形,很側扁,腹緣有鋸齒狀棱鱗。頭中等大,側扁而鈍。吻稍鈍。眼近于側中位。脂眼睑較發達,均蓋着眼的一半。眼間隔微凸。鼻孔小,距吻端較距眼前緣為近。口小,近于前位。口裂短,不達于眼。上颌稍長于下颌。前颌骨有缺凹。上颌骨向後伸達瞳孔前緣的下方。口無齒。舌寬。鰓蓋骨後緣光滑。鰓孔大,向下開孔至瞳孔前緣的下方。假鰓發達。鰓耙很密且長,217+211。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肛門介于腹鳍起點和臀鳍最後鳍條末端的中間。

體被圓鱗,環心線細,橫溝線1條。腹緣棱鱗18~20+14~16。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短的腋鱗。無側線。

背鳍始點距吻端較距尾鳍基為近,最後鳍條延長為絲狀,末端伸達尾柄中間。臀鳍條短,其基部長于背鳍基。胸鳍向後近于達到或達到背鳍始點的下方。腹鳍始于背鳍始點的後下方。尾鳍深叉形。

頭後背和體背緣青綠色。體側的上方有8~9行縱列的綠色小點。體側下方和腹部為銀色。吻部乳白色。鰓蓋大部金黃色。鰓蓋的後上方有一大塊綠斑。背鳍和臀鳍呈淡黃色。胸鳍和尾鳍為黃色。腹鳍白色。背緣和臀鳍的後緣黑色。

幽門盲囊特别發達。胃呈沙囊狀。腸很長,約為體長的1.7倍。腹膜黑色。椎骨49。

幼魚

初孵仔魚全長3.0~4.5毫米,仰浮于水面。孵後12~20小時仔魚全長3.7~6.0毫米,卵黃大部分已被吸收,卵黃囊顯著縮小,仔魚變得細長并倒懸于水面下20~30厘米深處,體質弱的則沉卧于水底。孵後3天仔魚全長4.1~6.2毫米,口初開,眼球出現黑色素,腸道明顯可見。孵後4~5天,仔魚全長5.0~6.6毫米,卵黃囊已消失,眼球晶體黑而發亮,體透明柔軟細長,夜間仍倒懸浮于水之中層白天能作波浪形蛇樣平體向前遊動,此後進入後期仔魚階段開始攝食。

孵後9~14天,全長7.6~11.8毫米,背鳍尾鳍出現鳍條,能攝食鹵蟲無節幼體。孵後1個月左右,全長20~25毫米,進入稚魚階段,奇鳍和偶鳍鳍條均穩定不變,棱鱗出現,體側黑色素增多使之成為不透明,體高顯著增加使體型由細長變為長橢圓形而側扁,遊動姿态由原來的蛇樣前遊變為一般魚類那樣的常态遊動。孵後35天全長達35毫米,仔魚完成了變态進入了幼魚階段,作為種的分類學上的主要形态特征依據以及食性,均與成魚基本相同。

栖息環境

斑鰶為近海中上層魚類,喜栖息于沿海港灣和河口,水深5~15米處。常結群行動,适鹽範圍較廣,既可在海水又可在鹹淡水中生活,有時可進入淡水中而不死。

生活習性

洄遊

斑鰶屬于暖水性淺海魚類,喜結群遊泳,一般不做長距離移動,平時栖息在内灣淺水區。性情急躁,離水易死,不能忍受水溫低于6℃。在4月底,向灣外作産卵洄遊,黃渤海水域4~6月間為産卵期。8月後由深水向淺水移動進行索餌洄遊。10月以後,水溫下降,遊向黃海南部深水區越冬。每年3月離開越冬場,向西北方向洄遊,5月中上旬到達産卵場,産卵後成魚在近海攝食,幼魚在港灣内攝食。南海與黃渤海不同,11月間即作産卵洄遊,11月至翌年1月為産卵期。

食性

斑鰶以浮遊生物為食,營養級級次較低。斑鰶的餌料成分有腹足類和瓣鰓類的浮遊幼蟲,桡足類中的紡缍蚤、镖蚤和猛水蚤,蟹類幼體,浮遊植物中有月形藻、菱形藻、舟形藻、圓篩藻、曲舟藻、雙縫藻和圓環藻等矽藻類,以及有孔蟲和沙殼纖毛蟲、角藻等。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自印度洋北部沿岸,東至太平洋中部玻利尼西亞,北至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沿岸均有分布。在中國分布于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繁殖方式

雄魚1齡、雌魚2齡性成熟,多次分批産卵。産卵群體體長155~225毫米,體重50~135克。懷卵量1齡6.2萬粒,2齡12.9萬粒,3齡14.6萬粒,4齡24.6萬粒,随年齡和體長增長而增加。産卵場分布于有适量淡水流入的内灣或近海,水深7~9米,水溫14~17℃,比重1.020左右,産卵季節北遲南早,黃海北部為4~6月,福建沿岸為2~4月。産卵時間一般在日落後或淩晨,屆時親魚結群而導緻海面會出現一片複瓦狀波紋。卵浮性,球形,無黏性,透明無色,卵徑1.09~1.62毫米,具單油球,徑0.13~0.17毫米。卵黃龜裂深。水溫15.5~18.0℃時受精卵經51~57小時孵化,仔魚全部出膜。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7年ver3.1)——無危(LC)。

主要價值

斑鰶是一種頗受歡迎的小型食用魚,肉嫩、味鮮而多脂,具廣鹽性,食物鍊級次低,生長快,當年達商品魚規格,在中國南方和北方的港塭養殖中占有一定地位。一般多腌漬後出售,生鮮時可适合煎炸後食用,或制成魚粉。

斑鰶魚肉中水分、粗蛋白、脂肪、總灰分及非蛋白氮的含量分别為78.17%、17.09%(幹基計87.27%)、3.83%、0.53%和0.10%,與其它4種體形較大的海水魚魚肉相比(幹基計),斑鰶魚肉粗蛋白含量接近鳕魚和真鲷魚、高于鲣魚和鲱魚,說明斑鰶魚魚肉蛋白質含量十分豐富,是值得重視的蛋白質資源;脂肪含量高于鳕魚、真鲷魚、鲣魚和鲱魚。

斑鰶魚肉蛋白質含量高,含有18種氨基酸,且賴氨酸含量豐富,是一種值得重視的蛋白質資源;斑鰶魚肉不适合制作魚糜,但卻是制作明膠、生物活性肽、功能食品基料、海鮮調味料的好原料。

上一篇:甜菊葉

下一篇:盆距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